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人(Paranthropus)是南猿(Australopithecus)和我們人屬(Homo)的古早親戚,至今仍然沒有古代DNA。這個 2025 年的論文報告,順利取得古代蛋白質,確認傍人在人類家族中的演化位置,還釐清遺傳性別,也開啟新的思考方向。

Enamel proteins reveal biological sex and genetic variability in southern African Paranthropus

女傍人,男傍人,還有別的粗壯傍人?古代蛋白質啟發新問題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5 年的論文報告,由台灣航向沖繩「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最後部分,獨木舟航海實驗的分析。

Paleolithic seafaring in East Asia: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the dugout canoe hypothesis

獨木舟「杉樹女神號」台灣成功航向沖繩,還有哪些啟示?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代DNA 的研究,東亞相對比較慢,最近幾年也步上軌道。這個 2025 年的論文報告,雲南大批樣本中存在兩款以前不知道的祖源,和青藏高原以及東南亞大陸有所關聯。

Prehistoric genomes from Yunnan reveal ancestry related to Tibetans and Austroasiatic speakers

雲南人的古代DNA,影響遍及青藏高原到東南亞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披毛犀牛是已經滅團,當年住在歐亞大陸的一款犀牛。這個 2024 年的論文使用氣候、地理、遺傳、考古等資訊,追溯披毛犀牛從五萬多年前起的分佈與發展。得到的觀點是,氣候與環境變化以及人類壓迫,都是披毛犀牛的滅絕原因。

52,000 years of woolly rhinoceros population dynamics reveal extinction mechanisms

短篇 氣候不利,智慧獵人來了,披毛犀牛又走不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尼索瓦人早已掌握整個基因組,卻不清楚具體面貌,2025 年可謂突破性的一年!得知「澎湖原人」也是丹丹後,又有兩個論文報告,生前住在哈爾濱的「龍人」也是。一個論文從古代DNA 下手,這個論文則和澎湖原人一樣,由古代蛋白質證實。

The proteome of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Harbin individual

古代蛋白質證實,哈爾濱的龍人,也是丹尼索瓦人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尼索瓦人早已掌握整個基因組,卻不清楚具體面貌,2025 年可謂突破性的一年!得知「澎湖原人」也是丹丹後,又有一個論文報告,生前住在哈爾濱的「龍人」也是。

Denisovan mitochondrial DNA from dental calculus of the >146,000-year-old Harbin

古代DNA證實,哈爾濱的龍人,也是丹尼索瓦人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5 年的論文主題是麻風,卻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麻風,而是另一款美洲本土的傳染病。

Pre-European contact leprosy in the Americas and its current persistence

麻風源自亞洲,美洲還有另一種本土麻風,還傳染給英國松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源自美洲的可可,後來成為巧克力的原料廣傳世界。蛛絲馬跡看來,可可似乎起源於南美洲的西北部,超過 5000 年。這個 2024 年的論文根據成分分析與古代DNA,判斷原產地以外的地區,很早以前已經同時存在不同的品系。

A revisited history of cacao domestication in pre-Columbian times revealed by archaeogenomic approaches

短篇 超過五千年,可可的食慾流動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螞蟻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階段。2022 年的論文報告,螞蟻的蛹會分泌營養液,成為蟻巢中幼蟲、成蟲的食物。令人好奇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怎麼演化來的?

蟻巢營養內循環,螞蟻的蛹不動也能貢獻社會

蟻巢中的工作細胞?也是行走的錢包!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5 年的論文聚焦於「長城」,不過使用者不是一般的中原王朝,而是打對台的「金國」。

Life along the medieval frontier: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south-eastern long wall of Mongolia

兩邊都是草,金國為何在蒙古草原中心修建長溝?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知道人類的近親繁殖容易出問題,而且這不是祖傳迷信,是真的更容易出問題。人類情慾交流的長久實踐中,多半都會避免近親配對。然而,近親聯姻也能帶來好處,像是掌控財物,大家族更方便聚斂資產。有沒有辦法兼顧兩者,拿到近親配對的好處,又避免潛在的遺傳風險呢?讀完這個 2023 年的論文,還真的可以!?

Increased homozygosity due to endogamy results in fitness consequences in a human population  

辛巴人智慧:「近親」繁殖,卻能避免遺傳危害?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的進展可以由量化的數字衡量。例如晶片,10 奈米、5 奈米、3 奈米,意義截然不同。古早人的高科技:石器,也能量化審視,這個 2024 年論文探討幾萬年前,黎凡特的石器演變。

Delayed increase in stone tool cutting-edge productivity at the Middle-Upper Paleolithic transition in southern Jordan

短篇  智人石器科技樹,石刃到石葉的升級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阿拉伯東部,波斯灣的古代DNA 研究。樣本都來自阿拉伯東方外海,波斯灣的小島巴林(Bahrain),年代為尚未伊斯蘭化以前的泰洛斯時期。

Ancient genomes illuminate Eastern Arabian population history and adaptation against malaria

阿拉伯東方海島,波斯灣「巴林」的古代DNA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