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尼群島是蘇格蘭北方的外島(技術上它的行政區屬於蘇格蘭),蘇格蘭又在英格蘭北方,所以奧克尼算是處於很北邊。這個 2022 年的論文報告奧克尼的古代DNA,青銅時代和更早之前相比湧入極大量的外來血緣,論文判斷主要來自女生,不過我覺得論文的解釋有點可疑。
via 這裡
論文總共獲得 37 個古代基因組,品質都很悲劇,覆蓋率僅有 0.0007 到 0.8207,只有超過 0.194 的樣本被用於後續分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先前發表的樣本。
這個由 Martin B. Richards 率領的戰隊,應該是新加入古代DNA 的行列,先不要太挑剔(他們以前最會用粒線體、Y染色體的差異估計各型號誕生時間,對應如南島移民之類的歷史事件,但是習慣性高估日期)。
22 個樣本來自青銅時代的 Links of Noltland 遺址(簡稱 LoN),3 個樣本來自鐵器時代的 Knowe of KoS 遺址(簡稱 KoS)。它們都位於 Westray 島,是奧克尼群島的最西北端。
遺傳學的觀點看,歐洲族群大致可以視為最初的採集狩獵族群、新石器時代的農夫、青銅時代的草原,三款祖源組成。 所謂的草原祖源,能追溯到約 5000 年前的東歐大草原,又可以拆成兩款祖源:EHG 東方和 CHG 高加索採集狩獵族群。
論文指出,奧克尼在新石器時代完全沒有 CHG,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約 40%,顯然是由外來移民引進,而且比同一時期的蘇格蘭更高。如今的奧克尼人,CHG 的比例又有提升,論文認為是在維京時期引進。
以不列顛地區考慮,奧克尼算是不列顛的最北方疆域,遠離歐陸。而不列顛更南部的地區,在青銅時代加入非常大量外來血緣,現有資訊看來,奧克尼也不例外,奧克尼在青銅時代的外來 DNA,似乎可以一路追溯到蘇格蘭、英格蘭、歐陸。
將青銅時代的奧克尼人,視為三款祖源合體的話,比例約為 12% WHG 西方採集狩獵、33% 農夫、55% 草原。 驚人的是,他們繼承自更早以前,奧克尼新石器時代的血緣,估計僅有 4 到 7%,其餘 93 到 96% 都是外來的。
之前研究發現,不列顛南部在距今 4000 年前過後的青銅時代,約有 90% 外來血緣。不列顛南部在偵測到外來血緣之際,也伴隨明顯的考古變化,出現 Bell Beaker 文化風格;然而,奧克尼卻沒有見到什麼 Bell Beaker 成分,看來血緣輾轉抵達的同時,文化並沒有一起。
人類的遺傳,粒線體、Y染色體、基因組其他部分是獨立傳承的。青銅時代的奧克尼人,基因組幾乎都是外來的,也只有少數新石器時代的粒線體型號延續,符合預期;神秘的是,當地新石器時代流行的 Y染色體型號 I2a 系列,依然是青銅時代的絕對主流,只有 1 人的型號和草原一致。
論文由此推論,(至少在分析的西北端)奧克尼在青銅時代的外來移民多為女生。這與歐洲其他地方相反,歐洲很多地方在青銅時代的草原移民潮,都源自男生。
論文的解釋是,奧克尼在新石器時代建立的社會組織,到青銅時代依然存在,因此在保有原本父系社會結構的同時,大量加入外來的女紙。
我懷疑的是,要如何在高達 95% 基因組被取代的狀況下,依然保持 Y染色體的存在感?我印象最接近的案例,是大洋洲的萬那杜,比距今 2000 年更早之前,可是應該也沒這麼極端。大家有興趣可以查詢。
航向太平洋的DNA之旅:人口劇烈轉換卻仍說著南島語?拉匹達以後的南島語族
最直接的方法是,一位本地男紙和外來女生生兒子,兒子就會繼承爸爸 50% 的基因組加 Y染色體,然後再跟外來女生生兒子,剩下 25%,接著 12.5%,最後 6.25%,加上原本的 Y染色體......感覺好不真實 XDDD 這要連續好幾代,持續有外來女生的情慾流動。
論文估計當時的有效族群量為 400 人,卻沒有近親繁殖的跡象。這麼小的族群,確實更容易受到短期外力的大幅影響。另外也不能排除,外來 Y染色體一度隨著基因組進入,卻在短期內被洗掉的可能性。資訊有限,此一難題目前不可能獲得答案。
論文沒提,不過最後我想說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用粒線體、Y染色體型號佔族群中的比例,判斷整個族群的遺傳組成,有可能會被徹底誤導。這也是資訊更繁複的基因組,能帶來的價值。
同一批資料發表的另一個論文,比較偏重考古學解釋:
Migration and community in Bronze Age Orkney: innovation and continuity at the Links of Noltland
新聞稿:
Bronze Age women altered genetic landscape of Orkney
新聞:
Bones from ancient cemetery reveal surprises about Great Britain’s Bronze Age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