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澐教授在中研院史語所 2016 年的「傅斯年講座」,3場商史講座的第2場,題目是《從四種子卜辭看商王國的社會結構》。對這領域完全不熟,純記錄。

暢郵殷墟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到最早的農業起源地,大家會想到一萬多年前的中東,不過肥沃月灣開始嘗試種田的同時,世界另一邊的新幾內亞,也正在發展另一種農業。這個 2017 年的論文,探討新幾內亞最初的農業活動。

Persistent tropical foraging in the highlands of terminal Pleistocene/Holocene New Guine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寫好論文?學習好萊塢拍電影!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絕大部分涉足學術圈的人,不論從事哪方面的研究,都有寫論文的需求,然而,寫論文並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要寫出文意順暢,讓讀者容易理解的論文;更有些人好不容易才端出心血結晶,卻被讀者質疑「這個研究有什麼意義?」時,不知如何應對,只好一秒崩潰。

圖片來源:science.sciencemag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代王國大聯盟:商王與他的快樂夥伴    原載於泛科學

林澐教授任教於吉林大學,是研究甲骨文等神秘古文字的上古神獸,也是華北、歐亞草原地區考古的專家。1939 年出生,現在已經是老爺爺的他,親身見證與參與了整個中國上古史研究的發展過程 [1]。中研院史語所 2016 年的「傅斯年講座」,特別請到林澐教授講授商史。本文為此次講座的整理紀錄。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義大利外海的島嶼薩丁尼亞,位於地中海,即使在冰河時期,海平面最低之際,仍是獨立的島嶼,不與大陸相連。島上最早有人的記錄,距今約1.3萬年。這個2017年的論文蒐集惹,大批薩丁尼亞人的粒線體DNA,包括3491位現代,以及21個古代樣本,分析這個島嶼的遺傳史。

Mitogenome Diversity in Sardinians: a Genetic Window onto an Island's Past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洲的 megafauna(巨型動物群,44 公斤以上級的動物),跟 5 萬年前相比物種數量少掉約 85%。如此明顯的大滅絕,原因是自然環境的變化,或是人類的影響仍不太清楚。澳洲是塊乾燥的大地,不過在相對濕潤的西南澳仍有森林存在,遠古時代曾有許多動物生存於此。這個 2017 年的論文,分析來自澳洲印度洋側的海洋沉積物,研究過去 15 萬年來西南澳的環境變化。

Humans rather than climate the primary cause of Pleistocene megafaunal extinction in Australi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的英文書名是「Homo Deus: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不論中文或英文,都能看出它的主題涉及「未來」,不過本書並非一本描述未來世界的科幻小說,其實全書超過七成,都在描述過去的歷史。(作者哈拉瑞前作正是《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螢幕快照 2017-02-28 上午10.58.24  

感謝天下文化贈書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洲最早的移民,是由西伯利亞跨越白令,再進入美洲。西伯利亞已知至少在4.5萬年前,就有人在北極圈內留下活動記錄。而遺傳學研究則顯示,美洲原住民與西伯利亞族群,遺傳上約分家2.3萬年。人類最初前進美洲時的必經通道-白令陸橋,在冰河時期結束後,遭到上升的海平面淹沒,幾乎不可能再找到蛛絲馬跡;而抵達美洲後的第一站-東白令,也就是如今的阿拉斯加與育空地區,早期考古遺址數量很少,而且全部距今不超過1.4萬年,因此對更早之前的移民狀況,了解相當有限。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North America Dated to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New Radiocarbon Dates from Bluefish Caves, Canada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移民青藏高原的歷史仍有許多謎團。目前普遍認為,人類大約要在 4000 年前以後,靠著新的馴化動物、馴化植物、更先進的技術,才能成功定居於海拔超過 4000 公尺的地方。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卻報告,至少早在距今 7400 年前,或許就有人能在此定居。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in the early Holocene

 Tibet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與近親和祖先,有兩個明顯的差異:腦容量變大與牙齒變小。傳統觀點認為,腦容量變大與牙齒變小相關,可能原因是hominin的腦袋變大、人變聰明以後,開始懂得製造石器,或是採取更先進的策略,使得hominin不再需要原本那麼大的牙齒。假如以上說法是對的,那麼腦容量增加,以及牙齒變小的速率,應該會大致上差不多。

Brain enlargement and dental reduction were not linked in hominin evolution

KMTroller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北非,是片缺水的沙漠地帶,然而冰河時期結束後,一萬多年前起,非洲進入惹「非洲濕潤期(African Humid Period)」,那個時候的撒哈拉地區水草豐美,適宜人居,被稱作「綠色撒哈拉」。大約8000年前起,牛、山羊、綿羊,出現在北非,使當地由採集狩獵,轉型為遊牧式的生活方式。當時的北非人,在岩壁上留下許多與畜牧有關的壁畫,其中有些畫的是擠奶......牛的,不是人的。

 First dairying in green Saharan Africa in the fifth millennium BC

 cow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阿拉斯加灣(Gulf of Alaska)的小島奇里科夫島(Chirikof Island),上頭有種小小的哺乳類—北極地松鼠(arctic ground squirrel ,學名Urocitellus parryii,異名Spermophilus parryii),被視為是近幾百年,隨著人類船隻而來的外來種,然而一些證據卻暗示,也許比歐洲人抵達更早以前,北極地松鼠就已經存在島上惹。考古記錄表示,奇里科夫島最早的人跡,大概距今5000年,當時古阿留申人曾經來過島上。這個2016年的論文蒐集許多考古遺址中,發現的北極地松鼠遺骸,研究他們的族群史。

Integrating archaeology and ancient DNA to address invasive species colonization in the Gulf of Alaska

Arctic-ground-squirrel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納粹集中營生還者,174517普利摩李維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事隔三十年,我很難說清楚 1944 年 11 月那個有我名字,號碼 174517 的是個什麼樣的人。」[1]

圖片來源:圖說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