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是人類系,大概也有不少人聽過「露西」的故事。公元 1974 年的 11 月 24 日,調查隊猿在路邊撿到古人類化石。 晚上大家吃著火鍋唱著歌,快活的空氣中充滿披頭四的歌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這位重出江湖的古早女生,從此便被稱為露西。
Was Lucy the mother of us all? Fifty years after discovery, famed skeleton has rivals
最完整的南猿化石
露西生前住在衣索比亞的 Hadar,大概是 318 萬年前。她所屬的物種被稱為「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阿法南猿」。距今 300 到 400 多萬年前,非洲有許多南猿出沒,怎麼歸類意見不一,不過不論如何,露西的同類存在感都最高。
遠早於露西,約莫一百年前,達特已經報告最早的南猿「非洲南猿」。但是非洲南猿到露西,非洲的化石都很零星,人們的認知仍不成體系。
古人類學家非常厲害,但是也沒有厲害到,可以只靠幾塊零星的骨頭從無到有,想像一無所知的遠古人類長怎樣。露西重出江湖之所以如此震撼,一大原因是保存相當完整,高達 40%。
人是兩側對稱,知道全身 40% 的骨架,能想像的範圍超過 40%。此後人們對南猿的身體有大致概念,便能合適地定位不同型號的化石。
露西的影響力很大,除惹發現得早,宣傳得多,也是由於五十年來,露西化石的完整程度依然是難波萬。她所屬的阿法南猿,我們也了解最多。
依照如今的知識體系,人類與黑猩猩的共同祖先超過 600 萬年,還有其他物種比露西更古早。 而真正的 Homo 何時誕生仍然不明,可能是 280 萬年,但是化石太過零星;是否直接源自阿法南猿,證據不足。
然而,露西生活在南猿的繁盛時期。不論專家怎麼分類,可以肯定露西的時代有多款近親共存,其中一款後來愈變愈多,成為 Homo 的直系祖先,最終演化成各位,螢幕前面猿。
露西為什麼那麼有名?
科學價值以外,美國學者鷹哥(John Hawks)鷹哥認為,露西那麼有名,還有一大關鍵在於「美國」的行銷。
“Lucy”, superstar of evolution, at fifty
南猿是非洲的生物。露西化石出土以前,東非、南非的古人類學研究,美國人參與有限。例如耳熟能詳的李奇家族是英國背景。
在古人類學及古生物界,沒有化石就沒有麥克風。美國機構此前贊助的調查隊,在非洲都缺乏可觀發現。直到來自美國、法國的年輕科學家找到露西,象徵新世代的開啟,新勢力的立足,美國人才有夠份量的說嘴資本。
而且露西以外,Hadar 還有大量其他的古人類紀錄,包括化石、腳印、環境紀錄等等,一直都有新的發表。每次新研究問世,露西也會順便再露臉一次。 本來就很重要的突破,又進入美國的宣傳網絡,經過 50 年......
第一位見到露西的智人,是當年 30 歲的美國人 Don Johanson。那一年他獲得芝加哥大學的博士,當時已經是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副教授。
80 歲這一年,白小帥已經變成白眉道長。和 3180000 年比起來,50 年只是滄海一粟,卻是任何一個人可以掌握的一切。
另外他叔叔 Ivar Johansson 也是狠角色,1928、1932、1936 年,連續三次獲得「摔角」的奧運金牌(瑞典)。有個奧運三金叔叔,也是基因強大。
露西叫什麼名字?
鷹哥這篇文章中還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露西叫什麼名字? 我們喚她為露西,當地人卻有自己的稱呼。
附近很多人使用的阿法語(就是阿法南猿那個阿法),稱為 Heelomali,意思是「她與眾不同(she is special)」。 衣索比亞首都 Addis Ababa 通用的阿姆哈拉語(Amharic),則叫她 Dinkinesh,意謂「妳妙妙(you are marvelous)」。
然而,這些都是智人的稱呼。露西(妙妙)所屬的阿法南猿,儘管是很古早的物種,應該已經具有溝通能力,有一定的認知意識,能清楚意識到個體間的差異,了解「我」的存在。
這就是說,露西其實有自己的名字,代表她個體的身份,同儕會用這個名字叫她。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她實際上的稱呼,但是,她應該有自己的「名字」。
南猿化石湯恩寶寶,2025一百週年,什麼是南非「人類的搖籃」?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