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人類前進世界的過程中,面對各種挑戰,不斷遭受考驗,所幸有時候有 DNA 的幫忙。這個 2018 年的論文用安地斯地區的古代基因組,研究族群歷史及遺傳適應。結果看來至少牽涉到缺氧、心肌、馬鈴薯、澱粉、天花、免疫。
The genetic prehistory of the Andean highlands 7000 years BP though European contact
安地斯山區位於南美洲,海拔超過 2500 公尺,與青藏高原和衣索比亞高原一樣,都是住著不少人的高地族群。住在高海拔的人類會面臨缺氧問題,除惹科技裝備以外,是否有什麼基因幫助適應?
另一方面,16 世紀開始歐洲人抵達南美洲,使當地陷入社會、政治、經濟的劇烈動盪。傳染病與殖民,消滅美洲許多人口;這些歷史悲劇,對當地族群影響多大,造成哪些遺傳影響?
這個論文取得 7 個「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附近的古代基因組,分屬 3 個時期:
來自 Soro Mik’aya Patjxa,距今 6800 年的 1 件樣本,算是採集狩獵族群。
來自 Kaillachuro,距今 3800 年前的 1 件樣本,處於由非定居的採集狩獵,轉型為農牧半定居的時期。
來自 Rio Uncallane,距今 1800 年左右的 5 件樣本,是完全定居的農夫。
古代樣本之外,還有住在現代玻利維亞高地的 Aymara 族群;以及住在智利海岸低地的 Huilliche-Pehuenche 採集狩獵族群一同納入分析。
由這批遺傳訊息看來,北美洲與南美洲族群分家的年代是 14750 年前。而安地斯地區,高地與平地的族群,分家的年代距今 8200 到 9250 年,平均是 8750 年前。
短篇 秘魯海岸15000年前已有人居,他們技術簡單,菜單多元
美洲遺傳史(下)多次情慾流動,型態有別的腦袋,大洋洲祖源,EDAR基因
這兒要注意,遺傳上分家的年代,不直接等於古早移民上山的年代。一來,遺傳上的分家,和實際搬家上山,年代未必一致。二來,考古證據指出,在高海拔活動的採集狩獵族群,年代超過一萬年,不過他們人口有限,遺傳上很可能看不出痕跡。
安地斯地區距今 4000 年前出現玉米,3400 年前出現馬鈴薯,轉型為定居的農業社會。是否有什麼基因,與高海拔或是農業的適應有關?
論文比較住在山上,1800 年前的 Rio Uncallane 農夫,以及住在平地,現在的 Huilliche-Pehuenche 採集狩獵族群。 結果看來,有個會影響澱粉消化,在小腸表現的酵素基因 maltase-glucoamylase,簡稱 MGAM,似乎與農業生活的適應有關。之前研究發現過,參與歐洲農業族群適應的 amylase 在安地斯倒是沒有見到,兩地應該經歷惹不同的適應過程。
與安地斯高海拔適應最有關的基因看起來是 dystonin,簡稱 DST。在其他高海拔、缺氧適應的研究中,從來沒有見過此一基因,它與神經和肌肉細胞的細胞骨架有關,已知會影響老鼠的心肌,至於怎麼影響高山生理,目前沒有頭緒。
比較同樣住在山上,歐洲人抵達以前的 Rio Uncallane,以及抵達以後的 Aymara 族群,論文偵測到幾個基因的改變似乎與免疫有關。像是已知與天花有關的 CD83,還有 IR-36R。
16 世紀之後,美洲社會經歷惹劇烈變化,估計原本的人口幾近滅團,減少達到 90% 之多 QQ。這回論文的模型估計,參與遺傳的族群人口,中美洲的 Mixe 族群損失約 94%!南美洲的 Huilliche-Pehuenche 則是損失 96%!!!
相對於平地族群的慘重損失,住在山上的 Aymara 受到影響較小,減少 27% 左右。(這個結果或許對思考台灣族群史有些啟示?)
儘管材料限於一地,我覺得很有意思的研究。
新聞稿:
History of early settlement and survival in Andean highlands revealed by ancient genomes
新聞稿:
'Potato gene' reveals how ancient Andeans adapted to starchy diet
Science 新聞:
How the people of the Andes evolved to live in high altitudes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