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沾鍋」實驗室主持人,沒資格自稱「管理疏失」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論文造假又一樁。研究癌症的陳慶士博士,任職於美國的俄亥俄州立大學時,主導的一系列論文由於造假而被撤銷,8 篇論文發表的年份介於 2006 到 2014 年,不論造假的數量,或是時間長度,都相當可觀。科學媒體 Science 也專文《Cancer researcher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resigns following multiple misconduct findings(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癌症研究者,被發現多起造假之後辭職)》報導此事。

前中研院生化所長陳慶士有8篇論文涉造假。 圖片來源:東網來源:東網

 

世界上造假研究何其多,台灣也不稀奇,這次台灣為什麼該特別在意?因為 2014 年起,中央研究院的生物化學研究所(中研院生化所)聘請陳博士擔任所長,直到 2017 年陳博士辭職為止。暫時可以慶幸的是,目前被撤銷的 8 篇論文,都是陳博士在美國時期的作品,與台灣沒有直接相關。但是值得擔憂的是,任何大牌學者的研究,不但具有延續性,也有廣泛的影響;近幾年來陳博士在台灣位高權重,參與多項計畫,與相當多人合作,而如今能夠肯定在此之前 8 年,他至少有 8 篇論文涉及偽造。

台灣造假論文,世界排名第二的誤解與真實

 

陳博士的造假風暴到底牽連多廣,仍有待調查。然而至今陳博士對外界的回應,已經足以教育大眾,什麼叫作非常錯誤的示範。

 

自由時報新聞〈論文爆造假 陳慶士今向中研院請辭 稱研究人員美化數據〉(連結):

「中研院學術倫理諮詢委員會發言人孫以瀚今天接受本報訪問表示,陳慶士今天向中研院請辭特聘研究員一職,也坦承8篇論文有問題,孫以瀚轉述陳慶士的說法指,應是研究室人員美化數據,陳負有督導不週之責。」

 

自由時報轉載:〈被爆論文造假 陳慶士公開信道歉「管理疏失」〉(連結),陳博士自己的說法是:

「關於本人在Ohio State university任職期間,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遭指控造假一事,經查證發現確有『數據結果未按規定逐日紀錄』以致事後不利舉證,卻不察有誤,對此錯誤本人深感抱歉,本人願為自身督導不周負起全部相關責任。」

 

這些說法極為不負責任,相當不要顏面。就是這種充滿惡意的態度,滋養了學術界造假的土壤。

 

為什麼這種態度充滿惡意?陳博士確定被撤銷的論文,發表年份介於 2006 到 2014 年,長達 8 年,數目多達 8 篇,就算他本人不是有意涉及其中,搞到自己主導的研究團隊長期屢屢造假,絕對不是一句督導不周可以打發。自己領導的團隊長期造假,領導人指責手下「美化數據」,自己只是「管理疏失」,翻譯成一般通用語,就是標準的「不沾鍋」。

 

陳博士涉及造假的時候,不是學生,也不是小學者,而是手上握有相當資源的實驗室主持人、計畫領導者。我們都是外人,不知道陳博士怎麼治理團隊,但是作為領導人,不需要親自動手造假,甚至完全不用有意,實驗室領導人只要在博士後研究員、學生、助理報告時,向實驗結果不合己意的手下明示、暗示一番,然後把「東西做不出來」的手下砍掉幾隻,以後的狀況就是,為了生存的手下,再漂亮的數據,都能源源不絕地生出來。

 

癌症研究是十分競爭的領域,如此大牌的學者不可能不知道上述常識,過往許多造假事件,都是由此而生。這種不沾鍋老闆,壓榨手下做出好東西時享受名聲,藉此攫取更多資源,手下犯錯就是「美化數據」,自己只是「督導不周」,當學術界其他人都是天真的白癡嗎?

 

各位研究人員,要是碰到這種老闆,快逃啊!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報告,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挖掘(連結

https://osu.app.box.com/s/0jclusuj5f0d7himzhoubfnoqiadnxii

 

由偵查報告的新聞報導來看,陳慶士實際上更加惡劣,是推卸責任,偽裝成不沾鍋的實際造假者,以下只引用一段:

Ohio State researcher forced to resign after falsifying data in cancer research projects paid for in part by Pelotonia and Stefanie Spielman cancer fund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Chen often blamed any issues with the data on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or other lab workers, but the findings proved Chen wa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research misconduct relating to the manipulation of 14 different studies, referred to as manuscripts in the investigation.」

 「陳慶士被調查時,被問到任何問題,常常責怪是博士後研究員,或其他研究室成員的錯,但是調查結果證實,14 項涉及偽造的研究,通通都是陳慶士一個人該負責。」

 

總之,除惹被撤銷 8 篇論文外,調查報告指出,這個人從 2001 年就開始造假,至少到 2014 年。 有人似乎誤會,以為調查指出沒有旁人參與,只有陳博士一人涉案,是他在替同夥跟手下擔責任,有道義......以上完全是天大的誤會。陳慶士對俄亥俄州立大學調查團講的,跟在台灣推卸責任的言論「都是手下偽造,我只是督導不周」如出一轍。單人犯案不是替人頂罪,而是陳慶士意圖推卸責任,仍然失敗的結果。

 

還有人想替他護航?覺得他依然是很厲害的人才,只是一時鬼迷心竅,還想跟他合作?廠廠別傻惹,跟這種素行不良,前科累累的人合作,出事以後,只會被他第一個賣掉。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