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農業如何興起,是考古學家長久關注的問題,這個 2021 年的論文,研究美國西南部的科羅拉多高原在 6 世紀末的轉型,認為當時對一整代人極為艱難的時代力量,促使整個區域的農業化。

Volcanic climate forcing, extreme cold and the Neolithic Transition in the northern US Southwest

000

via 這裡

 

有農業卻不依賴的流動社會

 

古時候住在科羅拉多高原的 Pueblo 人,相當仰賴以玉米為主的農業,不過玉米並非當地原產,而是從南方傳播而來。有趣的是,玉米傳入科羅拉多高原附近,被人種植的歷史其實超過 4000 年,但是當地人要一直等到 6 世紀末,也就是約 1400 年前,才普遍轉型為定居的玉米農夫。

 

考古學分期上,當地那段時間前後,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公元前 400 到 400 年的 Basketmaker II、夾在中間皆有重疊的 Early Brown Ware Horizon(簡稱 EBWH)、公元 550 到 750 年的 Basketmaker III 時期。

 

這個論文由科羅拉多高原各地的遺址,獲得數千個定年樣本,並且參考氣候紀錄,希望釐清當地發展的年代。EBWH 時期,已經有陶器出現,可是作工普遍不佳,也有人種玉米、養火雞,但是並不普及,另外定居據點也較為簡陋。

 

在科羅拉多高原種田,水資源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當地缺乏穩定的河水,古代農夫的水源來自直接降雨、土壤保水、分流來灌溉。海拔較高的地區,可以作為乾旱時節的避難所。然而,一般的應變措施,無法應付極端的自然災害,尤其是這些災害延續好幾年時。

 

1

 

按照論文重建的狀況,科羅拉多高原在公元 419 到 488 年長期乾旱,489 到 525 年比較宜居。隨即在 540 年代前後,經歷十分不利人居的氣候劇變。主要和兩次火山大爆發有關。

 

非常不宜人居的一段時光

 

第一次火山爆發發生在公元 536 年,可能不只一場,重點是北半球當時的火山爆發,導致全球性的氣候異常,氣溫降低。第二次火山爆發在 541 年,地點是中美洲的薩爾瓦多,伊洛潘戈火山(Ilopango);這兒屬於馬雅領域,那場火山爆發,也摧毀周圍馬雅人的家園。

 

古代氣候記錄顯示,連續兩波火山大爆射,使得科羅拉多高原連續好幾年相當寒冷。過去兩千年間,最寒冷的 20 年中,有 9 年處於公元 536 到 553 年。555 年氣溫終於回升,但是 556 年又開始乾旱,直到 569 年結束,乾旱長達 14 年。

 

3

2

 

綜合看來,至少在公元 536 年到 569 年這 30 多年間,科羅拉多高原的氣候都很不友善。要一直等到公元 584 到 625 年這段期間,時代力量才轉為適宜農業。

 

氣候怎麼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論文認為在 EBWH 時期,尤其相對乾燥而不利農業的公元 290 到 488 年,科羅拉多高原的不同人群,形成彈性互助的社會網絡,人們會在不同地點、高低海拔之間移動。這時大多數人,並沒有長期定居下來的動機,以及文化。

 

然而,公元 536 年起的惡劣條件,惡意到徹底摧毀惹之前的互助網。至少一代人的時間,整個區域許多地方不適合住人,原本的文化傳統也不再維繫。可以想見,當地原本的居民離開家園,融入別的社群;這或許無意間驅動惹 Pueblo 人的階級分化—新移民多為低級人。

 

4

 

公元 584 年之後,氣候變得相當適宜農業,也驅使其他地方的人群,重新回到科羅拉多高原。新居民等於是重新建立當地的文化,在適宜農業的條件下變得更加仰賴農業,長期定居,形成新的 Basketmaker III 時期文化,社會型態再也和從前不一樣惹。

 

為什麼定居下來當農夫?

 

美國西南部科羅拉多高原的 Pueblo 族群,農業社會的興起,即使不是普遍狀況,我覺得也是個鮮明的實例,可以用來說明農業社會為什麼出現,怎麼形成。人類學家詹姆斯.舒茲曼(James Suzman)的書《為工作而活》這方面著墨不少。

 

農業為什麼興起,人為什麼定居,相當大量討論聚焦在一萬多年前的肥沃月灣;可是對於這種結果明確的事件,怎麼解釋都對,合理的說法,卻不一定是真正的影響原因。如果在不同時空下,發生類似的過程,那套論點無疑更加可靠。

 

5

 

科羅拉多高原農業轉型的狀況,或許比肥沃月灣更能看清真相。因為這兒其實早已存在農業,但是當地人並不太依賴,而是將農作物納入他們運作良好的產銷網絡中,維持人口不多、常常遷移、人群間關係緊密又鬆散的生活方式。

 

然而這套文化,在極不友善的氣候變化下無以為繼。等到氣候好轉之後,形成新的社會組織,整個地區都變得更加定居,居民們一起種田,生產與儲存更多糧食,也促使人口增長。大家都習慣以後,日子也就回不去惹。

 

這也是《為工作而活》中,對於肥沃月灣農業起源的解釋。可想而知,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工作」差異不小。

短篇  良渚文化始於乾燥,崩潰前大水不止

短篇 6000年前秘魯海邊,有人靠海吃海,鄰居卻專吃玉米

玉米,只有中美洲單一起源,卻在多地完成馴化

馬雅人的祖先,帶著玉米從南方來?

中美洲2300年前玉米,來自南美洲情慾流動

短篇  馬雅人的玉米依賴史

1900年前,在猶他高山上種玉米吃

短篇  的的喀喀湖畔居民有魚和玉米,但是不太吃,主食馬鈴薯,藜麥,再來一點草泥馬

科羅拉多高原居民,為什麼定居下來種玉米?

短篇  年輪見證連續三年嚴重乾旱,西臺帝國結束營業?

 

新聞: 

How one society rebounded from ‘the worst year to be alive’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