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01 Fri 2018 00:07
巴瑤人x脾臟x基因變異:讓真人版水行俠潛水很久的秘密是?
- May 28 Mon 2018 06:33
印度ATM遺址,裡面沒錢,有百萬年的石器演化
即使是關切人類演化學的人,也不會常常見到印度,因為印度的古人類學研究實在很少。人類演化史上,中東與東亞的研究都不少,不過印度勢必也有一席之地;若是有人走出非洲,沿著氣候與非洲相近的亞洲南部遷徙的話,印度是必經之路,然而這方面了解十分有限。這個 2017 年的論文,深入調查 Attirampakkam 遺址(簡稱 ATM,當然不會吐錢,倒是內藏比錢更珍貴的寶物),讓我們大大增進對印度人類演化的了解。
Early Middle Palaeolithic culture in India around 385–172 ka reframes Out of Africa models
- May 27 Sun 2018 07:39
航向太平洋的DNA之旅:人口劇烈轉換卻仍說著南島語?拉匹達以後的南島語族
航向太平洋的DNA之旅:人口劇烈轉換卻仍說著南島語?拉匹達以後的南島語族 原載於泛科學
由語言學與考古學推論,南島語系在大洋洲傳播的路徑與年代。圖/取自〈Ancient DNA and the human settlement of the Pacific: A review.〉
- May 22 Tue 2018 00:14
印度洋的安達曼人 可能與某未知hominin有過神秘混血
安達曼人(Andamanese)是印度旁邊的安達曼群島上的原住民,目前人數相當稀少;外形上比其他智人族群矮小,被視為廣義的「Negrito」族群;親緣上,當年智人祖先離開非洲以後,許多學者認為安達曼人是第一批與其他人分開,之後就少有遺傳交流的後裔。
via 這裡
- May 20 Sun 2018 06:10
羅馬滅亡後的德國,頭骨整形的外籍配偶?
人為頭骨改造(artificial cranial deformation),也就是在寶寶的頭形尚未成熟時,以外力改變頭殼的形狀,達到美觀之類的文化目的,在許多古文化出現過,包括 5 世紀時的歐洲。這個 2018 年的論文,以古代 DNA 的分析方法,研究同一地點,有無頭骨改造的遺骸,彼此間遺傳上是否有差異。
via 這裡
- May 18 Fri 2018 00:10
智人的腦袋怎麼變圓,是否跟行為有關?
人類,擁有發達的大腦(就算是很笨的人,大腦跟章魚比也算很發達惹,大家不要妄自菲薄!)。大腦是裝在腦袋裡的,腦殼形狀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北非距今 30 萬年的智人,臉部特徵和我們差異不大,表示智人的臉至少在那時已經出現;然而,他們腦袋形狀和我們卻不同,我們頭殼圓,他們頭殼長(如圖示,左長、右圓)。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human brain shape
- May 15 Tue 2018 12:39
短篇 陷入人造生態陷阱,短多長空的蝴蝶
這是個有些悲傷的真實故事。故事主角是一種蝴蝶-艾地堇蛺蝶,英文名 Edith's checkerspot,學名 Euphydryas editha,反正長得就是圖片那樣,之後簡稱「蝴蝶」。這種蝴蝶的一個族群,長期住在美國西部的內華達州,依靠一種車前科(Plantaginaceae)的植物 Collinsia parviflora 維生,一年繁衍一代。
Lethal trap created by adaptive evolutionary response to an exotic resource
- May 13 Sun 2018 17:03
短篇 庫頁島新石器時代,陶器裝海產
所謂新石器時代,是由後世定義的史前人類生活方式,新石器轉型,指的是轉變為新石器式的生活(生活在當下的古人當然不知道自己活在哪個時代)。然而歐亞大陸上的「新石器時代」至少有兩種差異不小的典型。
- May 10 Thu 2018 00:05
劍橋大學第一位女生教授,考古學家 Dorothy Garrod
在 1892 年的 5 月 5 日,英國有位女生 Dorothy Garrod 誕生,她的爸爸是醫學家 Archibald Garrod 爵士。女生長大後,成為了不起的考古學家,其中一項事跡,是首度在歐洲以外,發現尼安德塔人化石。
- May 08 Tue 2018 00:01
十七年蟬與十三年蟬的遺傳,有趣的題材,不好的研究
十七年蟬與十三年蟬,都是週期蟬(periodical cicadas)。週期蟬是一個屬,屬名 Magicicada,旗下有許多物種,而十七年蟬、十三年蟬,都不只是一種蟬,而是各有很多種。 週期蟬的壽命很長,通通住在北美洲東部,出生後在地下默默生活,17 年後才成熟,到地面生寶寶,然後死去;如此循環的,都被稱作十七年蟬,而十三年蟬狀況一樣,只是週期是 13 年。
- May 05 Sat 2018 12:15
果蠅基因兩性互相傷害?一個基因不夠,那就複製一個!
- May 04 Fri 2018 23:32
「不沾鍋」實驗室主持人,沒資格自稱「管理疏失」
「不沾鍋」實驗室主持人,沒資格自稱「管理疏失」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論文造假又一樁。研究癌症的陳慶士博士,任職於美國的俄亥俄州立大學時,主導的一系列論文由於造假而被撤銷,8 篇論文發表的年份介於 2006 到 2014 年,不論造假的數量,或是時間長度,都相當可觀。科學媒體 Science 也專文《Cancer researcher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resigns following multiple misconduct findings(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癌症研究者,被發現多起造假之後辭職)》報導此事。
- Apr 26 Thu 2018 00:00
悲報 精神醫學權威亞斯伯格,其實是納粹幫兇?
Hans Asperger 是奧地利的醫師,翻譯作漢斯.阿斯佩爾格爾,大家或許沒意識到,不過大概都聽過他,因為「亞斯伯格症」就是以名字另一種翻譯-亞斯伯格命名的。 亞斯伯格出生於 1906 年,是自閉症的研究先驅,還有多項貢獻,使他成為精神醫學領域中的重要人物。然而,最近有研究指出,亞斯伯格與納粹過從甚密,甚至直接導致一些小孩遇害。
Hans Asperger, National Socialism, and “race hygiene” in Nazi-era Vie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