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種田是古時候最基礎的生產工作。一個區域的農夫往往不會只種植一種農作物,搭配是大學問。這個 2022 年的論文調查黃土高原西部的農耕演變,當地自耕農如何種植小米、小麥、大麥呢?

Water and soi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wheat and barley to northern China: an isotopic analysis of cultiv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短篇  甘肅6000年自耕農,看天吃飯到經營水源

 

調查地點位於甘肅的庄浪縣(Zhuanglang),算是黃土高原的西部,介於西側的葫蘆河(Hulu)和東側的六盤山(Liupan)、天池湖(Tianchi)之間,中間還有條水洛河(Shuiluo)。

 

總共有 50 處遺址,分布在 1500 平方公里的範圍。從最早的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一直到近代;論文依照年代分為 6 個時期:仰韶文化中期和晚期、齊家文化、寺洼文化(Siwa)、漢到唐、宋到元、明到清。

 

短篇  甘肅6000年自耕農,看天吃飯到經營水源

 

124 個浮選樣本,總共獲得 35000 個燒焦的種子,來自將近 60 種植物,主要是兩種小米:黍(broomcorn millet)、稷(foxtail millet),以及大麥、小麥。

 

較早的仰韶文化、齊家文化、寺洼文化,幾乎都是小米,稷又多於黍。距今 2300 到 3500 年前的寺洼文化,首度出現少量大麥。接下來在漢到唐代,依然以小米為主,又出現比較多小麥。宋元明清,小麥成長為主要作物,小米變成小眾。

 

#諸葛村夫又帶鐮刀來偷麥子惹!

 

短篇  甘肅6000年自耕農,看天吃飯到經營水源

 

整體比例以外,論文也分析穀物遺骸的碳、氮穩定同位素。這兒的大致上的脈絡是,碳同位素可以判斷水源,氮能判斷施肥。

 

所有農作物的氮穩定同位素,都比當地野生植物高。有幾個可能原因,這邊最合理的解釋是,這是人為施肥的結果。

 

論文直接稱小米是本地作物,小麥和大麥是外來作物,不過它們其實都是外地引進的,小米較早由東方引進,小麥和大麥較晚由西方引進。在大麥進入這塊區域以前,小米在當地已經有數千年歷史。

 

整體看來,大麥和小麥的種植差異不少。當地是較為乾燥的環境,還可以種田,但是需要仔細呵護。

 

短篇  甘肅6000年自耕農,看天吃飯到經營水源

 

出土大麥的地點,多半靠近更乾燥的六盤山附近,和小米類似。論文推論,大麥這種較為耐旱的農作物被引進以後,農夫採取類似本來小米的種法。

 

小麥和大麥截然不同,出土小麥的地點多半位於葫蘆河、水洛河的河谷地帶,靠近泉水、河流等水資源豐富的位置。

 

小麥、大麥原產於歐亞大陸西部,因應當地氣候,通常在冬季播種,春末夏初收割。可是東亞的水源大量仰賴夏季季風,和小麥習慣生長的時節錯開,不能看天吃飯。 由此推論,最晚引進的小麥抵達後,當地農夫開發新的種植策略,妥善選擇種植地點、經營水資源,才將最吃水的小麥納入菜單。

 

值得注意的是,這未必需要大規模的灌溉建設,以及相應的集權手段,甘肅農夫應該自有一套 local 協調網絡。   

 

短篇  甘肅6000年自耕農,看天吃飯到經營水源

短篇  6000年前Trypillia文化,大量豆豆,穀物,一點肉肉,養活很多很多人

 

新聞稿:

Thirsty wheat needed new water management strategy in ancient China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