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年前滅團的丹尼索瓦人,由於和智人情慾交流的緣故,仍有一絲絲血脈傳承至今。奇妙的是,世界上丹丹血緣最高比例的人,都住在東亞大陸外的海島上。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菲律賓的某些尼格利陀族群,繼承最多的丹丹成分。
Philippine Ayta possess the highest level of Denisovan ancestry in the world
幾萬年前滅團的丹尼索瓦人,由於和智人情慾交流的緣故,仍有一絲絲血脈傳承至今。奇妙的是,世界上丹丹血緣最高比例的人,都住在東亞大陸外的海島上。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菲律賓的某些尼格利陀族群,繼承最多的丹丹成分。
Philippine Ayta possess the highest level of Denisovan ancestry in the world
這個 2021 年的論文,由高加索地區,喬治亞 Satsurblia 洞穴的沉積層泥土取樣,獲得距今約 2.5 萬年的人、狼、牛的古代DNA。
Genome-scal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human, wolf, and bison DNA from 25,000-year-old sediment
距今 1.65 萬年前,末次冰盛期結束後,歐洲發生明顯的文化和 DNA 轉變。這個 2021 年的論文,獲得 1.65 萬年前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古代基因組,得知他屬於酷寒時期結束後,由東向西擴張的族群。
Early Alpine occupation backdates westward human migration in Late Glacial Europe
尼安德塔人的古代基因組,在過往紀錄中累積 18 人,來自 14 處遺址。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則是由同一處遺址,取得多位年代很近,住在單一地點的尼尼,探討尼尼團體的組成。
Genetic insights int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Neanderthals
冰河時期在 1 萬多年前結束後,人類發生劇烈的改變,更早以前的古代基因組仍相當有限。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羅馬尼亞取得 3.4 萬年前的古代基因組。當時歐洲人口不多,卻會避免近親生寶寶。
Genome of Peştera Muierii skull shows high diversity and low mutational load in pre-glacial Europe
特殊對待失去生命的亡者遺體,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大特色(死靈法師表示:口桀口桀)。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在東非出土距今 7.8 萬年前的「墓葬」;他是一位寶寶,這是至今已知,年代最古早的非洲智人墓葬紀錄。
Earliest known human burial in Africa
比利時國土內有 9 處尼尼遺址,之前定年指出,最年輕的尼尼距今不到 3 萬年。但是近年對其他歐洲遺址的調查,認為 4 萬年前過後已經沒什麼尼尼惹。這個 2021 年的論文重新分析比利時的尼尼,發現之前低估年代,其實是 4 萬多年。
Reevaluating the timing of Neanderthal disappearance in Northwest Europe
2015 年的論文報告,湖南的道縣的富岩洞遺址中,一批智人牙齒距今至少有 8 萬年,可見智人抵達東亞南部至少有 8 萬年之久。這個 2021 年的新論文卻主張並無此事,智人來到附近的年代,其實未滿 5 萬年。
尼安德塔人和智人長的不太一樣,非洲以外的智人都配備少少的尼尼血統,這是否會影響智人的外形呢?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做惹一通分析......嗯,結果一言難盡,大家有興趣就來看看。
父傳子的 Y染色體記錄一部分父系遺傳歷史,不過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的 Y染色體卻少有研究。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取得 5 位古人類的 Y染色體,奇妙地發現,尼尼的 Y染色體竟然和智人比較像。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Neanderthal and Denisovan Y chromosomes
早於距今 4 萬年前,歐洲一直是尼安德塔人的疆域;智人疑似在 21 萬年前抵達希臘,接著要等到 4.6 萬年前才又在保加利亞留下紀錄。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報告,5.4 萬年前左右有智人在法國現蹤,卻可謂驚鴻一瞥,隨即失去蹤影。
Modern human incursion into Neanderthal territories 54,000 years ago at Mandrin, France
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報告,取得約 80 萬年前的「前人」以及 177 萬年前直立人的蛋白質。這是至今獲得年代最古早的人類遺傳物質。
The dental proteome of Homo antecessor
智人的祖先,曾經和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有過情慾交流。之前一般認為,歐亞大陸西部的人沒有配備丹丹 DNA,這個 2020 年的論文研究冰島族群,卻發現有一絲絲丹丹成分存在。
The nature of Neanderthal introgression revealed by 27,566 Icelandic genomes
人的遺傳物質 DNA 存放在兩個地方:細胞核內的染色體、細胞質中的粒線體。有時候粒線體的 DNA 會插入染色體的序列,成為細胞核基因組的新成員。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偵測到大批這類 DNA,甚至還有少數樣本來自丹丹的粒線體。
Archaic mitochondrial DNA inserts in modern day nuclear genomes
西伯利亞南部的丹丹洞,是已知丹尼索瓦人住過的 2 處遺址之一,這兒也曾經有尼安德塔人出沒,兩者會情慾交流。此處的深入探索持續進行,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幾位新得知的丹丹,距今約 20 萬年,以及他們使用的石器。
The earliest Denisovans and their cultural adaptation
隨著基因體學分析技術的進展,遺傳學家如今有能力,偵測到某些存在感很低的 DNA 訊號。之前發現某些住在亞馬遜雨林裡的人,配備一絲絲和近大洋洲人一致的 DNA 變異,來歷不明。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這款祖源在南美洲其實普遍存在。
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報告,從丹尼索瓦洞穴許多地層的泥土中,獲得人類和動物的 DNA,最古早的丹丹有 25 萬年之久,尼安德塔人也在 17 萬年前出現,智人則在 4 萬多年前現蹤。
Pleistocene sediment DNA reveals hominin and faunal turnovers at Denisova Cave
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捷克「金馬小姐」的基因組,她的年代可能比 4.5 萬年前更早,是至今已知最古早的智人基因組。
A genome sequence from a modern human skull over 45,000 years old from Zlatý kůň in Czechia
保加利亞的 Bacho Kiro 是智人幾萬年前移民歐洲,首度留下紀錄的地點。這個 2021 年的論文獲得幾位居民的基因組,發現他們幾代之前和尼安德塔人有過情慾交流,DNA 卻沒有傳承下來。
Initial Upper Palaeolithic humans in Europe had recent Neanderthal ancestry
丹尼索瓦人,是尼安德塔人的最近親。歐亞大陸東方的人都配備一絲絲丹丹祖傳的 DNA。有趣的是,華勒斯線以東的數個族群,丹丹祖源的比例明顯較高;但是此一區域,至今仍沒有發現丹丹的化石。這個 2021 年的論文,探討遠古情慾流動對此一區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