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2023 年的古代DNA 研究超大尺度,對象是歐洲的智人採集狩獵者。年代介於 5000 到 3.5 萬年之間,遍及歐洲各地 54 處遺址,總共 456 個古代基因組,包括 102 個新問世,以及 14 個品質升級的基因組。
Palaeogenomics of Upper Palaeolithic to Neolithic European hunter-gatherers
末次冰盛期以前,東方與西方
和已知資訊一起考慮,超過 4 萬年前,歐洲所有已知的智人,血脈後來都失傳惹。年代最早有留下血脈的,是 3.7 萬年 Kostenki 14,位於現今的俄羅斯西部。
距今 2.6 到 3.3 萬年前,歐洲各地流行 Gravettian 文化。這回將此一文化,以及更早的樣本們擺在一起,發現遺傳上可以分為 3 大群;早於 4 萬年的形成差異較大的一群,另外兩群差異較小,卻有所分歧。
被歸類為 Gravettian 文化的人,遺傳能分為東、西兩邊。東方分佈於捷克、義大利以東,稱為 Věstonice 祖源,年代最早的是義大利 2.9 萬年前的 Paglicci 12。這群遺傳上較為接近 Kostenki 14、羅馬尼亞 3.4 萬年前的 PM小姐等人。
西方,至少分布於比利時以西,稱為 Fournal 祖源,最資深成員是法國 3.1 萬年前的 Ormesson 2988。這群遺傳上接近比利時 3.5 萬年前的 Goyet Q116-1、Goyet 376-3,而他們被歸類為奧瑞納文化。
因此 Gravettian 文化的西側人士,血緣上算是奧瑞納文化人的直接延續。從奧瑞納到 Fournal,有些人的粒線體型號為 M,這款型號在冰河時期結束後,便於歐洲失傳,但是古時候有一些。
不過 Gravettian 文化時期,東西方的血緣並未嚴格隔離,在交界地帶能見到多位合體人士。
歐洲最早的智人時尚 Runway 在哪裡?在4.6萬年前的保加利亞啦
末次冰盛期,西方的延續
距今 1.9 到 2.6 萬年前,歐洲進入極為寒冷的時期,史稱「末次冰盛期」,許多地點變的不宜人居,尤其是較北方的疆域。此時歐洲西部興起梭魯特文化(Solutrean,介於 1.9 到 2.4 萬年前),這回首度取得古代基因組。
屬於梭魯特文化,法國 2.3 萬年前的 Le Piage II、西班牙 2.1 萬年前的 La Riera,遺傳上都接近此前歐洲西部的 Fournal 祖源,他們應該是天寒地凍中,限縮到伊比利一帶討生活的人群。
末次冰盛期結束後,歐洲西部興起馬格德林文化(Magdalenian),最資深成員是西班牙 1.9 萬年前的 El Mirón。馬格德林文化人,遺傳上算是梭魯特的延續。
綜合看來,歐洲西部人的血緣,從 3.5 萬年前的奧瑞納文化開始,經過幾次文化轉變,到 Gravettian、梭魯特、馬格德林文化都明顯延續。不宜人居之際,伊比利地區作為避難所。
末次冰盛期,義大利的斷裂
義大利和伊比利,同樣位於歐洲南部,但是末次冰盛期對人的影響卻大不相同。
義大利在末次冰盛期結束後,最資深成員 1.7 萬年前的 Tagliente 2,以及隨後幾位,彼此遺傳相似,可是和早於末次冰盛期的義大利人完全不同。 這麼看來,義大利儘管地處南方,卻沒有成為避難所,酷寒後所有人都滅團惹。
仔細分析得知,樣本由北到南,遺傳多樣性逐漸降低;推論狀況是,至少 1.7 萬年起,又有新的移民從東北方進入,再往南前進,每次前進的人口愈來愈少,使得 DNA 變異愈來愈單調。
分佈於歐洲東部,包括 1.7 萬年過後的義大利在內,1.2 到 2.4 萬年前的 Epigravettian 文化,血緣被稱為 Villabruna。
Villabruna 這款祖源和中東更接近,另外也能在前述 1.9 萬年前的 El Mirón(估計 43%),以及所有馬格德林文化人見到(19 到 29%)。想來末次冰盛期結束後,人類的情慾流動十分迅速又廣泛。
歐洲最後的採集狩獵族群
歐洲西部能上溯至奧瑞納文化的血脈,撐過末次冰盛期的打擊,一度又擴張到不小的地理範圍,但是晚於 1.4 萬年的樣本,馬格德林 DNA 的存在感變得相當稀薄。
取而代之的,是古代遺傳學最初定義的主要代表之一:西方採集狩獵族群 WHG。已知最早成員為阿爾卑斯北部 1.4 萬年前的 Oberkassel。論文將其重新命名為 Oberkassel 祖源,我不想理它,繼續叫 WHG 比較清晰。
WHG 可以視為兩大祖源的合體,大部分是 Villabruna,小部分為 Fournol。由於馬格德林人的基因組中,已經有一定的 Villabruna 比例,合理推論早於 1.4 萬年前,又有更多源自東方的 Villabruna 情慾流動,或許超過七成。
講到 WHG,一定要提到對應的:東方採集狩獵族群 EHG。已知最早成員為俄羅斯西部,薩馬拉地區 1.1 萬年前的 Sidelkino。論文將其重新命名為 Sidelkino 祖源,我不想理它,繼續叫 EHG 比較清晰。
EHG 也可以視為兩大祖源的合體,一部分也是 Villabruna,另一部分是廣傳於歐亞大陸北方的 ANE(ancient north Eurasian,奇怪這就不重新命名惹)。 反正,WHG 和 EHG 可以區分,各自分佈於歐洲東西方。
在交界處,包括斯堪地納維亞、波羅的海、烏克蘭、巴爾幹地區,早於 8000 年前便能見到情慾交流。 距今 8000 年前過後,EHG 血緣出現在歐洲中部,WHG 血緣也向歐洲東部流動。在此之後,源自中東的農夫移民在歐洲廣傳,各地的採集狩獵族群,漸漸與農夫們合體。
論文沒提,不過我覺得有趣的是,EHG 和 WHG 血緣明顯情慾流動時,其實也差不多是中東農夫向歐洲移民的時候,這些遷徙有關聯嗎?
德國北部 5200 年前的 Ostorf,血緣超過 90% 繼承自更早的採集狩獵者。此後,歐洲便不存在採集狩獵血緣如此明顯的一個人惹。
歐洲西方人東方人,外貌有別
住在歐洲東西部的 EHG 和 WHG 在遺傳上可以區分,包括粒線體及 Y染色體。西邊粒線體流行 U5,Y染色體流行 I;東邊粒線體常見 U2、U4、R1b,Y染色體常見 Q、R、J。
更奇妙的是,東西族群間的外貌也明顯有別,而且違反當今的刻板印象。膚色、眼睛顏色都受到遺傳影響,根據遺傳變異,西邊人絕大部分是深膚色加淺眼睛,東邊人則是淺膚色加深眼睛。這些變異,或許受到天擇影響。不過我更好奇的是,性擇的影響如何?
論文短評:
The genomic history of ice-age Europeans
新聞稿:
Ice Age survivors: Paleogenomics study
新聞:
Ancient genomes show how humans escaped Europe’s deep freez
新聞:
Ancient DNA upends European prehistory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