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地處東南亞北部、東亞南部的交界,生物多樣性複雜。雲南 1.4 萬年前住著馬鹿洞人,型態看來不太智人,有人覺得他們是當地活比較久的古早人類,或是智人與古早人情慾交流的後裔。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取得古代DNA,發現遺傳上看來,馬鹿洞人就是普通的智人。
A Late Pleistocene human genome from Southwest China
先說名字,馬鹿洞人來自出土地點叫作馬鹿洞(Malu Dong),但是馬鹿洞也叫作紅鹿洞(Red Deer Cave);另外人也叫作蒙自人(Mengzi Ren),論文都以 MZR 縮寫表達,我都寫成「馬鹿洞人」。
如今出土 30 件馬鹿洞人化石,來自 1.4 萬年的地層。論文嘗試直接定年化石,不過失敗惹,但是蛛絲馬跡推敲,很可能超過一萬年。
古代DNA 大部份來自耳骨、牙齒,馬鹿洞人卻沒有。這項研究從頭蓋骨 MLDG-1704 取樣,取得覆蓋率 0.113 的殘缺基因組,覆蓋率 125 的粒線體,也得知沒有 Y 染色體,所以她是女生。
盡管型態有些所謂的「古早特徵」,遺傳上從各方面看,她完全是一位智人。她的粒線體屬於 M9 單倍群旗下,如今有兩大分支。 已知 M9 旗下的一支是 M9a'b,主要分佈於東亞北邊一點;另一支是 E,與南島遷徙關係密切。1.4 萬年前馬鹿洞人的 M9 衍生型號,和他們都不一樣,後來大概是失傳惹。
細胞核基因組方面,由於品質殘缺,無法取得太肯定的結論,不過也足以推測大概的趨勢。雲南在東南亞附近,但是遺傳上她不屬於東南亞相關的尼格利陀人、澳洲原住民、巴布亞人那一大群,最接近東亞南方的古代、現代族群,又與東亞北方人群差異較大。
已知馬鹿洞人的 DNA 變異有限,無法太詳細分析,大概能推論馬鹿洞人,是移民到東亞的一大群智人,南北分家以後,屬於南方的成員。至少在 1.9 萬年前,東亞南北方的人群就有遺傳分家的跡象,1 萬年內又發生明顯的情慾交流,陸續合體。
有趣的是,馬鹿洞人和美洲原住民有遺傳淵源。美洲原住民的祖先,約有 60% 多的血緣能追溯到「東亞」,30% 源於「北亞」。 進一步分析,1.4 萬年前的馬鹿洞人,以及 1.9 萬年前的黑龍江人,和美洲原住民的相似度類似,所以美洲原住民獲得「東亞」血緣,應該早於東亞的南北分家以前。
人類演化史上,陸續出現不同的遺傳適應。論文特別討論 2 個基因,影響膚色的 OCA2,以及影響箕形門齒、乳腺等特徵的 EDAR。
EDAR 基因的 V370A 衍生型(rs3827760 由 A 變 G),在東亞、美洲原住民普遍存在。何時誕生不確定,已知 1.9 萬年前的黑龍江人最早配備。馬鹿洞人的基因組沒有抓到這個基因,不知道哪一款,不過 1 萬年前廣西的隆林洞人,4 萬年前東亞北方的田園洞人都沒有。
OCA2 基因的 H615R 衍生型(rs1800414 由 T 變 C),有讓膚色變淺的效果,是影響東亞人膚色的基因之一。已知最古早配備此一變異的人,是 7000 多年前的亮島人二號(所以更早的馬鹿洞人沒有)。距今 4000 年內,OCA2 衍生型的存在感逐漸增加,現代東亞族群約 60%。
馬鹿洞人問世以後,型態特別受到注意。假如 1.4 萬年的年代屬實,那時智人以外的已知物種全數滅團,而馬鹿洞人配備一些明顯的古早特徵,莫非是遠古血脈留存至此時嗎?
可惜沒有驚喜,雲南的馬鹿洞人和鄰居,廣西的隆林洞人一樣,型態上都不太智人,可是遺傳上都是不折不扣的東亞智人。無法排除還有其餘古早人血緣的機率,但是即使存在,也非常微量。他們與同類有別的型態,更可能來自較早智人內部更大的多樣性。
馬鹿洞人配備約 1.27% 的尼安德塔人血緣,以及 1.29% 的丹尼索瓦人血緣。論文說和東亞其他人類似......等下哪裡類似惹 XDDD
沒錯,馬鹿洞人的古早血緣沒有特別多,然而東亞人普遍的遠古混血,尼尼是丹丹的很多倍,馬鹿洞人卻是兩者一樣多,這在血緣屬於東亞南方族群的成員中,印象沒有見過。
馬鹿洞人基因組相當殘缺,不過假如估計無誤,馬鹿人的祖先和其餘智人分家以後,應該又與丹丹相關人士有過情慾流動。所以,也許還會有驚喜?!
箕形門齒 X 美洲原住民 X 母乳—這三者源自冰河時期的神秘關係是?
7200多年前蝙蝠小姐,住在東南亞海島,配備比南島更早的東亞DNA
新聞稿:
DNA from ancient population in Southern China suggests Native Americans' East Asian root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