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跟人有關 (2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美洲秘魯的北部,太平洋岸邊有座人為創造的土丘 Huaca Prieta,本來只知道十分古老,沒想到考古學家一路往下挖,愈挖愈深,卻一直發現有人為活動的跡象,5 年奮鬥結束時,竟然下挖到 30 公尺之深。2017 年的論文報告,定年結果顯示,土丘最深處距今有 15000 年之久,是目前能確定年代的南美洲遺址中,年代最古早的。

Simple technologies and diverse food strategies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Early Holocene at Huaca Prieta, Coastal Peru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技術進步,可以從死掉很久的生物,骨頭或組織中得到DNA,也能從牙結石與鈣化結核取得,而從海水或沉積物之類的材料,獲得環境DNA,也已經不是新聞。這個2017年的論文則是報告,由多處遺址的泥土中,得到數種動物的古代DNA,包括尼安德塔與丹尼索瓦人。

Neandertal and Denisovan DNA from Pleistocene sediment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年離開非洲的人類中,有一群沿著亞洲南部一路向前,後來離開東南亞大陸,跨越華勒斯線,出海抵達島嶼東南亞,於 5 萬年前左右渡海登陸莎湖陸棚(現在的新幾內亞與澳洲)。對於往這個方向遷徙的古代人,我們至今了解仍很有限,這個 2017 年的論文報告,在東南亞海上島嶼,印尼的蘇拉威西島上,出土一系列與展現象徵能力有關的新發現。

Early human symbolic behavior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of Wallace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斯基泰人(Scythians,或稱西徐亞人)大約在3000年前,也就是青銅時代結束,鐵器時代開始後出現在歐亞草原。這群人以遊牧(nomadic),或是半遊牧半農耕的方式維生,以擅長騎馬打仗聞名於世。這個2017年的論文分析黑海北方草原地區(North Pontic Region,簡稱NPR,現在的烏克蘭和摩爾多瓦),介於2300到2700年前斯基泰人的粒線體DNA,探尋他們的遺傳起源。

Diverse origin of mitochondrial lineages in Iron Age Black Sea Scythian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到最早的農業起源地,大家會想到一萬多年前的中東,不過肥沃月灣開始嘗試種田的同時,世界另一邊的新幾內亞,也正在發展另一種農業。這個 2017 年的論文,探討新幾內亞最初的農業活動。

Persistent tropical foraging in the highlands of terminal Pleistocene/Holocene New Guine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洲最早的移民,是由西伯利亞跨越白令,再進入美洲。西伯利亞已知至少在4.5萬年前,就有人在北極圈內留下活動記錄。而遺傳學研究則顯示,美洲原住民與西伯利亞族群,遺傳上約分家2.3萬年。人類最初前進美洲時的必經通道-白令陸橋,在冰河時期結束後,遭到上升的海平面淹沒,幾乎不可能再找到蛛絲馬跡;而抵達美洲後的第一站-東白令,也就是如今的阿拉斯加與育空地區,早期考古遺址數量很少,而且全部距今不超過1.4萬年,因此對更早之前的移民狀況,了解相當有限。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North America Dated to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New Radiocarbon Dates from Bluefish Caves, Canad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亞大陸的古文明中,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位資深的成員(Indus civilisation,成熟期約介於 3900 到 4600 年前之間)。2016 年與 2017 年兩個論文報告,南亞的古代居民曾經發展出獨特的農業生產方式,種植稻米也比本來認為的更早。

短篇 古印度文明的複合式農業,本地原產稻米

Feeding ancient cities in South Asia: dating the adoption of rice, millet and tropical pulses in the Indus civilisation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採食植物的歷史相當久遠,但要等到冰河時期結束,11700年前邁入全新世以後,才正式開始發展農業。人類首先發展農業的地方,是亞洲西南方的肥沃月灣,這個區域的農業,究竟是只在一個核心起源一次,再往周圍傳播,或是先在數個地方各自起源,之後才有交流,是研究農業發展史的重要問題。這個2016年的論文,深入研究位於敘利亞的遺址,探討這個問題。

Regional diversity on the timing for the initial appearance of cereal cultivat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southwest Asi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超過 5 萬年前抵達澳洲,由北方進入澳洲以後,又花了一段時間擴散到澳洲各地,特別是乾燥的內陸。曾在澳洲生活很長一段時間的大型動物群(megafaunal),也在之後陸續消失,但是否與人類有關係,或是單純是氣候變遷的受害者,不是很清楚。這個 2016 年的論文調查位於澳洲東南部,乾燥內陸的 Warratyi 遺址,獲得惹大批人造物與生物遺骸。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megafauna interaction in the early settlement of arid Australia

Obam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歐洲人移民美洲以後,美洲本來的居民成了「美洲原住民」,他們的生活從此大受影響,除了生產方式以外,外來的疾病,也奪走惹許多美洲原住民的生命 T_T。這個2016年的論文,從北美洲西北方,也就是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取得古代與現代,各自25位,共50位Tsimshian人的「exome」,研究當地族群的變化(基因的DNA序列上,會轉譯為蛋白質的coding序列,還有與第一和最後一段coding序列相連的UTR部分,叫作exon,exome就是所有exon的總和)。

A time transect of exomes from a Native American population before and after European contact

Tsimshian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陶器煮食是人類超級重要的發明。考古學家在最初期的陶器中,曾偵測過一些煮肉的案例,卻還沒有明確找到過煮食植物的記錄。這個2016年的論文,從北非,現在屬於撒哈拉沙漠的利比亞(埃及西方),當中的2個遺址Takarkori與Uan Afuda中,獲取距今約8400到10200年前,110件陶器樣本。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plant processing in prehistoric Saharan pottery

pea-soup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初研究人類基因組,投入大筆資源,發展DNA定序技術的一大理由是,增進對遺傳與疾病間關係的了解。時至今日,已經有不少基因組被定序成功,科學家也得知許多遺傳變異和疾病間的潛在關係,這使得遺傳診斷,來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然而,所知畢竟仍很有限。這個2016年的論文報告深具野心的大計劃「Exome Aggregation Consortium(ExAC)」,這計劃至今已經整合惹60706個exome,還讓《Nature》期刊以社論特別介紹。

Analysis of protein-coding genetic variation in 60,706 humans

nature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琉球群島位於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域,即使在冰河時期仍也是島嶼,其中最有名的是沖繩島,早在 36000 年前就已有人居。目前已知最早的智人渡海記錄,是從東南亞的巽他陸棚,前往莎湖陸棚(現在的澳洲與新幾內亞)這段過程距今有 5 萬年以上。近 4 萬年前前往琉球群島,超過 100 公里的航程,是古代的另一次渡海壯舉,相比之下就不是那麼知名。

Advanced maritime adaptatio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coastal region extends back to 35,000–30,000 years before present

KMT689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人在 4 萬多年前進入歐洲,與尼安德塔人共存惹數千年。這段期間中尼安德塔人出現 Châtelperronian 文化,法國的 Grotte du Renne 遺址是這個文化最重要的代表,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一些看起來比其他尼尼遺址更「進步」的相關產品,例如個人裝飾物,似乎展現出尼安德塔人更高段的認知能力。

Palaeoproteomic evidence identifies archaic hominins associated with the Châtelperronian at the Grotte du Renne

neandertal689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尼安德塔人長居歐洲,卻在大約4萬年前消失,也就是智人進入歐洲的幾千年後。許多考古學家非常好奇,當年雙方的生存能力有何異同,為什麼歐洲的尼安德塔人消失惹,智人卻生存下來。考古學家辛苦研究後發現,尼安德塔人與智人的衣著應該不太一樣。寒冷的冰河時期,有衣服穿想必會是很有利的優勢,不只是不會冷死,還能增加工作能力。

Faunal evidence for a difference in clothing use between Neanderthals and early modern humans in Europe

wildlings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農業,最初是由安那托利亞輸入,這個目前已經相當清楚,與現在的土耳其最接近的巴爾幹半島,自然而然,是歐洲最早一區受到農業影響的地方。不過,從原本只有採集狩獵式的生產方式,最後轉型為配備整組「新石器包(Neolithic package,包括馴化植物、馴化動物、人造物、工藝技術等等)」的農業社會,這個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醒醒,產業轉型!)

Dental calculus reveals Mesolithic foragers in the Balkans consumed domesticated plant foods

Balkan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冰人奧茨」是新石器時代(或是銅器時代)住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的人,40 歲時在海拔 3000 公尺高的雪地去世,死後天然木乃伊化。冰人裝備齊全,身體本身以外,旁邊的裝備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從冰人的衣物與箭袋取得粒線體 DNA,研究它們是由哪些動物製成。

A whole mitochondria analysis of the Tyrolean Iceman’s leath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animal sources of Copper Age clothing

otzi-wardrobe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古記錄顯示,人類至少在 47000 年,而且很可能是更早之前已經抵達澳洲,又只花了幾千年就散佈到澳洲多數地區。當初最早期的移民,也就是現在澳洲原住民的祖先,是如何遷徙到澳洲各地的?整體而言,澳洲的水資源並不多,特別西南邊的內陸是非常缺水的沙漠,因此水源應該是決定人群如何移動的關鍵 (是水源,不是 水源阿伯!)。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分析澳洲各地的水源點,以及遺址的位置,希望藉此重建古人的遷徙路線。

Humans, water,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Australia

Au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洲原住民當年要從白令地區南遷時,前方阻擋的是北美洲西北方,統一在一塊的勞倫斯與柯迪勒拉兩大冰蓋,這兩大冰蓋是何時退讓獨立,露出中間的西北通道,才能讓當時的人穿越?這條路全長大概有1500公里,多半不可能用普通遠足的方式穿越。這個2016年的論文,從位於當年西北通道上的2個湖,也就是現在的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 Charlie湖,跟亞伯達的Spring湖,取得湖底的沉積層,分析其中的古代「環境DNA」以及花粉,研究當時的生態狀況。

Postglacial viability and colonization in North America’s ice-free corridor

121435_web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 年的論文報告,人類最早利用鮭魚的記錄距今約 11500 年,位置是阿拉斯加的 Upward Sun River 遺址。2016 年的新論文則報告,此一遺址的鮭魚記錄比之前得知的更早!

Chemical profiling of ancient hearths reveals recurrent salmon use in Ice Age Beringia

KMTWTF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