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以外的智人,每一位都配備一絲尼尼 DNA,然而奇妙的是,東亞人的平均比例略高於歐洲。尼尼主要住在歐洲,所以這件事受到許多關注。這個 2023 年的論文提出的解釋是,尼尼比例較低的新石器時代農夫移民,進入歐洲後稀釋所致。
Past human expansions shap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Neanderthal ancestry
非洲以外的智人,每一位都配備一絲尼尼 DNA,然而奇妙的是,東亞人的平均比例略高於歐洲。尼尼主要住在歐洲,所以這件事受到許多關注。這個 2023 年的論文提出的解釋是,尼尼比例較低的新石器時代農夫移民,進入歐洲後稀釋所致。
Past human expansions shap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Neanderthal ancestry
澱粉是動物主要的能量來源,人類有酵素「澱粉酶」可以直接分解。這個 2024 年的論文探討澱粉酶的演化,雖然只是一處基因,演化歷史卻相當複雜。
Recurrent evolution and selection shape structural diversity at the amylase locus
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90 多萬年前人類碰到瓶頸,差點滅團。這個論點該怎麼解讀?
Genomic inference of a severe human bottleneck during the Early to Middle Pleistocene transition
人類演化學最近十餘年的一大成就是,證實智人曾經和尼安德塔人有過情慾交流。這說的是尼尼 DNA 進入智人的基因組,讓每一位智人都配備少量的尼尼成分。 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卻報告,其實也有反過來,很久很久以前有些非洲的智人跑出去,與尼尼發生情慾交流,後來又將尼尼成分帶回非洲,隨後的情慾流動使得非洲的智人們,也都配備微量源自尼尼的 DNA。
Diverse African genomes reveal selection on ancient modern human introgressions in Neanderthals
非洲以外的智人血脈,大部分能追溯到 7 萬年內離開非洲的移民,但是更早之前已經有些智人遠離非洲。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寮國出土超過 7 萬年的智人化石。
Early presence of Homo sapiens in Southeast Asia by 86–68 kyr at Tam Pà Ling, Northern Laos
這個 2023 年的論文相當特別,一半都在報告失敗紀錄,卻能發表在 Nature。當然是因為最後一個成功的結果十分出色,從上萬年前的裝飾品上頭,取得人類的古代DNA。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宣稱歐洲最後的尼安德塔人,與智人至少有數千年的交流機會。論文主要作者應該是荷蘭的萊頓大學的 Igor Djakovic,這是他的博士論文。在鋪陳與詮釋上如此小題大作,大概也只有剛入行的博士牲想投入這個心力,有野心展示自己的觀點。這篇論文很適合作為教材,不論是博士牲、碩士牲、大學牲,都值得品味這篇論文的寫法。
雲南,地處東南亞北部、東亞南部的交界,生物多樣性複雜。雲南 1.4 萬年前住著馬鹿洞人,型態看來不太智人,有人覺得他們是當地活比較久的古早人類,或是智人與古早人情慾交流的後裔。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取得古代DNA,發現遺傳上看來,馬鹿洞人就是普通的智人。
這個 2023 年的論文,首度報告梭魯特文化(Solutrean)的古代基因組,也延伸討論智人在伊比利的歷史。
這個 2023 年的古代DNA 研究超大尺度,對象是歐洲的智人採集狩獵者。年代介於 5000 到 3.5 萬年之間,遍及歐洲各地 54 處遺址,總共 456 個古代基因組,包括 102 個新問世,以及 14 個品質升級的基因組。
Palaeogenomics of Upper Palaeolithic to Neolithic European hunter-gatherers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報告一批非洲東部的古代基因組,年代為幾千到 1.8 萬年前。古代DNA 的研究愈來愈多,非洲相對比較少。
Ancient DNA and deep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sub-Saharan African foragers
波蘭的 Stajnia 洞穴遺址之前出土過尼安德塔人化石。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又發現年代比較晚,距今 4.15 萬年的象牙吊飾,並認為是智人的作品。
A 41,500 year-old decorated ivory pendant from Stajnia Cave (Poland)
幾萬年前滅團的丹尼索瓦人,由於和智人情慾交流的緣故,仍有一絲絲血脈傳承至今。奇妙的是,世界上丹丹血緣最高比例的人,都住在東亞大陸外的海島上。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菲律賓的某些尼格利陀族群,繼承最多的丹丹成分。
Philippine Ayta possess the highest level of Denisovan ancestry in the world
這個 2021 年的論文,由高加索地區,喬治亞 Satsurblia 洞穴的沉積層泥土取樣,獲得距今約 2.5 萬年的人、狼、牛的古代DNA。
Genome-scal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human, wolf, and bison DNA from 25,000-year-old sediment
距今 1.65 萬年前,末次冰盛期結束後,歐洲發生明顯的文化和 DNA 轉變。這個 2021 年的論文,獲得 1.65 萬年前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古代基因組,得知他屬於酷寒時期結束後,由東向西擴張的族群。
Early Alpine occupation backdates westward human migration in Late Glacial Europe
尼安德塔人的古代基因組,在過往紀錄中累積 18 人,來自 14 處遺址。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則是由同一處遺址,取得多位年代很近,住在單一地點的尼尼,探討尼尼團體的組成。
Genetic insights int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Neanderthals
冰河時期在 1 萬多年前結束後,人類發生劇烈的改變,更早以前的古代基因組仍相當有限。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羅馬尼亞取得 3.4 萬年前的古代基因組。當時歐洲人口不多,卻會避免近親生寶寶。
Genome of Peştera Muierii skull shows high diversity and low mutational load in pre-glacial Europe
特殊對待失去生命的亡者遺體,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大特色(死靈法師表示:口桀口桀)。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在東非出土距今 7.8 萬年前的「墓葬」;他是一位寶寶,這是至今已知,年代最古早的非洲智人墓葬紀錄。
比利時國土內有 9 處尼尼遺址,之前定年指出,最年輕的尼尼距今不到 3 萬年。但是近年對其他歐洲遺址的調查,認為 4 萬年前過後已經沒什麼尼尼惹。這個 2021 年的論文重新分析比利時的尼尼,發現之前低估年代,其實是 4 萬多年。
Reevaluating the timing of Neanderthal disappearance in Northwest Europe
2015 年的論文報告,湖南的道縣的富岩洞遺址中,一批智人牙齒距今至少有 8 萬年,可見智人抵達東亞南部至少有 8 萬年之久。這個 2021 年的新論文卻主張並無此事,智人來到附近的年代,其實未滿 5 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