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比較像是考古 (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家聽到「亞馬遜」都會想到雨林(或是公司),和城市(urbanism)好像沒關係。 其實亞馬遜整個面積很大,近年研究發現,古時候某些地區應該有不少人口聚集,能視為低密度的「城市」。這個 2024 年的論文聚焦於亞馬遜城市居民的飲食,發現和馬雅人一樣,也是以玉米為主食。

Stable isotope evidence for pre-colonial maize agriculture and animal management in the Bolivian Amazon

亞馬遜中Llanos de Mojos城市人,種玉米,養鴨鴨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騎馬是古代人一大重要技術,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出土於蒙古西側的樺木馬鞍定年判斷為 5 世紀初,是已知最早的木製馬鞍。

The origins of saddles and riding technology in East Asia: discoveries from the Mongolian Altai

坐在馬上戰鬥!木頭馬鞍+金屬馬鐙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南亞大陸到澳洲之間有許多島嶼,也是古代人的遷徙路線。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塔寧巴爾群島」的考古調查,最早有人活動的紀錄約為 4.2 萬年前,最奇妙的是,他們會狩獵袋鼠......應該說,這裡竟然有袋鼠可以獵捕!

Islands on the edge: 42,000-year-old occupation of the Tanimbar island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unda-Sahul early human migration discourse

四萬年前在東南亞海島生活,獵捕袋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穩定同位素,近來成為考古學常見的分析手法。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圍繞「氮」大作文章,調查對象稱為 Trypillia 文化,位於黑海西北部,現今的 🇺🇦 烏克蘭、摩爾多瓦 🇲🇩,距今 6000 年左右。此一文化最大的特色是:人很多。

Isotopes prove advanced, integral crop production, and stockbreeding strategies nourished Trypillia mega-populations

短篇 6000年前Trypillia文化,大量豆豆,穀物,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堡壘,或是說有外圍圍阻的據點,歷代人類都有修建。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世界最早的堡壘,年代為八千年,位於很奇妙的地方:西伯利亞。

The world's oldest-known promontory fort: Amnya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hunter-gatherer diversity in Siberia 8000 years ago

世界最早堡壘8000年前,西伯利亞凍原也要競爭?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稻的馴化是人類歷史的大事,如今的稻米最初能追溯到長江中游、下游。這個 2024 年的論文,深入調查長江下游的遺址,判斷這兒 10 萬年前已經存在野生的稻,而比 1.1 萬年前正式馴化更早,2.4 萬年前的人類就會採集野生的稻。

Rice’s trajectory from wild to domesticated in East Asia

稻米野生到馴化,長江下游演變史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墓葬風俗,無奇不有。例如某些新幾內亞原住民,下葬儀式時會把亡者身體的一部分吃掉(可惜往往搭配的是狂牛症傳播警世故事)。這在其他時空的文化也能見到。這個 2023 年的論文認為,歐洲在冰河時期結束前的馬格德林文化,也有類似的風俗,而且此一風俗還與血緣有關。

Cannibalism and burial in the late Upper Palaeolithic: Combining archaeological and genetic evidence

參加馬格德林文化葬禮,先吃一點?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南亞海域有很多海島,這個 2024 年的論文深入調查東帝汶的遺址,判斷智人移民這塊地區晚於 5 萬年。更早以前在澳洲活動的人類,更可能是途經北方的海路。

Abrupt onset of intensive human occupation 44,000 years ago on the threshold of Sahul

東帝汶4萬年前,輕量石器,生火烤魚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元 1607 年,英國移民在北美洲東部創立殖民地,史稱詹姆斯鎮(Jamestown)。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初期殖民者的艱辛生活中,美洲血統的狗狗也成為食物之一。

The Dogs of Tsenacomoco: Ancient DNA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Local Dogs at Jamestown Colony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寶嘉康蒂之前到之後,殖民地都有美洲土狗被吃掉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洲考古學家開啟一處塵封已久的洞穴時,並沒有預期,他們會見到超過一萬年的巫術詛咒場景...... 總之,最後沒有任何人受到傷害,而且奇怪的知識增加惹。可喜可賀,百事可樂?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an ethnographically documented Australian Aboriginal ritual dated to the last ice age

詛咒!澳洲傳承超過一萬年的巫術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在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青銅時代,根據墓葬狀況推敲有些男生的社會地位很高。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西班牙約五千年前的銅器時代,陪葬最豐富的長眠者是一位女生。

Amelogenin peptide analyses reveal female leadership in Copper Age Iberia (c. 2900–2650 BC)

西班牙五千年前,獨一無二的象牙女士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魚類對某些古代人是重要的資源,之前研究發現,阿拉斯加居民是史上最早吃鮭魚的人。這個 2023 年的論文更全面探討阿拉斯加的遺址,了解吃哪些魚,不同年代有什麼變化。看來新仙女木期的寒冷時節,讓阿拉斯加人吃更多魚,卻也只是飲食的一部分。

Freshwater and anadromous fishing in Ice Age Beringia

鮭魚,江鱈,白鮭,白斑狗魚,在阿拉斯加捕魚吃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馴化是考古學的重要議題,古早樣本常常不容易判斷。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分析台灣北部的植物園遺址出土的稻,判斷這些早於 4000 年前的稻,是馴化稻。

Micro-CT-assisted determination of the shattering and non-shattering phenotypes of charred rice spikelet bases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a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超過4000年前,建中旁邊有馴化稻田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古發掘的東西,常常不能直接確定做什麼用。如果發現十幾公分大的物品,上頭有洞洞,通常會假設這是裝飾品、藝術品、儀式用品之類的。這個 2024 年的論文仔細考察一件有 4 個洞,猛獁象牙製作的物品,卻判斷它和藝術、靈性、文青無關,而是有非常實用的目的:製作繩索。

Rope making in the Aurignacian of Central Europe more than 35,000 years ago

超過3.5萬年的象牙鑽孔骨器,不是儀式或純吊飾,可以製作繩索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不過大概沒多少人意識到,青藏高原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牧業區之一。這兒有 68% 的土地可以放牧,合適的耕地還不滿 1%。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分析古早人牙結石中的蛋白質,得知距今 3500 年前已經有人吃奶。圖博人能順利於高原立足,乳製品是一大關鍵。

Paleoproteomic evidence reveals dairying supported prehistoric occupation of the highland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高高在上,3500年前開始吃奶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吱吱是野生動物,但是古往今來,一直有人飼養吱吱當寵物。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報告,在 3 世紀後半的墨西哥大都會,出土犧牲的蜘蛛猴。這是馬雅人送給當時的超級強權,提奧蒂華甘的禮物?🐒

Earliest evidence of primate captivity and translocation supports gift diplomacy between Teotihuacan and the Maya

墨西哥強權提奧蒂華甘的吱吱寵物,馬雅人進貢?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植物密集的叢林中有眾多人類居住,好像違反直覺;可是中美洲的馬雅人等考古研究告訴我們,缺乏現代科技的古時候,人類也能在森林中建立城市。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報告,在亞馬遜西南部尋獲古代的失落城市,如今大部分覆蓋於植被之下。

Lidar reveals pre-Hispanic low-density urbanism in the Bolivian Amazon

玻利維亞 Llanos de Mojos,亞馬遜中的失落城市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源自亞洲,移民大洋洲的南島族群,初期會製作一類稱為 Lapita 拉匹達風格的陶器,使用這款陶器的勇者們,勇敢地向一望無際的大海前進。然而,他們在 3000 多年前抵達大洋洲時,新幾內亞這些地方早已有人居住。他們有互動嗎,怎樣交流?這個 2022 年的論文找到證據。

Frontier Lapita interaction with resident Papuan populations set the stage for initial peopling of the Pacific

豬狗不陶?南島拉匹達文化,與大洋洲的第一波接觸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古人的牙結石中尋找乳蛋白,判斷是否吃過乳製品,近來有一系列研究。這個 2022 年的論文著重蒙古西部,阿爾泰地區的青銅時代,得知距今約 3350 年前已經有人在吃馬乳。這是馴化馬傳入蒙古,已知最早的證據。

The spread of herds and horses into the Altai: How livestock and dairying drove social complexity in Mongolia

馴化馬3350年前已傳入蒙古,當時就會吃馬乳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宣稱在寮國發現一顆人類牙齒,最可能來自丹尼索瓦人。若是判斷正確,這就是第一次在東南亞見到丹丹。

A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olar from the Annamite Chain of northern Laos

寮國超過13萬年的丹尼索瓦蘿莉?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