目前分類:一萬年內的歷史 (1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為頭骨改造(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也就是在寶寶的頭形尚未成熟時,以外力改變頭殼的形狀,達到美觀之類的文化目的,在許多古文化出現過,包括 5 世紀時的歐洲。這個 2018 年的論文,以古代 DNA 的分析方法,研究同一地點,有無頭骨改造的遺骸,彼此間遺傳上是否有差異。

Population genomic analysis of elongated skulls reveals extensive female-biased immigration in Early Medieval Bavaria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勒比海地區大約 2500 年前才有人入住,是整個美洲最晚的;之後又經過超過一千年,才有人移民巴哈馬,那時已經是 1400 年前惹。哥倫布抵達美洲時,生活於那一帶-大安地列斯群島(Greater Antilles)、小安地列斯群島(Lesser Antilles)北部、巴哈馬的人,稱作「泰諾人(Taíno)」。

Origins and genetic legacies of the Caribbean Taino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大約 4500 到 4750 年前,許多地方出現一種新的陶器風格,稱作 Bell Beaker,許多遺址中都出現此款陶器與一些相關裝備;這波流行文化到 3800 到 4200 年前結束。Bell Beaker 的流行與傳播,和人的遷徙有關嗎?這個 2018 年的論文,由歐洲各地獲得距今到 2800 到 6700 年之間,高達 400 個古代基因組,其中有 226 個樣本與 Bell Beaker 有關。為求方便,之後姑且稱為「BB陶器人」。

The Beaker phenomenon and the genomic transformation of northwest Europe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洲有著悠遠綿長的人類演化史,至今研究卻相對稀少。這個 2017 年的論文,獲得 15 個來自東、南非的古代基因組,讓我們更加認識非常繁複、所知卻十分有限的非洲遺傳史。另外也提供惹一些,智人起源的線索。

Reconstructing Prehistoric African Population Structure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遺傳學家最近成功獲取,大批非洲的古代 DNA。由於人類起源自非洲,因此非洲的古代 DNA,能帶給我們許多智人演化的寶貴新知。這個 2017 年的論文,獲得 7 個南非的古代基因組。一大推論是:現代人分家的年代,估計至少距今 26 萬年。

Southern African ancient genomes estimate modern human divergence to 350,000 to 260,000 years ago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約 9000 年前起,住在安那托利亞的農夫全家向歐洲移民,把依賴農業維生,定居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自己的 DNA 一起帶進歐洲。歐洲隨後幾千年,各地都建立新石器式的農村。

Parallel palaeogenomic transects reveal complex genetic history of early European farmers

歐洲新石器時代農夫,分別與附近的採集狩獵族群情慾交流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埃及人幾千年來製作過大批木乃伊,成為後人寶貴的研究材料。1907 年時在中埃及 Deir Rifeh 發現的 2 個木乃伊,年代屬於中王國時期的第 12 王朝(公元前 1773 到 1985 年),他們不是法老,不過應該來自權貴之家,去世後被葬在一起,關係似乎是一家人。

The kinship of two 12th Dynasty mummies revealed by ancient DNA sequencing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 年第一個問世的古代人類基因組,來自阿拉斯加 Upward Sun River(USR)遺址,是一位沒能長大的小女嬰 QQ。在她去世 1.15 萬年以後,古遺傳學家取得她的基因組,覆蓋率高達 17,分析後驚覺她是美洲原住民,卻不屬於任何一個已知的支系。

Terminal Pleistocene Alaskan genome reveals first founding population of Native American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歐,也就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一聽就是很冷的地方,因為冰河時期太冷,使得此處成為整個歐洲最後才有人類成功移民的地方,那時已經是 11700 年前惹。最早的北歐人,是哪兒來的呢?

Population genomics of Mesolithic Scandinavia: Investigating early postglacial migration routes and high-latitude adaptation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布亞新幾內亞與澳洲的原住民,是非洲以外的人類中,與大家分家最久的。新幾內亞於一萬多年前,獨立發展出自己的農業,是全世界最早的農業起源地之一;另外也以語言千變萬化,難以歸類聞名於世。此一地區,人類獨立發展過數萬年,與其他地方交流相對較少,遺傳史應該很有趣。

A Neolithic expansion, but strong genetic structure, in the independent history of New Guine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與隨後的青銅時代早期,也就是距今約4到5千年前,社會經歷過明顯的改變。古代遺傳學研究則顯示,當時有大批源自草原的 DNA 融入歐洲族群,不過詳情仍有許多未知。這個 2017 年的論文,分析位於現在德國的巴伐利亞,萊希(Lech)河谷的 7 個遺址中,84 位古人的遺骸,研究當時的社會狀況。

Female exogamy and gene pool diversification at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Final Neolithic to the Early Bronze Age in central Europe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也叫 Rapa Nui)是個小島,以巨大的摩艾(Moai)石像知名。它位於太平洋上,有些靠近南美洲,有些學者認為在與歐洲人接觸以前,島上居民曾經與南美洲人有過情慾交流。這個 2017 年的論文定序島上 5 個古代基因組,調查此事。

Genetic Ancestry of Rapanui before and after European Contact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高加索(South Caucasus)在地理上,位於安那托利亞東方,中東北方,黑海與裡海之間的南方。這個地區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明顯的文化轉型與外族移民;遺傳學家當然好奇,此地的遺傳史。 這個2017年的論文,由現在的亞美尼亞(Armenia)和阿爾札赫(Artsakh),取得年代介於300到7800年前,共52個古代粒線體DNA,以及現代人的206個,再加上以前其他研究發表過的樣本,研究南高加索族群的母系遺傳史。

Eight Millennia of Matrilineal Genetic Continuity in the South Caucasu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大型語族中,南島語族是唯一主要位於島嶼的;它分佈的地理範圍極廣,從太平洋到印度洋都有,最西端甚至來到非洲東部外海的馬達加斯加(面積約為大不列顛的3倍大!)。不過,馬達加斯加的南島語族,遺傳上,卻與其他地方非常不同。

Genomic landscape of human diversity across Madagascar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應該沒多少人聽過「迦南人(Canaanites)」,就算知道,可能也是讀《聖經》時得知。真實歷史中,迦南人是青銅時代,住在黎凡特的一群人,後來演變為知名度更高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擅長航行與貿易的腓尼基人,後來又發展出迦太基,就是出過名將漢尼拔,卻還是被羅馬擊敗的那個迦太基。歷史上,腓尼基人率先發明字母,然而諷刺的是,幾乎沒有他們自己的文獻流傳下來,所以外人要從文字認識腓尼基人與迦南人,只能看他們的鄰居如希臘人,或甚至是敵人,如希伯來人的記錄。

Continuity and Admixture in the Last Five Millennia of Levantine History from Ancient Canaanite and Present-Day Lebanese Genome Sequences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比利半島位於歐洲的最西端,離亞洲最為遙遠。大概9000年前起,一群中東的農夫移民歐洲;5000年前起,又有一群移民來自草原。這兩波移民潮進入歐洲的位置,都與伊比利半島距離很遠,伊比利當地居民的遺傳組成,曾有過哪些變化? 這個2017年的論文,定序惹14個葡萄牙的古代基因組研究此一問題。

The population genomics of archaeological transition in west Iberia: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substructure using imputation and haplotype-based method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萬多年前的中東居民,開始仰賴馴化植物、動物過日子,進入新石器時代;接著農業向附近傳播,歐洲各地在隨後數千年間,人們開始種田、養家畜,紛紛經歷新石器轉型。這個2017年的論文,研究位於多瑙河下游盆地(Lower Danube Basin)的古代基因組,希望了解此一地區,新石器轉型的狀況。

Paleogenomic Evidence for Multi-generational Mixing between Neolithic Farmers and Mesolithic Hunter-Gatherers in the Lower Danube Basin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家又獲得一個,年代超過一萬年的古代美洲基因組!這個2017年論文的樣本「Shuká Káa(Man Ahead of Us)」,來自阿拉斯加的On Your Knees Cave遺址,距今約10300年;除此之外,還有3個來自北美洲西北角,1750、2498、6075年前的基因組被一起發表,探討此一區域年代先後,遺傳上的關係。

Ancient individuals from the North American Northwest Coast reveal 10,000 years of regional genetic continuity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居青藏高原的圖博人/西藏人,一直是研究高海拔環境下,人類適應的重要對象。這個2017年的論文獲得惹3717位,來自理塘(Litang)和色達(Seda)圖博人的基因組,是至今規模最大的調查。

Genetic signatures of high-altitude adaptation in Tibetan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較於其他地方,東亞地區的古代基因組研究很少。這個2017年的論文,由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地理上很靠近中國與朝鮮的Devil' s Gate遺址,獲得惹距今7700年的「古代基因組」

Genome-wide data from two early Neolithic East Asian individuals dating to 7700 years ago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