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上有很多種鹿,黇鹿(fallow deer)在台灣的知名度不高(有時候被叫作「歐洲梅花鹿」)。如果說這就是希臘(羅馬)神話中,和月神阿特米絲(黛安娜)一起現身的那款鹿......好吧應該還是沒多少人知道 QQ。這個 2024 年的論文,由古代DNA 探討黇鹿的發展。

The 10,000-year biocultural history of fallow de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policy

人類把黇鹿帶到各地,後來常常無以為繼

via 這裡

 

黇鹿唸作天路,黇鹿屬旗下有兩個物種。一個是波斯黇鹿(Dama mesopotamica),面臨滅團危機;另一個是歐洲黇鹿(Dama dama),隨著人類傳播到世界很多地方。

 

黇鹿長期被人飼養,可是講到馴化動物時又很少討論他們,似乎介於野生和馴化之間的狀態。無可否認的是,黇鹿的分佈與命運深受人類影響。

 

這個論文在世界各地 228 件遺骸中獲得粒線體DNA。有些樣本原本依照型態判斷是歐洲黇鹿,但是根據遺傳其實是波斯黇鹿。

 

冰河時期到人類開始擺佈以前,歐洲黇鹿的天然出沒範圍主要限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側,東邊的安那托利亞、西邊的巴爾幹,大致分為東西兩個遺傳族群。

 

文化上,黇鹿和阿波羅的姊姊阿特米絲有所連繫,可能比希臘神話更古老。米諾斯文化晚期,三千多年前的「線形文字B」記錄中,便能見到阿特米絲與黇鹿。

 

人類把黇鹿帶到各地,後來常常無以為繼

 

兩千年前左右的羅馬帝國,黇鹿成為受到重視的奇獸,也隨著庭園興起,被帶到很多地方飼養。像是英格蘭南部 Fishbourne 遺址出土的黇鹿,年代離羅馬佔領當地還不久。

 

然而,更早到羅馬時期,人為引進多處地方的黇鹿後來都滅團惹。某些地方現在的黇鹿,是更晚以後又再度引進的新品系。就是說,同一個地點出土,比較早和比較晚的黇鹿,粒線體分屬不同型號。

 

例如巴爾幹地區原本的黇鹿,至少粒線體的血脈,在中世紀消失。

 

羅德斯島距離安那托利亞(土耳其)非常近,幾千年前就有人將黇鹿帶到島上。可是羅德斯島的黇鹿並非源自土耳其,而是歐洲方向的血脈。

 

人類把黇鹿帶到各地,後來常常無以為繼

 

羅馬時期引進英國的黇鹿,後來失傳。英國最近的黇鹿能追溯到十世紀,諾曼征服的時候。 地理上看,英國附近的法國、西班牙距離近得多,可是遺傳比對,英國較新的黇鹿來自西西里島(當時屬於諾曼王國)。

 

繼羅馬帝國以後,大英帝國又帶動一波潮流,歐洲各地不少王室與貴族,將庭園中的黇鹿,作為尊貴的象徵。

 

然而,也有些發展比較奧妙。英國殖民加勒比海的巴布達島(Barbuda)後,也引進黇鹿,作為殖民的象徵。1834 年奴隸解放以後,黇鹿卻成為自由的記號,變成當地的精神象徵,直至今日。

 

歷史上,人類曾經將黇鹿帶到很多地方,也包括不同島嶼,不過後來滅團的很多。包括希臘附近的克里特、希俄斯(Chios)、塞浦路斯,義大利附近的薩丁尼亞、西西里,西班牙附近的馬約卡島(Mallorca),以及羅馬帝國時期的英格蘭。

 

現今整個世界看,黇鹿是很安全的動物,特定地區不一定。加勒比海的巴布達島,黇鹿就面臨危機,可是由於他們是人類最近帶來的外來種,因此被認為不用保育。 

人類把黇鹿帶到各地,後來常常無以為繼

叛艦喋血記之後,送麵包樹到加勒比海

 

新聞稿:

Genetic analysis and archaeological insight combine to reveal the ancient origins of the fallow deer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