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一位歷史名人的古代DNA:北周武帝宇文邕。這位鮮卑大皇帝和蘭陵王同時代。
Ancient genome of the Chinese Emperor Wu of Northern Zhou
六世紀中葉的鮮卑皇帝
魏晉南北朝,北朝在北魏時統一,後來分成東魏(高歡隊)、西魏(宇文泰隊),再衍生出北齊、北周;接著北周消滅北齊,卻隨即被隋代位,最後再併吞南朝的陳。
北周武帝叫作宇文邕,公元 543 年出生,560 年即位,578 年 35 歲時去世,三年後北周被隋朝取代。他和本世紀比他更有名,北齊的「蘭陵王」高長恭活在同一時代。
宇文家族是「鮮卑人」,目前已經有幾位不同時空的鮮卑人樣本,宇文邕是唯一的皇室成員。這個論文獲得的古代DNA,足以拼湊出覆蓋率 0.343 的古代基因組。
源自東北,也有不少黃河農夫DNA
整體看來,宇文邕可以視為三款祖源的合體,估計 61 % 為 ANA 祖源,32% 為新石器時代黃河農夫,7% 接近歐亞大陸的西部族群。
ANA(等於 NEA)是流傳於中亞到東北亞的一款古早血緣,有些東北亞的人群,長期傳承此一血緣,像是現在的赫哲族、鄂倫春族,依然配備很高比例的 ANA。
新石器時代黃河農夫,則是起源於東亞北方,至今也普遍存在的血緣。而西部血緣,超過四千年前便傳到東方,許多祖先位於東方草原的人,都配備一絲絲。
有人大概會直接把 ANA 連結到鮮卑人,黃河農夫連結到漢人。不過 DNA 和民族未必掛鉤,情慾交流大洗牌的魏晉南北朝更難說,一定一大堆例外。
歷史紀錄看來,宇文邕的爸爸是宇文泰,宇文泰的媽媽來自「樂浪王氏」(追封北周的明德皇后),所以宇文邕的阿嬤是漢人,或許是他黃河農夫血緣的一部分來源。不過更早的歷代祖先,大概也有貢獻一些。
小河公主等4000年前新疆人,遺傳不是西方人,也不是現在的東方人
遺傳多變的鮮卑人
目前為止有些不同時空的「鮮卑人」古代基因組,每一位的遺傳組成都不一樣,展現草原族群的多元風貌。
年代最早是一位鐵器時代(一到二世紀),最東北方的鮮卑人 AR_IA_Xianbei,配備 13% 黃河農夫,85% ANA 血緣。 另一位最西方,阿爾泰山附近的 Mongolia_IA_Xianbei,和宇文邕類似,不過 ANA 比例更高。
一位大概四世紀,更南方的拓拔鮮卑人(Tuoba_Xianbei_QL11),幾乎完全是黃河農夫血緣。「鮮卑」身份應該是由墓葬判斷,只看血緣的話,他和同時代的漢人沒有差異。
六世紀中葉的北方草原,柔然人 Rouran_TL1 和蒙古鮮卑人 Mongolia_Xianbei_ZHS5,兩位都配備超過 96% 的 ANA 血緣。 十一世紀初期的一位契丹人,血緣組成和宇文邕幾乎一樣。
當然東亞北方的血緣,遠比黃河農夫、ANA 的二分法複雜。過程中有很多很多族群,持續分分合合。即使宇文邕和那位契丹人的祖源組成一模一樣,也不等於他們是直系關係。
至少可以確認,「鮮卑」在血緣上不是一種人。匈奴帝國成立前的「東胡」,有鮮卑等許多衍生族群,我想遺傳上 ANA 是最重要的一塊。
草原遺傳史(3/4) 突厥、蒙古、烏孫、康居,草原中世紀情慾流動
長相東亞人
大歷史太複雜,我們回到個人層次。有些遺傳變異與疾病有關,中風有 6 個 DNA 風險位置,宇文邕配備 1 個。 所以他中風的風險比其他人高......嗎?他是只活三十幾歲就病逝,可是光看這些,我覺得無法判斷。
論文也根據 DNA 腦補宇文邕的外貌。有些比較確定,像是他的眼睛是棕色,頭毛是黑色,皮膚是偏深,就是很普通的東亞人特徵。
論文重建的長相,我不確定有多準確。論文宣稱和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中畫像非常相似,但是我不知道是畫像的確逼真,還是重建長相時,有依照畫像偷偷調整 XD
不論宇文邕長怎樣,假如他沒有染髮,也沒有戴美瞳的話,現在走在台灣路上,大概感覺就是普通的路人。
宇文邕的夫人,來自突厥的阿史那皇后的古代DNA 也已經問世,是第一位突厥皇室的樣本。
新聞稿:
Ancient DNA reveals the appearance of a 6th century Chinese emperor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