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人奧茨」是新石器時代(或是銅器時代)住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的人,40 歲時在海拔 3000 公尺高的雪地去世,死後天然木乃伊化。冰人裝備齊全,身體本身以外,旁邊的裝備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從冰人的衣物與箭袋取得粒線體 DNA,研究它們是由哪些動物製成。
「冰人奧茨」是新石器時代(或是銅器時代)住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的人,40 歲時在海拔 3000 公尺高的雪地去世,死後天然木乃伊化。冰人裝備齊全,身體本身以外,旁邊的裝備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從冰人的衣物與箭袋取得粒線體 DNA,研究它們是由哪些動物製成。
考古記錄顯示,人類至少在 47000 年,而且很可能是更早之前已經抵達澳洲,又只花了幾千年就散佈到澳洲多數地區。當初最早期的移民,也就是現在澳洲原住民的祖先,是如何遷徙到澳洲各地的?整體而言,澳洲的水資源並不多,特別西南邊的內陸是非常缺水的沙漠,因此水源應該是決定人群如何移動的關鍵 (是水源,不是 水源阿伯!)。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分析澳洲各地的水源點,以及遺址的位置,希望藉此重建古人的遷徙路線。
Humans, water,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Australia
美洲原住民當年要從白令地區南遷時,前方阻擋的是北美洲西北方,統一在一塊的勞倫斯與柯迪勒拉兩大冰蓋,這兩大冰蓋是何時退讓獨立,露出中間的西北通道,才能讓當時的人穿越?這條路全長大概有1500公里,多半不可能用普通遠足的方式穿越。這個2016年的論文,從位於當年西北通道上的2個湖,也就是現在的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 Charlie湖,跟亞伯達的Spring湖,取得湖底的沉積層,分析其中的古代「環境DNA」以及花粉,研究當時的生態狀況。
Postglacial viability and colonization in North America’s ice-free corridor
2015 年的論文報告,人類最早利用鮭魚的記錄距今約 11500 年,位置是阿拉斯加的 Upward Sun River 遺址。2016 年的新論文則報告,此一遺址的鮭魚記錄比之前得知的更早!
Chemical profiling of ancient hearths reveals recurrent salmon use in Ice Age Beringia
鮭魚是如今人類普遍的食物,甚至連基因改造鮭魚都已經上市。有些鮭魚的特色是,它們先在內陸的河川出生,之後再進入大海,最終又迴游回到出生地,生下寶寶。對陸地動物而言,迴游進入內陸流域的鮭魚,是量多質佳的資源。這個 2015 年的論文報告,人類利用鮭魚的最早記錄,在阿拉斯加的 Upward Sun River 遺址,距今約 11500 年前。(2016 年的論文報告,同一個遺址,年代更早時的 11800 年前就有鮭魚惹)
Early human use of anadromous salmon in North America at 11,500 y ago
靛藍(indigo)是古代貴重的染料,直到今天的牛仔褲,都還在使用這種染料(當然做法不一樣惹)。人類在多久以前,就開始使用靛藍?靛藍染色的對象是衣物的布料,而布料來自馴化的棉花。之前考古發現,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秘魯北部,距今7800年前的Nanchoc村遺址中,就已經有了馴化的棉花(Gossypium barbadense)。
Early pre-Hispanic use of indigo blue in Peru
在大洋洲的南島語族中,刺青,或紋身,是一大文化特色,這類文化出現在多久以前?
每個人都有腸,腸內除了我們的細胞以外,還有許多細菌居住,也就是近年來熱門的研究主題之一-腸道菌。這個 2016 年的論文比較人類(更精確地說是美國人),與其現存於世最親近的 2種 親戚,黑猩猩和巴諾布猿(bonobos,也叫倭黑猩猩),還有更外面一點的大猩猩,這 4 種在演化上的大猿近親,各自腸道菌間的演化關係。(4 者關係如圖的右上)
Cospeciation of gut microbiota with hominids
人吃人(真的吃,不是形容詞)是人類歷史上各地常常發生的現象,也有許多學者討論過食人的各種意義。一些遺址則發現,有些尼安德塔人也把其他尼安德塔人當作食物過。這個 2016 年的論文重新整理在比利時的 Goyet,更精確地說是 Troisième caverne 遺址中出土的 99 個尼安德塔人樣本,發現這些尼尼生存在距今約 40500 到 45500 年前,很接近尼安德塔人最終滅團的年代。
Neandertal cannibalism and Neandertal bones used as tools in Northern Europe
跨越太平洋與印度洋,範圍非常廣大的南島語族,分佈的最西邊是馬達加斯加,這個位於東非外海的島嶼。然而考古學上,南島語族究竟是在何時抵達馬達加斯加,之前卻沒有十分明確的證據。住在眾多島嶼上的南島語族,除了以航海聞名於世,另一鮮明的特色是「農業」,南島語族在移民時,往往會攜帶習慣的農作物與動物一起移動,因此研究南島相關的農作物,也可以間接追溯人群遷徙的歷史。
Ancient crops provide first archaeological signature of the westward Austronesian expansion
使用加工後的石器是 hominin 才具備的特色,但用石頭作為工具就不是惹。住在巴西的卷尾猴(capuchin monkey,學名 Sapajus libidinosus),會挑選前端平滑、相對牠們體型還不小的石塊,作為榔頭敲打之用(影片有各種敲打動作)。用石頭當工具,即使是在跟一般動物相比,更聰明的吱吱界也不常見,事實上,是相當罕見。卷尾猴是何時、如何學會這項技能的?
考古證據顯示,智人最早在 5 萬年前已經渡海抵達澳洲,他們的血脈數萬年後一直延續至今嗎?最近十分熱門的古代DNA 研究,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在做。 2001 年一個論文研究取自「Willandra 湖」與「Kow Swamp」兩處遺址,共 5 位古代澳洲人的樣本,發現當中 2 位粒線體DNA的單倍群,落在現代智人族群的範圍之外。研究古代DNA 時,汙染是嚴重的問題,這個研究可靠嗎?這個 2016 年的論文,採用全新的技術重新定序幾個樣本。
Ancient mtDNA sequences from the First Australians revisited
講到地中海地區的早期文明,絕對不能忽視腓尼基,3000多年前開始,腓尼基從現在中東的黎巴嫩與敘利亞興起,之後成為一方之霸。發展過程中,腓尼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許多貿易據點,以及數個殖民地,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位於北非,突尼西亞的迦太基。
取自這裡
北非位於地中海的南方,海的另一邊就是歐洲。北非的族群歷史,應該與非洲其他地方不太一樣,其中一個線索來自粒線體DNA的一個型號,單倍群「U6」。目前配備U6的人主要分佈於非洲的西北角附近,以及海的對面,歐洲的伊比利地區(見圖片深淺)。但以前就有學者懷疑,U6其實最初是在歐洲起源,後來隨著人群遷徙又回到非洲,接著再傳回歐洲,才形成現在的分佈。
人類在何時進入美洲,是個至今仍有爭議的問題。長期以來,學界認為北美13000年前左右的克洛維斯文化人,是最早的美洲移民,不過隨著位於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Monte Verde遺址,距今14600年的年代被確認,以及近來的遺傳學研究發現,美洲原住民跟西伯利亞族群大概在23000年前分家之後,克洛維斯不是最早美洲移民的論點,已經被廣為接受。
釀造啤酒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歐亞大陸東方,距今 3000 年左右的商已經有惹啤酒的記錄。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則報告,遠比商的年代更早,附近地區大概在 5000 年前,屬於仰韶文化的米家崖的遺址(Mijiaya),發現可能用於釀造啤酒的整套裝備。
Revealing a 5,000-y-old beer recipe in China
人類跟親戚比,寶寶出生時的頭與身體都算大,導致媽媽的骨盆必需寬到讓寶寶通過,不能太窄,這件事牽涉到人類在演化上的兩大特色:直立行走與大頭。頭更大才能塞進更大的腦袋,媽媽也就需要更寬的骨盆才能順利生產;但骨盆太寬,卻又可能影響直立行走的能力,代價高昂。
Developmental evidence for obstetric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female pelvis
via 這裡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幾萬年前冰河時期的環境不太適宜人居,然而這就是尼安德塔人的日常。尼安德塔人對寒冷氣候的適應力如何?這個 2016 年的論文,調查 2 個法國西南部的遺址,Pech de l'Azé IV 與 Roc de Marsal,探討尼安德塔人在寒冷與相對溫暖的時期,食物利用的差異。
人類可能早在五萬年前,就已經渡海抵達澳洲附近,這些人的後裔代表是澳洲原住民與巴布亞人,住在所謂的近大洋洲(Near Oceania)地區,泛稱「美拉尼西亞」。更遠的區域,包括美拉尼西亞東部,以及離澳洲更遙遠的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也就是所謂的遠大洋洲(Remote Oceania)地區,要一直等到幾千年前,才陸續有移民入住。最初進入遠大洋洲的移民稱作拉匹達文化(Lapita)人,有關這群人的來歷與移民過程,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聳動的講,許多還在活跳跳的人類,身上某個部位都已經「化石化」多時。這裡不是要講腦袋,畢竟我們不能自己錯了還怪人。這裡要說的是牙結石,特別是衛生條件不佳,沒有牙醫洗牙的古代。牙結石能保存相當久,科學家甚至在吱吱牙齒上找到過,距今800到1200萬年的陳年牙結石。對科學家而言,牙結石是個了解古人口腔狀態,不可多得的資訊寶庫。
Neanderthals, trees and dental calculus: new evidence from El Sidrón
via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