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野犬 dingo 是狗勾,卻和世界上其他狗勾都不一樣,長期習慣野生,與人缺乏關係。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取得澳洲野犬的古代DNA,也探索他們和北方的鄰居,新幾內亞唱犬的情慾交流關係。

Ancient genomes reveal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of dingo population structure

澳洲野犬遺傳分成兩群,又和新幾內亞唱犬有關係?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是第一屆。2025 年的「第 35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再度頒發 10 個獎項,許多與吃喝有關。

2025 年搞笑諾貝爾獎得獎名單

【2025年搞笑諾貝爾獎】蜥蜴吃起司,蝙蝠酒駕,喝酒講外語,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發現一批 150 萬年前的腳印,而且分別屬於兩個物種。這應該是第一次有這麼直接的證據,支持兩款古早人在同一個時空出沒。

Footprint evidence for locomotor diversity and shared habitats among early Pleistocene

短篇 圖爾卡納湖畔一地,直立人與鮑氏傍人兩種腳印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調查維多利亞湖東北邊,肯亞西部的 Kakapel 岩蔭遺址,探討當地數千年來的農業演變。

Early agriculture and crop transitions at Kakapel Rockshelter in the Lake Victoria region of eastern Africa

短篇 豇豆,穇子,高粱,豌豆,維多利亞湖畔農業考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在五千年前開始各地陸續有新的血緣加入,可以追溯到東方的草原,現今的烏克蘭、俄羅斯那一帶。具體過程是怎樣卻不好想像。 一滴一滴的水,合在一起形成大海,可是每一滴水的性質,看起來和大海都不一樣!?這個 2024 年的論文調查法國約 4500 年前的遺址,直接得知的新資料不多,但是這項法國研究的野心非常大,利用少數已知的資料,試圖建構那一波大移民潮的大框架。

Late Neolithic collective burial reveals admixture dynamics during the third millennium BCE and the shaping of the European genome

法國ㄈㄈ尺,青銅時代的外來血緣,最初怎麼融入?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名度高的無尾熊、袋鼠以外,澳洲還有不少有袋類動物。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兔耳袋狸」的基因體學研究,以及已經滅團的近親,小兔耳袋狸的古代基因組。認識這些澳洲特產的動物,增進生物學知識以外,還有其他意義,因為兔耳袋狸也是某些原住民族群文化的象徵。

Extant and extinct bilby genomes combined with Indigenous knowledge improve conservation of a unique Australian marsupial

澳洲的有袋類偽兔兔,嗅覺靈敏,不用喝水的兔耳袋狸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向北極的冒險,會遇見科學怪人還是小王子?讀《走向北極》  原本在 Openbook閱讀誌

走向北極的冒險,會遇見科學怪人還是小王子?讀《走向北極》

via 這裡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年考古學家在東南亞的大島,蘇拉威西發現超過 4 萬年的壁畫,是已知年代最古早的具象藝術作品。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重新定年,得知幾個樣本的年代其實更早,最早的畫面超過 5 萬年!

Narrative cave art in Indonesia by 51,200 years ago  

超過5萬年蘇拉威西,山洞內畫豬豬,講一個故事?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猛獁象曾經是歐亞大陸北方顯眼的大型動物。西伯利亞北部的 Wrangel 這個地方,一萬多年前由於海水上升成為島嶼,島上的猛獁象從此與同類斷絕交流,直到 4000 年前左右滅團。變成孤立小族群,對猛獁象的遺傳基因造成什麼影響?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做惹一系列有趣的分析。

Temporal dynamics of woolly mammoth genome erosion prior to extinction

孤單小島上,全世界最後的猛獁象的古代DNA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斯基泰是一款遊牧文化,散佈於歐亞草原西部,令同時代的農耕文明們留下深刻印象。不同血緣的人群,共享類似的文化特徵。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調查西伯利亞南部大約 2800 年前,有很多馬陪葬的澎湃墓葬。後世的斯基泰特色,在這兒已經能見到。

A spectral cavalcade: Early Iron Age horse sacrifice at a royal tomb in southern Siberia

圖瓦2800年前老馬陪葬,斯基泰文化起源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地懶(giant sloths)不少人沒有聽過,或是只有模糊的印象。他們主要住在南美洲,3500 萬年來曾經衍生出大批型號,是當地主流動物之一,如今卻幾乎完全滅團 QQ。這個 2025 年的論文,以體型為主軸,探討大地懶的演化史。

The emergence and demise of giant sloths

一公噸到幾公斤,大地懶3500萬年興亡史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的 Schöningen 出土過一批木製工具,年代為 30 萬年前,證實那時候的古早人類會使用木頭製作長矛、挖掘棒等工具。這個 2025 年的論文重新定年,判斷正確的年代應該是 20 萬年前。假如無誤,那麼製作和使用木器的應該是尼安德塔人。

Ancient wooden spears found in Germany may have been wielded by Neanderthals, a new study suggests  

短篇 德國Schöningen木矛獵人,是20萬年前尼安德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容易想像蒙古馬出沒的情境,背景大概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卻不是,著重於蒙古西端海拔超過 3000 公尺,相當高的山區。研究人猿在阿爾泰山區裡的臣格勒山(Tsengel Khairkhan)幾處融冰的地點,撿到幾件人造物。

High altitude horse use and early horse transport in eastern Eurasia: New evidence from melting ice

蒙古3400年前工作馬,超過海拔三千公尺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