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跟人有關 (2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些病不會要人命,卻會讓人不方便。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讓人手指彎曲,無法伸直的一種病變「掌腱膜攣縮症(Dupuytren's Disease)」受遺傳影響,而且與尼安德塔人有關!?

Major Genetic Risk Factors for Dupuytren's Disease Are Inherited From Neandertals

手指不能伸直,「掌腱膜攣縮症」和尼安德塔人有關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是動物,和動物一樣有毛髮,只是狀態特殊。人最顯眼的是頭毛,可以長到非常長。不過相較於腦袋變大、站起來走路等人類特色,頭髮有什麼實用價值,更不容易解釋。 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假設應該和溫度調節有關,實驗證實頭毛能減少腦袋受熱,而且捲毛隔熱的效果,比直髮好。

Human scalp hair as a thermoregulatory adaptation

短篇 保溫也隔熱,頭髮對人有什麼實用價值?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埃及沙漠中龐大的金字塔非常引人注目,而埃及的命脈尼羅河,和金字塔似乎不會同框出現。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卻報告,金字塔建造的時候,尼羅河其實就在旁邊,只是後來尼羅河跑掉惹。

The Egyptian pyramid chain was built along the now abandoned Ahramat Nile Branch

短篇  金字塔留在原地,尼羅河向東跑掉!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古學研究如今有許多手法,能提供更細緻的資訊。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分析「鍶」穩定同位素,比較葡萄牙的同一地點,不同年代的尼安德塔人、智人活動範圍,得知尼尼的活動範圍更大。

Reconstructing Middle and Upper Paleolithic human mobility in Portuguese Estremadura through laser ablation strontium isotope analysis

短篇 葡萄牙尼安德塔人,出沒範圍比智人大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蝸牛是某些食譜中美食的原料,遍及世界各地的古代人也會食用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這個 2023 年的論文,探討非洲南部距今 7 到 17 萬年,吃蝸牛的行為。 

Evidence for large land snail cooking and consumption at Border Cave c. 170–70 ka ago.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human diet and social behaviour

短篇 南非17萬年前,火烤非洲大蝸牛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得知法國在 5.4 萬年前出現智人的蹤跡,但是存在時間很短。接下來要等到 4 萬多年前,歐洲才又出現智人。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5.4 萬年前抵達法國的智人已經配備弓箭,鄰近的尼安德塔人卻一直沒有。

Bow-and-arrow, technology of the first modern humans in Europe 54,000 years ago at Mandrin, France

短篇 智人5.4萬年前配備弓箭進入尼尼領域,然後滅團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所皆知,南極洲沒有人類居住,石器又是人造產品,為什麼考古學家想要在這塊企鵝世界尋找假的「石器」呢?

Antarctica a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the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archaeological validity of early stone tool sites

短篇 在南極尋找偽石器?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狩獵大型動物是古早人類獲取資源的一大方式。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一位被人獵捕的乳齒象(Mastodon),有趣的是,人類獵捕他的工具,來自另一位乳齒象的骨頭。

Late Pleistocene osseous projectile point from the Manis site, Washington—Mastodon hunting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13,900 years ago

短篇 華盛頓州1.39萬年前,用乳齒象的骨頭做武器,狩獵乳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住在不同環境,有各種適應方式,服裝、工具以外,DNA 遺傳適應也是一類。這個 2022 年的論文調查南美洲 Tsimane 族群,尋獲一些有關免疫的基因,看來寄生蟲和病毒對這群人有明顯影響。

Natural selection of immune and metabolic gene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in two lowland Bolivian populations

短篇 全世界最健康的血管,可是很多寄生蟲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確認 2019 年前作的結論,美國愛達荷出土的石器年代的確有 1.6 萬年。不過對於石器與日本的繩文人的關係,解釋似乎有點不同。

Dating of a large tool assemblage at the Cooper’s Ferry site (Idaho, USA) to ~15,785 cal yr B.P. extends the age of stemmed points in the Americas

短篇 美國愛達荷1.6萬年前石器,似乎與繩文人沒有直接聯繫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北部的波羅的海周圍,相較於歐洲南部,更慢才轉型為農業。即使沒有農業,仰賴採集狩獵打漁穫得資源的族群,也會使用陶器。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分析這些族群,陶器中殘留的脂肪酸,最有趣的發現是,有些人自己沒有畜牧,可是陶器中明顯裝過乳製品。

The impact of farming on prehistoric culinary practices throughout Northern Europe

短篇 北歐中石器時代,自己沒有畜牧業,也能食慾交流獲得乳製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代有許多黃金製品流傳至今,見證著人類文化、物質、慾望的流動。這個 2022 年的論文發現,知名古城特洛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兩處出土黃金源自一樣的地點。要怎麼得知黃金的來歷呢?

Portable laser ablation sheds light on Early Bronze Age gold treasures in the old world: New insights from Troy, Poliochni, and related finds

短篇 金慾流動,特洛伊到美索不達米亞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種田是古時候最基礎的生產工作。一個區域的農夫往往不會只種植一種農作物,搭配是大學問。這個 2022 年的論文調查黃土高原西部的農耕演變,當地自耕農如何種植小米、小麥、大麥呢?

Water and soi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wheat and barley to northern China: an isotopic analysis of cultiv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短篇 甘肅6000年自耕農,看天吃飯到經營水源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騎馬是古代重要的技能,放在馬背上,給人墊屁股的馬鞍是主要裝備之一。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新疆出土早於 2400 年的馬鞍,是至今最早的。不過新疆應該不是馬鞍的發明地點。

The earliest directly dated saddle for horse-riding from a mid-1st millennium BCE female burial in Northwest China

短篇 新疆最早的馬鞍,給馬一個坐墊!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狩獵動物,是尼安德塔人獲取資源的方式。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尼尼也會獵捕巨獸:菱齒象。這款大象比滅團的猛瑪象更大隻,可以長到 4 公尺高,體型為現代的象 2 到 3 倍,是當時陸地上最大的動物。 對抗體型如此驚人的巨獸,不僅需要許多獵人,事先也需要精密的計畫。尼尼團隊作戰的能力,或許超越以前的認知。

Hunting and processing of straight-tusked elephants 125.000 years ago: Implications for Neanderthal behavior

短篇 12萬年前德國尼安德塔巨象獵人,針對單身男牲?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飲食組成有很多辦法。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分析穩定同位素,探討 14 萬年前西班牙尼安德塔人的食物,由極低的「鋅」判斷,該位尼尼處於食物鏈頂層,主要吃肉肉。

A Neandertal dietary conundrum: Insights provided by tooth enamel Zn isotopes from Gabasa, Spain

短篇 琺瑯質中的鋅,判斷尼安德塔人最肉慾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可 Theobroma cacao 是巧克力的原料,也是馬雅古文化一大特色。這個 2022 年的論文調查古典期晚期的陶器,發現可可普遍存在,因此可可不是貴族專屬,而是大眾飲料。假如用於儀式,或許也是全民普及的儀式。

New light on the use of Theobroma cacao by Late Classic Maya

短篇 古典期馬雅人,很多陶器裝可可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報告,蘇格蘭北部出土陶器中的成分分析,由殘留的脂肪酸判斷超過 5300 年前的蘇格蘭人,會吃穀物、肉類、乳製品。

Neolithic culinary traditions revealed by cereal, milk and meat lipids in pottery from Scottish crannogs

短篇 肉乳麥,蘇格蘭路易斯島5000多年前農家飲食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現代的公衛發達,民眾通常沒有寄生蟲的問題。但是古時候世界各地人類的身體裡,普遍存在各種寄生蟲。這個 2022 年的論文深入調查劍橋古代的居民,驚訝地發現,當時生活比較高端的修士,有寄生蟲的比例,竟然明顯比衛生低落的農夫更高。

Intestinal parasite infection in the Augustinian friars and general population of medieval Cambridge, UK

短篇 肚子裡有寄生蟲,劍橋的修士比農夫還多?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雅潘位於猶加敦半島,現在屬於墨西哥境內。在 13 到 15 世紀前半這兒是馬雅世界高高在上的政治中心,接著盛極而衰。歐洲殖民者 16 世紀抵達時,當地人對此只剩下記憶,所幸經歷的時光還不太久,能留下一些紀錄。 這個 2022 年的論文用各種手法調查馬雅潘,最重要的發現是馬雅潘崩潰時,同時面臨內戰與乾旱。

Drought-Induced Civil Conflict Among the Ancient Maya

短篇 馬雅潘興亡史,內戰與乾旱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