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一個社會中的人類,不同人的思路可能天差地別,更何況時空完全不同。考古的目標是認識古代人的生活。即使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要說「認識一個社會」都不容易,何況是只有蛛絲馬跡的考古學。考古學家只能根據極為有限的材料,選擇切入方向,進行片面的詮釋。

認識性別與生育以外的複雜人類文化──《如何考古,怎樣思考》

via 這裡

 

在大學教書的美國考古學家,羅絲瑪莉・喬伊絲(Rosemary A. Joyce)的《如何考古,怎樣思考:性別觀點如何撼動考古學》便示範,思考上不同的預設,會如何影響考古材料的解讀。

 

以寫給大眾看的考古普及書籍來說,這本書不太著重於精彩的故事,或是引人入勝的情節,而非常在乎細節,精細地介紹不多的個案,和上討論課一樣,帶領讀者思考。

 

普通人想接觸考古學思維的話,這本書應該是不錯的教材。不過不可諱言,認真讀下去也會比較累,好在還不到 200 頁。

 

本書觸及的很多東西,都不適合用三言兩語簡化,親自體會比較好。我覺得「小雕像」大概比較親民,來跟諸君分享。

 

即使對考古毫無概念的人,見到一些古代的小雕像, 例如俗稱的 XX 維納斯,不難辨識出明顯的「女性特徵」。歷來也有許多解讀,大家有興趣可以找到。

 

然而,本書刻意避免將雕像們視為「女性」的視角,更強調雕像間的差異,有何意涵。這也是本書從頭到尾,反覆強調與示範的解讀方式。

 

假如望向更大的世界,又會發現,不同時空的古代文化,很多類似作用的小雕像,根本不是人形。

 

「歐洲舊石器時代的小雕像之所以吸引當代觀看的我們,是因為我們一看便認為是和我們相似的人類形象。相反的,……表現人類時就不是運用這種直接好認的特徵,這些又扁又長的橢圓形雕像只用少許突出的黏土顆粒來代表臉部特徵,身體則塗滿彩色圖案」

 

「以間接手法表現主題,仰賴約定成俗的理解,就像大多數當代人一看到八角形紅色交通標誌,就知道這代表『停止』的意思。要詮釋這類象徵意義,我們需要理解使用這種圖像的古代人群可能擁有什麼樣的共通傳統。就算是看似一望即知的表現手法,也可能帶有重大的象徵意義」

 

「歐洲繪畫傳統裡,母與子的畫像一旦加上了光暈和百合花等細節,意義頓時不同。觀者會知道這是基督教繪畫,畫中母子是聖母瑪莉亞與聖子耶穌。要理解過去的社會,我們必須考慮到概念可能如何以直接方式或象徵手法呈現,也必須體認到象徵傳統會隨時空背景而改變」

認識性別與生育以外的複雜人類文化──《如何考古,怎樣思考》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