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2021 年的太平洋南島語族 DNA 論文,篇幅很短,學問很深。它用思考非常聰明的遺傳學分析方法,判斷南島語族向太平洋各島,移民的順序與年代。不論是南島歷史,或是遷徙的基因體學分析,這個論文都很有成就。
Paths and timings of the peopling of Polynesia inferred from genomic networks
這個 2021 年的太平洋南島語族 DNA 論文,篇幅很短,學問很深。它用思考非常聰明的遺傳學分析方法,判斷南島語族向太平洋各島,移民的順序與年代。不論是南島歷史,或是遷徙的基因體學分析,這個論文都很有成就。
Paths and timings of the peopling of Polynesia inferred from genomic networks
至今歐洲是古代DNA 取樣最密集,研究最透徹的地方,大量樣本交互比較之下,可以察覺更多細節。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波希米亞的族群,在青銅時代初期以前的遺傳變化。我覺得帶來不少啓發。
Dynamic changes in ge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s in third millennium BCE central Europe
青藏高原是高海拔的缺氧環境,長居此處的圖博/吐蕃/西藏人,除惹農牧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也有些遺傳適應,最出名的是 EPAS1 基因。圖博族群的 EPAS1 來自丹尼索瓦人,可是基因組其他地方卻沒有更多丹丹成分。這個 2021 年的論文,探討它的遺傳來歷。
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the Denisovan-EPAS1 haplotype in Tibetans
克羅埃西亞位於巴爾幹半島的西側,西方是亞德里亞海(海的對面是義大利),東方是匈牙利、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塞爾維亞,北方是斯洛維尼亞(更北是奧地利)。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取得一批克羅埃西亞的古代基因組,探討新石器與青銅時代的遺傳歷史。
Reconstructing genetic histories and social organisation in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 Croatia
仰賴採集狩獵維生的人們,習慣分成一小群一小群移動,不長期定居。轉型為新石器時代不久後,人們的移動性如何,會影響擇偶嗎?這個 2023 年的論文,調查土耳其中部的加泰土丘(Çatalhöyük),以及兩處地理距離在 30 公里內的 Boncuklu、Pınarbaşı 遺址。
Mobility and kinship in the world’s first village societies
這個 2023 年的論文調查愛琴地區的古代文化,新取得 102 個基因組再加上以前發表的樣本。最有趣的發現是,希臘南部以及附近的海島,青銅時代之際,近親生寶寶的狀況相當普遍。
Ancient DNA reveals admixture history and endogamy in the prehistoric Aegean
新石器時代以後,定居的人們普遍開始埋葬死者,也成為考古學主要的材料來源。怎麼埋,是一門大學問。這個 2021 年的論文鎖定新石器時代早期,土耳其的加泰土丘等遺址,調查墓葬中一起長眠的人們,遺傳上是何關係。
Variable kinship patterns in Neolithic Anatolia revealed by ancient genomes
斯基泰人(世紀帝國裡的西徐亞人)在鐵器時代遍佈歐亞草原。不同地點的斯基泰人有些類似的文化特色,不過之前研究發現,各地人遺傳不太一樣。這個 2021 年的論文,獲得大批哈薩克的古代基因組,探討斯基泰人的遺傳史。
Ancient genomic time transect from the Central Asian Steppe unravels the history of the Scythians
美國的西部擴張史中,原住民與外來者發生許多衝突,時常有原住民勇士反抗殖民。一位名號「坐牛(Sitting Bull)」的印地安人領袖,率隊在小大角戰役(Battle of the Little Bighorn)中重創美軍,擊殺美軍隊長卡斯特,贏得英雄形象。2021 年的新論文報告,從坐牛留下的頭髮取得 DNA,比對後確認現年 73 歲的 Ernie LaPointe 先生,是他的曾孫。
Identifying a living great-grandson of the Lakota Sioux leader Tatanka Iyotake (Sitting Bull)
羅馬帝國崩潰以後,歐洲進入民族大遷徙時期,英國出現盎格魯薩克森移民潮,對英國人群的影響如何?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分析大量古代DNA,估計英格蘭東部有 76% 血緣源自歐陸,而不列顛其他地區受到影響則小得多。
The Anglo-Saxon mig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English gene pool
疾病是影響人類演化的重要力量,但是要衡量短期特定事件的影響力,很不容易。即使如黑死病那般衝擊,真的能強烈到留下痕跡嗎?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報告,黑死病過後,好像真的有和免疫有關的基因改變惹。
Evolution of immune gen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Black Death
從貝加爾湖到東北亞一帶,面積廣大,人口稀少。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 40 個古代基因組,年代介於 550 到 16900 年前之間。
Human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Yersinia pestis in ancient northeast Asia
英國的諾里奇 2004 年進行工程時,發現一批 12 世紀的死人骨頭,至少包括 17 人,看似被草率埋葬,難以判斷身份。這個 2022 年的論文根據古代DNA,推論他們是當年自成一格的猶太人,或許是反猶太暴動的犧牲者。 考古學家判斷這批人大概在同時死亡,去世不久後草草下葬。人骨的碳同位素定年,估計年代介於 12 世紀中到 13 世紀初。
這個 2020 年的論文探討加勒比海地區的遺傳史,結論和之前大致一樣。有趣的是人口估計指出,歐洲人抵達美洲時,當地應該未滿一萬人,比一些「歷史記載」少得多。他們大部分應該都滅團惹,不過仍有部分血脈傳承至今。
A genetic history of the pre-contact Caribbean
烏拉圭位於南美洲,大西洋側的東南部,自己是個小國,鄰居則是兩個大國:北邊是巴西,西邊南邊是阿根廷。這個 2022 年的論文首度報告烏拉圭的古代基因組,除惹推論古早人的移民路線,也能探索當地古代與現代原住民的連結。
The genomic prehistory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Uruguay
西非外海的維德角島群,直到公元 1460 年成為葡萄牙殖民地後才有人類居住。這個 2021 年的論文調查瘧疾在維德角造成的遺傳影響,結果非常驚人,抵抗瘧疾的基因版本,存在感非常迅速地增加;而且單一染色體上的基因,竟然可以影響整個基因組!?
Rapid adaptation to malaria facilitated by admixture in the human population of Cabo Verde
羅馬帝國興起之前,義大利鐵器時代最有存在感的強勢文化,稱為伊特拉斯坎(Etruscans)。希羅多德寫到,金屬工藝發達的伊特拉斯坎人來自中東。 不過這個 2021 年論文分析古代DNA 發現,伊特拉斯坎人和同時期的鄰居,遺傳上沒有任何不同,他們擺明不是中東近期的移民。
The origin and legacy of the Etruscans through a 2000-year archeogenomic time transect
歐亞大陸交界的巴爾幹半島、愛琴海周圍,是人類最初的文明興盛地區之一,遺傳史也很多元複雜。這個 2022 年的論文探討這塊區域的遺傳變遷,因為很長就拆成兩篇,這篇包括希臘古風期在東方的烏拉爾圖王國、羅馬帝國時期、中世紀的斯拉夫與突厥遷徙。
A genetic probe into the 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Southern Europe and West Asia
歐亞大陸交界的巴爾幹半島、愛琴海周圍,是人類最初的文明興盛地區之一,遺傳史也很多元複雜。這個 2022 年的論文探討這塊區域的遺傳變遷,包含希臘神話時代的獅鷲勇士,到中世紀的斯拉夫與突厥遷徙,直至近代。因為很長就拆成兩篇,這篇寫到希臘古風期的殖民時代。
A genetic probe into the 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Southern Europe and West Asia
古代南島族群跨越大洋的遷徙,在人類歷史上相當特殊。這個 2022 年的論文探索「密克羅尼西亞」,包括太平洋西側的關島、帛琉等島嶼。之前知道超過三千年前,已經有源自亞洲的移民抵達。這回仔細分析得知,三千多年間總共能看出五波移民,住在不同島嶼的人乍看相似,卻來歷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