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早中原,狗是重要的馴化動物,也被用於殉葬。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分析中原不同時期狗用於殉葬的狀況,主要發現是,商代的殷墟用於殉葬的狗,多數是不到一歲的小狗。
Puppies for the Ancestors: The many roles of Shang dogs
論文分析惹一系列,中原在青銅時代的遺址,包括:
二里頭(3600 到 3800 年前)
二里崗(3600 到 3400 年前)
小雙橋-洹北(Xiaoshuangqiao-Huanbei,3250 到 3400 年前)
安陽(3050 到 3250 年前)
這些時期中的馴化動物,都以 4 種為主:狗、豬、牛、羊(不算智人的話)。不過不同時期,不同用法中,各種動物的比例不一樣。
以時期大致區分,二里頭、二里崗(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小雙橋-洹北時期,用於殉葬的狗都不多,最多的應該是豬。隨後的安陽殷墟,狗的數量明顯增多,不過論文作者不敢太肯定,殷商時期犧牲的狗真的比之前更多。這是因為出土的墓葬,未必能反映當時的全貌。
殷墟出土的殉葬中,有 44% 是牛,占有動物的祭祀坑比例卻只有 6% ;馬 20%,祭祀坑 46%;狗20%,祭祀坑 22%;羊16%,祭祀坑 13%;豬 2%,祭祀坑 3%。
殷墟殉葬的豬很少,可以推論和之前相比,豬的比例大幅降低。牛最多,但是幾乎都來自孝民屯(Xiaomintun)的 5 個祭祀坑,假如沒有挖到這些地方,看起來結果就會是殷墟殉葬不太有牛。另外像是馬,雖然數量不少,不過 82% 來自王室墓葬。
這些觀察指出,不同動物殉葬的用途不一樣。而相比於殷墟,挖掘更為片斷的其他遺址,某種動物少見,或許只是沒有挖到,無法肯定沒有。
總之,可以肯定,住在殷墟的人還算喜歡用狗陪葬,有意思的是,大部分還是小狗。孝民屯出土的 84 個狗,有 73% 不到一歲大,37% 未滿六個月,只有 8% 是明顯成年的狗。 未滿一歲的小狗,顯然大多不會是生前的寵物。為什麼用小狗陪葬?未知的文化因素外,經濟上可能的理由是便宜,畢竟不用養太久。
安陽的墓葬中 33% 有狗,有些墓中不只一個狗,所以平均一個墓葬,有 0.5 隻狗。如果目前出土的 15000 個墓葬,只是總數的 10%,那麼安陽殷墟 150 年來,總共有 15 萬個墓,7.5 萬個陪葬狗。
殷墟商人的狗,至少有 3 種角色:護衛狩獵、陪伴、食物;不過當作食物的機會可能不多,這是狗和牛、羊、豬的主要不同。狗與馬一樣,都有比較任務性的專業角色。
其實殷墟的殉葬動物中,最顯眼的是智人,狗的角色多樣性,僅次於智人,在動物中可排第一。
這個研究,大概有兩點比較肯定。第一,各種動物有不同用途,光憑有限的出土結果,判斷可能會有偏差。第二,殷墟商人常用未滿一歲的小狗陪葬。
狗狗遺傳史:
狗狗遺傳學:
狗狗考古:
新聞:
The Sacrificial Puppies of the Shang Dynasty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