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的論文報告,人類最早利用鮭魚的記錄距今約 11500 年,位置是阿拉斯加的 Upward Sun River 遺址。2016 年的新論文則報告,此一遺址的鮭魚記錄比之前得知的更早!
Chemical profiling of ancient hearths reveals recurrent salmon use in Ice Age Beringia
2015 年的論文報告,人類最早利用鮭魚的記錄距今約 11500 年,位置是阿拉斯加的 Upward Sun River 遺址。2016 年的新論文則報告,此一遺址的鮭魚記錄比之前得知的更早!
Chemical profiling of ancient hearths reveals recurrent salmon use in Ice Age Beringia
鮭魚是如今人類普遍的食物,甚至連基因改造鮭魚都已經上市。有些鮭魚的特色是,它們先在內陸的河川出生,之後再進入大海,最終又迴游回到出生地,生下寶寶。對陸地動物而言,迴游進入內陸流域的鮭魚,是量多質佳的資源。這個 2015 年的論文報告,人類利用鮭魚的最早記錄,在阿拉斯加的 Upward Sun River 遺址,距今約 11500 年前。(2016 年的論文報告,同一個遺址,年代更早時的 11800 年前就有鮭魚惹)
Early human use of anadromous salmon in North America at 11,500 y ago
靛藍(indigo)是古代貴重的染料,直到今天的牛仔褲,都還在使用這種染料(當然做法不一樣惹)。人類在多久以前,就開始使用靛藍?靛藍染色的對象是衣物的布料,而布料來自馴化的棉花。之前考古發現,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秘魯北部,距今7800年前的Nanchoc村遺址中,就已經有了馴化的棉花(Gossypium barbadense)。
Early pre-Hispanic use of indigo blue in Peru
在大洋洲的南島語族中,刺青,或紋身,是一大文化特色,這類文化出現在多久以前?
每個人都有腸,腸內除了我們的細胞以外,還有許多細菌居住,也就是近年來熱門的研究主題之一-腸道菌。這個 2016 年的論文比較人類(更精確地說是美國人),與其現存於世最親近的 2種 親戚,黑猩猩和巴諾布猿(bonobos,也叫倭黑猩猩),還有更外面一點的大猩猩,這 4 種在演化上的大猿近親,各自腸道菌間的演化關係。(4 者關係如圖的右上)
Cospeciation of gut microbiota with hominids
人吃人(真的吃,不是形容詞)是人類歷史上各地常常發生的現象,也有許多學者討論過食人的各種意義。一些遺址則發現,有些尼安德塔人也把其他尼安德塔人當作食物過。這個 2016 年的論文重新整理在比利時的 Goyet,更精確地說是 Troisième caverne 遺址中出土的 99 個尼安德塔人樣本,發現這些尼尼生存在距今約 40500 到 45500 年前,很接近尼安德塔人最終滅團的年代。
Neandertal cannibalism and Neandertal bones used as tools in Northern Europe
跨越太平洋與印度洋,範圍非常廣大的南島語族,分佈的最西邊是馬達加斯加,這個位於東非外海的島嶼。然而考古學上,南島語族究竟是在何時抵達馬達加斯加,之前卻沒有十分明確的證據。住在眾多島嶼上的南島語族,除了以航海聞名於世,另一鮮明的特色是「農業」,南島語族在移民時,往往會攜帶習慣的農作物與動物一起移動,因此研究南島相關的農作物,也可以間接追溯人群遷徙的歷史。
Ancient crops provide first archaeological signature of the westward Austronesian expansion
使用加工後的石器是 hominin 才具備的特色,但用石頭作為工具就不是惹。住在巴西的卷尾猴(capuchin monkey,學名 Sapajus libidinosus),會挑選前端平滑、相對牠們體型還不小的石塊,作為榔頭敲打之用(影片有各種敲打動作)。用石頭當工具,即使是在跟一般動物相比,更聰明的吱吱界也不常見,事實上,是相當罕見。卷尾猴是何時、如何學會這項技能的?
考古證據顯示,智人最早在 5 萬年前已經渡海抵達澳洲,他們的血脈數萬年後一直延續至今嗎?最近十分熱門的古代DNA 研究,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在做。 2001 年一個論文研究取自「Willandra 湖」與「Kow Swamp」兩處遺址,共 5 位古代澳洲人的樣本,發現當中 2 位粒線體DNA的單倍群,落在現代智人族群的範圍之外。研究古代DNA 時,汙染是嚴重的問題,這個研究可靠嗎?這個 2016 年的論文,採用全新的技術重新定序幾個樣本。
Ancient mtDNA sequences from the First Australians revisited
講到地中海地區的早期文明,絕對不能忽視腓尼基,3000多年前開始,腓尼基從現在中東的黎巴嫩與敘利亞興起,之後成為一方之霸。發展過程中,腓尼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許多貿易據點,以及數個殖民地,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位於北非,突尼西亞的迦太基。
取自這裡
北非位於地中海的南方,海的另一邊就是歐洲。北非的族群歷史,應該與非洲其他地方不太一樣,其中一個線索來自粒線體DNA的一個型號,單倍群「U6」。目前配備U6的人主要分佈於非洲的西北角附近,以及海的對面,歐洲的伊比利地區(見圖片深淺)。但以前就有學者懷疑,U6其實最初是在歐洲起源,後來隨著人群遷徙又回到非洲,接著再傳回歐洲,才形成現在的分佈。
人類在何時進入美洲,是個至今仍有爭議的問題。長期以來,學界認為北美13000年前左右的克洛維斯文化人,是最早的美洲移民,不過隨著位於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Monte Verde遺址,距今14600年的年代被確認,以及近來的遺傳學研究發現,美洲原住民跟西伯利亞族群大概在23000年前分家之後,克洛維斯不是最早美洲移民的論點,已經被廣為接受。
釀造啤酒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歐亞大陸東方,距今 3000 年左右的商已經有惹啤酒的記錄。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則報告,遠比商的年代更早,附近地區大概在 5000 年前,屬於仰韶文化的米家崖的遺址(Mijiaya),發現可能用於釀造啤酒的整套裝備。
Revealing a 5,000-y-old beer recipe in China
人類跟親戚比,寶寶出生時的頭與身體都算大,導致媽媽的骨盆必需寬到讓寶寶通過,不能太窄,這件事牽涉到人類在演化上的兩大特色:直立行走與大頭。頭更大才能塞進更大的腦袋,媽媽也就需要更寬的骨盆才能順利生產;但骨盆太寬,卻又可能影響直立行走的能力,代價高昂。
Developmental evidence for obstetric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female pelvis
via 這裡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幾萬年前冰河時期的環境不太適宜人居,然而這就是尼安德塔人的日常。尼安德塔人對寒冷氣候的適應力如何?這個 2016 年的論文,調查 2 個法國西南部的遺址,Pech de l'Azé IV 與 Roc de Marsal,探討尼安德塔人在寒冷與相對溫暖的時期,食物利用的差異。
人類可能早在五萬年前,就已經渡海抵達澳洲附近,這些人的後裔代表是澳洲原住民與巴布亞人,住在所謂的近大洋洲(Near Oceania)地區,泛稱「美拉尼西亞」。更遠的區域,包括美拉尼西亞東部,以及離澳洲更遙遠的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也就是所謂的遠大洋洲(Remote Oceania)地區,要一直等到幾千年前,才陸續有移民入住。最初進入遠大洋洲的移民稱作拉匹達文化(Lapita)人,有關這群人的來歷與移民過程,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聳動的講,許多還在活跳跳的人類,身上某個部位都已經「化石化」多時。這裡不是要講腦袋,畢竟我們不能自己錯了還怪人。這裡要說的是牙結石,特別是衛生條件不佳,沒有牙醫洗牙的古代。牙結石能保存相當久,科學家甚至在吱吱牙齒上找到過,距今800到1200萬年的陳年牙結石。對科學家而言,牙結石是個了解古人口腔狀態,不可多得的資訊寶庫。
Neanderthals, trees and dental calculus: new evidence from El Sidrón
via 這裡
法國南部的考古遺址夏維洞穴(Chauvet cave),距今已有上萬年之久,以裡頭一系列史前壁畫最為知名。這個2016年的論文,報告了遺址中樣本的詳細定年結果。
發生在14世紀的黑死病,是鼠疫桿菌造成,極為恐怖的疫情,導致當時歐洲超過3分之1的人口喪生。隨後到18世紀這段期間,還陸續發生過數次大暴走,不過目前對於鼠疫桿菌在這段疾病期間的歷史,還不是非常清楚。歐洲這波鼠疫桿菌的疫情,比較大規模的爆發,最後一次發生在18世紀的馬賽,這個2016年的論文從1722年的5個遺骸,取得當時鼠疫桿菌的樣本,研究當年馬賽大瘟疫的菌株,究竟是何來歷。
人類移民世界的過程中,南美洲是最後進入的一塊大陸,更早之前所有hominin都不曾到過美洲,只有智人在2萬年內移民成功。人類在相對封閉的南美洲,一路上族群發展狀況如何?這個2016年的論文蒐集了整個南美洲共1147個考古遺址,以及5464個定年樣本,分析此地在2000到14000年前間的族群密度(因為是南美洲,所以應該沒有包括中美洲的馬雅)。
Post-invasion demography of prehistoric humans in South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