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亞南部到東南亞,古代某些地方流行一類特殊的墓葬「懸棺」。這類木頭棺材形式各異,共通點是用完整的一棵樹製作棺材。這個 2024 年的論文,調查泰國木棺中長眠者的古代DNA,發現他們配備不少可以追溯到東亞北部的血緣。整體看來,和絕大部份已知的東南亞古代、現代人群明顯有別。

Genomic portrait and relatedness patterns of the Iron Age Log Coffin culture in northwestern Thailand   

雲南懸棺的親戚,泰國木棺的古代DNA線索

via 這裡

 

我不確定泰國的這類棺材怎麼稱呼,雲南、泰國和其他地區,中國人的中文介紹都寫「懸棺」;可是論文用的英文不一樣,雲南的是 Hanging Coffin,泰國則是 Log Coffin。 有些雲南的懸棺擺在懸崖邊,看起來很奇詭。不過泰國的木棺好像都擺在洞穴裡,本文之後都寫作「木棺」以示區分。

东南亚背景下的泰国的悬棺葬 讲座纪要

 

這回分析的木棺所在地,都位於泰國西北部的邦瑪帕(Pang Mapha)。整個地區至少有 40 處遺址存在木棺,年代介於 1000 到 2300 年前,分佈於五處河谷。

 

雲南懸棺的親戚,泰國木棺的古代DNA線索

 

這個論文由 5 處遺址,33 個木棺,成功取得長眠者的古代基因組。年代都在 1700 年前左右,大致處於同一時期。

 

性染色體方面,15 位配備 Y染色體,遺傳上是 XY 男生。17 位是 XX 女生,還有 1 位有三個 X,似乎是罕見的 XXX 女生。

 

33 位的父母都不是血緣近親,當時的人似乎會刻意避免近親繁殖。 5 處遺址,四處只有 1 到 3 人,一處有 26 人。整體看來,同一地點的不同人,或是不同地點之間,都存在血緣接近的親家。可見不同河谷之間,存在情慾交流。

 

雲南懸棺的親戚,泰國木棺的古代DNA線索

 

從粒線體來看,這群人配備多款型號;可是不同人的基因組卻很相似,可以視為同一個遺傳族群。據此推敲,當時這群有木棺墓葬特色的人,不少人共享一個情慾交流圈。

 

族群層次來看,泰國的邦瑪帕的木棺族群,可以視為三款祖源的合體。東南亞資深的採集狩獵族群,和平文化人 13%,新石器時代東亞南部血緣 43%,以及東亞北部 44%。

 

雲南懸棺的親戚,泰國木棺的古代DNA線索

 

泰國另一處木棺文化,年代稍早一點,1800 年前的 Long Long Rak 樣本,也呈現一樣的三款組合。只是和平文化血緣更高,東亞南部更低。 由此看來,至少晚於 1800 年前的木棺文化人,都明顯配備能追溯到黃河一帶,東亞北方新石器時代的血緣。

 

然而,泰國年代更早的 Ban Chiang 遺址,2500 和 3100 年前的居民,完全不存在東亞北方血緣。一個解釋是,泰國不同地點的居民,遺傳組成不一樣。否則就是這波血脈,更晚才抵達泰國。

 

我猜兩點都是對的。 東亞北方血緣,肯定是比較晚才進入泰國。而木棺文化的居民,遺傳上的同質性很高,表示外來 DNA 加入後,混血相當均勻。這表示這群人遺傳上的合體,不會只是近幾代人才發生。

 

這個遺傳族群什麼時候形成,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木棺,目前都不清楚。論文推測,不同血脈合體形成這個遺傳族群,更早於木棺文化的形成,也可能同步發生。

 

證據有限,古早情慾交流的狀況,我還是腦補一下。

 

之前研究已知,「東亞北方血緣」很早就傳往東亞南部,傳入東南亞大陸的時候,應該不是單獨存在,而是與其他血緣一起。

魯凱族,馬卡道族等台灣原住民的基因組

東亞南方、北方,還有台灣的古代DNA──東亞遺傳史(上)

黃河、西遼河、黑龍江流域的古代DNA──東亞遺傳史(下)

 

奧妙的是,這批木棺墓葬文化的人,和現今泰國,以及更廣泛的東南亞大陸族群,遺傳組成都不一樣。

 

雲南懸棺的親戚,泰國木棺的古代DNA線索

 

論文依照語言大致分類,不過不論南亞語族、南島語族、傣卡岱語族(Tai-Kadai,或侗台、壯侗)、苗瑤語族(Hmong-Mien),所有語族旗下,都沒有任何一個小族群和木棺文化人一樣。

 

現今只有很少數漢藏語族,例如住在緬甸與泰國的波克倫人(Pwo Karen),血緣更接近木棺文化人。

 

新石器時代開始,東亞南部向東南亞方向的情慾流動,不只一波。綜合看來,我覺得木棺文化人的血緣,肯定不是新石器時代較早移民的後裔,甚至或許也不是青銅時代,更晚大量移民的後裔。

廣西遺傳史,失落的上古血脈

和平文化,繩文人,東南亞古代DNA,不斷南向的人們

古代東南亞南向的DNA、語言、農業

 

雲南懸棺的親戚,泰國木棺的古代DNA線索

 

論文的分析中,東南亞族群幾乎都配備一款共通成分(圖三b的紅色),只有某些漢藏語族、1700 年前的木棺文化、3100 年前的 Ban Chiang 沒有。這肯定與最早的和平文化人無關,因為木棺文化人,明確與和平文化人共享血緣。

 

那款血緣,苗瑤語族比例非常多,南亞、(泰國的)南島、傣卡岱都有不少。我猜至少在青銅時代,甚至可能早於遷徙到東南亞大陸以前,他們的祖先已經具備。

 

若是如此,木棺文化居民的祖先來到泰國,血緣上應該和其餘移民相對獨立。不過他們的總人數應該也夠多,有搞小圈圈的本錢。

 

他們的祖先來自雲南嗎?我認為,我們比較熟悉的那些雲南族群,和泰國初期的木棺文化人,血緣上沒有直接關係。

雲南懸棺的親戚,泰國木棺的古代DNA線索

雲南的馬鹿洞人,DNA是標準智人

 

新聞稿:

Ancient DNA helps researchers elucidate the structure of a prehistoric community from Southeast Asia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