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索瓦人早已掌握整個基因組,卻不清楚具體面貌,2025 年可謂突破性的一年!得知「澎湖原人」也是丹丹後,又有一個論文報告,生前住在哈爾濱的「龍人」也是。
Denisovan mitochondrial DNA from dental calculus of the >146,000-year-old Harbin
龍人丹丹想像形象,Chuang Zhao 創作。
針對龍人的研究有 2 個論文,一個從古代蛋白質下手,另一個則是古代DNA。這個論文的古代DNA 取材來源比較特別,樣本不是死人骨頭本身,而是牙結石。
龍人化石是一件完整的上半部分頭骨,因此保有耳骨。之前經驗告訴我們,遺骸通常在耳骨這個部位保有最多 DNA,所以研究人猿嘗試......失敗~沒有耳骨的時候,古代DNA 常常鎖定的另一類目標是牙齒。龍人化石也保有零星的牙齒,但是牙齒也沒有成功。
好在還有牙齒的隨附組織:牙結石。牙結石本身,不是人體組織,卻是活跳跳的人體煉成產物。口腔內曾經存在的生物衍生物質,各種微生物、食物,以及人的 DNA,都有機會長存於堅硬的鈣化結構內。
拒絕刷牙,支持未來的考古學家(?
分析得知,龍人的牙結石內依然保有 DNA 片段,有些屬於人類,應該就是他本人的。人類的粒線體 DNA 序列全長約為 16500 個核苷酸位置,比對之下,總共能辨識到 8234 個。 儘管只有約一半的粒線體序列,仍然足以進行分析。
結果很明確,龍人的粒線體在演化樹上,被歸類在已知的丹尼索瓦人範圍內。所以龍人也是丹丹!細胞核基因組搞不好還有戲,不過至少能支持,龍人和丹丹有很近的血緣關係。
假如是蛋白質,那麼目前的樣本只能得知他是丹丹,無法更進一步探討,澎湖原人便是如此。 DNA 則可以看出更多訊息,
目前為止,西伯利亞南部的丹丹洞,已知得知好幾位丹丹的粒線體。相比之下,哈爾濱的龍人,和丹丹洞比較早的同類們,演化樹上被歸類在同一群,而且似乎是最早分家的。
龍人的年代為 14.6 萬年左右,應該晚於超過 18.7 萬年的丹丹洞同類們,但是龍人配備的 DNA 變異,依然看起來最早分家。這些粒線體的共同祖先,很可能可以追溯到超過 20 萬年前。
至於丹丹洞在 5 到 8 萬年,較晚的丹丹們,被分類為另一群。這包括那件少女的小指,貢獻完整古代基因組的丹丹三號。
根據蛋白質序列建構演化樹,澎湖原人和龍人,都和丹丹三號最接近。但是這不表示他們和丹丹三號彼此最接近,而是因為丹丹三號以外,沒有其餘可以比較的樣本。 這回同時獲得蛋白質與 DNA 的龍人,便明確證實這一點。
目前樣本看來,似乎丹丹的親戚關係更取決於年代,而非地點?也就是說,即使是不同地點的丹丹,只要年代接近,親戚關係也比較近。而同一地點,年代較晚的丹丹,會與較早的前輩差異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首度報告龍人化石的論文,媒體宣傳搞得大張旗鼓,論文內容也很澎湃,湊出一大堆型態,使用大量古人類化石的資料,建構比三星堆青銅神樹還華麗的超大演化樹。
15 萬年前住在哈爾濱的「龍人」到底是誰?真的是丹尼索瓦人嗎?
那個論文的論述,則非常矛盾。智人、丹丹、尼安德塔人的演化關係早已清晰。那個論文強烈主張,龍人就是丹尼索瓦人,可是自己畫的演化樹卻顯示,智人與龍人的關係較近,尼尼更早分家......蛤?!
反正,那個論文從頭到尾犯下大量錯誤,之前我的文章批判不少,諸君有興趣請自行閱讀。 這回則明確得知,之前龍人論文用型態建構的演化樹是錯誤的。
下顎臼齒3個牙根,表示丹尼索瓦人,澎湖原人,與亞洲人祖先情慾交流?
新聞稿:
Key evidence links Harbin individual's nearly complete skull to Denisovan lineage
新聞:
First ever skull from ‘Denisovan’ reveals what ancient people looked like
新聞:
‘Dragon Man’ skull belongs to mysterious human relative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