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最早的農業起源地,大家會想到一萬多年前的中東,不過肥沃月灣開始嘗試種田的同時,世界另一邊的新幾內亞,也正在發展另一種農業。這個 2017 年的論文,探討新幾內亞最初的農業活動。
Persistent tropical foraging in the highlands of terminal Pleistocene/Holocene New Guinea
via 這裡
人類在 5 萬多年前移民到新幾內亞,長期以採集狩獵為生,在新幾內亞高地的雨林,至少生活 45000 年之久,而種植香蕉、芋頭、薯蕷屬(yam,學名Dioscorea sp,例如山藥)的農業,要等到約 12000 年以後才出現。農業為什麼出現,與環境變化有關嗎?而農業又如何過影響當地環境?
這個論文由新幾內亞高地的 Kiowa 遺址,獲得年代介於 300 到 12000 年前,4 種小型哺乳類動物的樣本:果蝠、斑袋貂(cuscus)、負鼠、袋鼠,分析牠們牙齒琺瑯質中,碳、氧同位素的組成,藉此推斷當地環境一萬多年來的狀況。
牙齒琺瑯質的原料,來自吃喝過的食物,因此間接記錄在世時的環境狀況。Kiowa遺址附近是新幾內亞的農業地區,因此若是農業發展,劇烈改變過周圍環境,我們應該會看到碳氧同位素的組成有變。
以當地的環境,假如動物食物來自 C3 植物,那麼意謂附近是森林;若是源於 C4 植物,則代表周圍是草地。另外氧同位素,則反映出飲水的狀況。比較後發現,Kiowa遺址附近的環境,過去一萬多年來一直是熱帶森林,沒有經歷過明顯的變化。
論文認為,這代表新幾內亞高地的農業發展,最初應該不是受到什麼強烈的外力驅使,只是當地人發展出的「另一種生存策略」,也對環境影響的規模有限,跟世上其他地方不同。這個研究,替人與環境的關係,提供一個新的例子。
論文短評:
Palaeoecology: Agriculture emerges from the calm
新聞稿:
Persistent tropical foraging in the highlands of terminal Pleistocene/Holocene New Guinea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