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阿拉伯東部,波斯灣的古代DNA 研究。樣本都來自阿拉伯東方外海,波斯灣的小島巴林(Bahrain),年代為尚未伊斯蘭化以前的泰洛斯時期。

Ancient genomes illuminate Eastern Arabian population history and adaptation against malaria

阿拉伯東方海島,波斯灣「巴林」的古代DNA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豆(adzuki bean,學名 Vigna angularis)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農作物,起源於中國或是日本,過往沒有定論。這個 2025 年的論文報告,馴化紅豆應該發源於日本,而且影響外貌變紅皮的基因,可能受到人擇的年代,要早於便於採收

A single domestication origin of adzuki bean in Japan and the evolution of domestication genes

馴化紅豆始於日本,繩文人喜歡紅色去除黑斑,將紅豆變成紅皮?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最早什麼時候有人?目前只有少少幾處,證據較強的遺址超過 100 萬年,位於西班牙和法國。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烏克蘭的 Korolevo 大約在 142 萬年前有人出沒。如果正確,這就是已知歐洲最早的人跡,地點也最東邊。

East-to-west human dispersal into Europe 1.4 million years ago

烏克蘭142萬年,歐洲最早人跡?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種植各式各樣的植物,「木薯」是全球產量前幾名的農作物,台灣人卻較為陌生。最容易解釋大概是說,就是珍珠奶茶的「珍珠」原料。 這個 2025 年的論文用 DNA 探討木薯,我本來想,又是一個照表操課的農作物基因體學研究。看下去才發現,還真的有意思。

Historic manioc genomes illuminate maintenance of diversity under long-lived clonal cultivation

珍珠奶茶原料,木薯DNA真的很奇妙!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菸草源自美洲,古早美洲人就會咀嚼菸葉或燃燒吸菸。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馬雅人的遺址中發現殘存尼古丁的容器,比較特別的是,菸草似乎不是吸或嚼,而是用喝的。

Residue analysis suggests ritual use of tobacco at the ancient Mesoamerican city of Cotzumalhuapa, Guatemala

短篇 馬雅人的儀式,喝菸草茶?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亞北部的泥河灣盆地,很早以前就有人類活動。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一批 110 萬年前的石器,乍看是比較簡單的風格。東亞最早的阿舍利手斧 80 萬年前出現,比這批石器更晚。可是論文主張其製作技術的複雜度,其實類似手斧。不能單純看成品的型態,要以製程衡量石器匠的心智能力。

Earliest Prepared core technology in Eurasia from Nihewa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early human abilities and dispersals in East Asia

短篇 泥河灣110萬年,不是手斧,但是maker思維同等級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麻風在歐洲一度非常流行,隨著近代公衛進步幾乎消失,其他地方仍有一些患者。這個 2024 年的論文,調查英國一處中世紀的毛皮貿易據點,在松鼠骨頭中偵測到麻風,與附近人類感染的品系一樣。

Ancient Mycobacterium leprae genome reveals medieval English red squirrels as animal leprosy host

中世紀英格蘭,松鼠也得麻風病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熊貓是黑白的,不過也有罕見的棕白組合,只在秦嶺的族群出現。有趣的是,已知棕毛熊貓的父母和小孩,都還是黑毛。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尋獲讓黑毛變淡成棕色的熊貓基因,是體染色體上基因的隱性變異,父母湊出一對,才會形成棕毛熊貓。

Taking a color photo: A homozygous 25-bp deletion in Bace2 may cause brown-and-white coat color in giant pandas

熊貓黑色變淡,棕毛熊貓的天然基因突變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澎湖原人化石一大特殊之處在於,不是從陸地出土,而是來自海底。2025 年的 4 個論文加 1 個整合介紹文報告類似的狀況,地點是印尼的大島:爪哇,對象則是老牌知名古人類:直立人。 而且和澎湖原人所處的澎湖海溝一樣,零星的死人骨頭以外,海底還有幾千件動物化石,讓我們有機會想像古早的生態系。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Homo erectus of the Madura Strait, first hominin fossils from submerged Sundaland

爪哇海底直立人化石,梭羅河下游13萬年前水牛獵人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5 年的論文,使用尖端科技的結晶,探討 160 年前孟德爾研究碗豆遺傳特徵,背後實際的基因。

Genomic and genetic insights into Mendel’s pea genes

短篇 孟德爾的豌豆,現在我們終於知道七款特徵的基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論古代或現代,黏著劑都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類材料。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數萬年前歐洲的尼安德塔人,懂得以合適的比例混合瀝青與赭石,產生膠狀物質,製作更稱手的石器。

Ochre-based compound adhesives at the Mousterian type-site document complex cognition and high investment

短篇 法國莫斯特遺址,尼安德塔人特調黏著劑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意識改變石頭的型態作為工具使用,稱為「石器」。隨著研究累積,各種風格石器最早誕生的年代,愈來愈早。

紀錄愈來愈早!2025年已知的古早石器誕生年代

via Did more than one ancient human relative use early stone tools?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墓葬是人類的特色,也是「人之所以為人」一項重要部分。歷史上的喪葬方式千變萬化,獨葬常見,多人合葬也不少見。有一類葬法卻值得玩味:親子合葬。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兩處 Bell Beaker 文化的親子合葬。望向更大的時空,這是三千多到五千年前,88 處遺址,131 個類似墓葬中的一小部分。

Biological and substitute parents in Beaker period adult–child graves

歐洲青銅時代早期,不少親子合葬?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