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原載於泛科學

人類對藝術史的認識又有重大突破。一隊考古學家報告,在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中發現大批畫作,最早的年代超過一萬年。卻有些人質疑:那批畫看起來保存太好,怎麼能確定不是最近的作品,真的是冰河時期的創作呢?[1] [2] [3]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看起來不像真的?圖/取自 參考文獻[3]

 

草原和雨林之間

 

這系列研究要在 2016 年以後才有機會進行,這一年哥倫比亞政府和哥倫比亞革命軍-人民軍(FARC)協議停火,考古學家方能深入叢林,在 2017 和 2018 年展開調查,又於 2020 年 4 月發表第一篇正式論文。

 

發現壁畫的遺址叫作 Serranía La Lindosa,簡稱作 SLL,位於哥倫比亞的東部。它算是岩蔭型的遺址,接近瓜維亞雷河(Guayabero River),如今周圍被森林環繞,是濕熱的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 2800 mm(比台灣的 2500 mm 多一些)。

 

整個哥倫比亞位於南美洲的西北部,SLL 遺址處於亞馬遜的最西側,其東方是廣袤的雨林,往西則是安地斯山。遺址算是介於其東方的亞馬遜雨林,以及其西方,奧里諾科河流域的熱帶草原(savanna)之間。

 

簡單來說就是:介於安地斯和亞馬遜的交界,草原和雨林之間。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遺址地點。圖/取自 參考文獻[3]

 

草原盡頭,雨林邊緣的文青

 

目前考古學家深入調查過 3 個地點,絕大部分壁畫位於 Cerro Azul,而距離 467 公尺遠的 Cerro Montoya,以及 4 公里處的 Limoncillos 也都有發現壁畫,不過都褪色了。壁畫大多數為紅色系,作畫材料是赭石。

 

挖掘發現不少石器、植物、動物遺骸,證實此處曾有大量的人類活動。定年結果指出,人類抵達這片區域的年代超過 12000 年,最晚的記錄可能只有數百年前。有趣的是,最早有人類活動記錄的地層,也有出土赭石,暗示這兒最早的居民或許就會用赭石作畫。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在有壁畫的岩壁旁挖掘。圖/取自 參考文獻[3]

 

如今還能識別的作品有上千件,它們應該不是短時間內的創作,多半是長期累積的結果。論文指出,SLL 遺址南方 180 公里遠處的 Serrania de Chiribiquete 遺址,也存在類似風格的岩壁畫作,由此推論兩地處於同一個文化交流圈。

 

所以對於「這批畫為什麼可以保存到現在?」這問題,合適的答案也許是「原本此一區域存在非常豐富的作品,卻只有這些保留至今」。保存最佳的 Cerro Azul 畫作位於岩壁側面,上方被巨大的岩壁擋住,結構微妙的角度有保護效果,多數作品不會直接淋雨。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遺址區域遠眺。圖/取自 2018 年影片 Colombia: peace unveils hidden rock art wonders

 

SLL 遺址位於如今的亞馬遜雨林邊緣,不過和安地斯山也很接近。最初住在草原和雨林交界的居民,由石器等跡象判斷,並非從東邊穿越廣闊的雨林,而是由其西北的安地斯方向,或許是波哥大盆地移民而來。

 

首批移民抵達的年代,差不多是距今約 12600 年前,寒冷的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開始之際;或許和當時氣溫驟降,人們想換個地方討生活有關,不過詳情仍需研究。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南美洲西北部各早期遺址的年代。波哥大盆地的遺址年代比 SLL 更早,兩處石器技術類似,看起來是 SLL 人群的源頭。圖/取自 參考文獻[1]

 

之所以重複指出當地位於草原和雨林的交界,是因為「草原」和「雨林」的範圍會變化。氣候不斷變遷,冰河時期比現在更冷更乾,某些現在能長樹的地點,當時只能長草。亞馬遜雨林在冰河時期仍然存在,但是面積不如氣候變暖以後。

 

失落的世界,長留壁畫中

 

SLL 遺址附近的環境缺乏深入研究,但是由其他情報推斷,該地在冰河時期的樹木應該比現在少,更偏向熱帶草原(熱帶莽原),類似今日東非草原,或南美洲喜拉朵草原的環境。

 

遺址離河流不遠,首批移民抵達時,應該有多元的草原、雨林、淡水資源可以利用。那個冰河時期已經失落的世界,部分仍留存在最早的壁畫中。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壁畫一景:a. 擬人化圖像、b. 手印、c. 動物化圖像、d. 幾何圖形、e. 植物圖像。圖/取自 參考文獻[1]

 

SLL 遺址的岩壁上保有數千件作品,包括擬人化(anthropomorphic)、動物化、幾何與植物的題材。不少畫的內容看來是狩獵和儀式場景,記錄著古代的生活與環境。動物種類繁多,常出現的有鹿、貘(tapir)、鱷魚、蝙蝠、猴子、烏龜、蛇(serpent)、豪豬。

 

不過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冰河時期結束後,早已滅團的美洲大型動物們。至少可以辨認出大地懶、乳齒象、某些羊駝(camelid)和三趾後弓獸(three-toe ungulate),還有馬。

 

牠們出現在壁畫中,可能是畫家作畫時直接觀察到的紀錄,這也是創作於冰河時期的佐證之一;即使作畫時附近沒有這些動物,也能推測藝術家們仍保有對這些生靈的記憶。

 

馬值得一提。馬起源於美洲,後來遷徙到歐亞大陸與非洲,原產地卻在冰河時期結束後滅團,因此世紀帝國中的馬雅人、阿茲特克人都沒有馬。壁畫中有馬,證實當時的人見過馬,而且覺得值得留下圖像記錄。 

猛獁草原消失幾千年後,猛獁象、美洲馬依然生還

哈靈頓馬非馬?已滅絕的美洲馬家新成員上線啦!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冰河時期後,南美洲滅團的動物們:a. 大地懶、b. 乳齒象、c. 駱駝科動物,大概是某種羊駝、d. 馬、e. 應該是馬、f. 某種三趾後弓獸。圖/取自 參考文獻[1]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不是,馬不是屬於雨林的動物,若是 SLL 附近能跑馬,意謂現在滿佈樹木的地區,當時仍然有大片的草地。這點間接證實這塊介於安地斯與亞馬遜的交界之地,冰河時期以後經歷明顯的改變。

 

想釐清岩壁上畫作的年代,往往任務困難,至今這批壁畫也沒有直接定年的結果。不過考古學家仍根據幾條間接證據,判斷最早的作品創作於冰河時期:

第一,當地最早在距今 12600 年前出現人跡,應該是由西北方的安地斯方向移民而來。

第二,最早出現石器的地層,也出土作畫的材料:赭石。

第三,壁畫有多種冰河時期後滅團的動物。

第四,更大的地理範圍內,不只一處有類似的壁畫,還有些已經褪色的作品。

 

赭石是古代藝術創作時很常見的顏料,世界許多地方都有記錄。同一年另一篇發表的論文報告,在中美洲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一處浸滿水的洞穴內發現開採赭石的跡象,最早可能距今 12000 年之久。這些蛛絲馬跡顯示,對於一萬多年前的美洲人而言,赭石是熟悉的資源。

短篇  超過一萬年前,深入猶加敦洞穴採赭石礦

摩登原始人(上):現代行為的起源

摩登原始人(下):成為文青的第一步

智人最早「畫作」,7.3萬年前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遺址附近的瓜維亞雷河。圖/取自 參考文獻[3]

 

支持藝術創作的樂園,有肉有菜很多魚

 

能支持大量藝術創作的時空,想必日常生活不虞匱乏。SLL 位於草原、雨林、河流的交界,可利用的資源豐富又多元,許多記錄埋藏在地層中。

 

早期的美洲文化,如克洛維斯文化(Clovis Culture),以狩獵猛瑪象之類的巨獸聞名。壁畫中有不少大型動物,牠們曾經是最初移民的食物嗎?似乎不是,即使有的話數量也不多。遺址所有年代的地層皆缺乏大型動物的遺骸,最古老的也不例外(也沒什麼鳥類)。

北美洲克洛維斯文化,只有300年?

美洲考古攋人包,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一萬多年前的美洲人,對於獵捕和食用大型動物,應該沒什麼心理或文化障礙。馬、象、鹿等動物不是狩獵的對象,卻出現在壁畫中,意義值得玩味。莫非是就算抓不到,也要畫在牆上欣賞?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各地層中不同類動物的比例。圖/取自 參考文獻[1]

 

遺址出土的遺骸有非常多魚類,也有鱷魚、烏龜等水生動物,表示這群住在河流旁的人懂得蒐集淡水資源。其他動物大部分是小型動物,2 種齧齒類最多:駝鼠(paca,學名 Cuniculus paca)和水豚,還有犰狳、鬣蜥、蛇等等。有意思的是,魚類、哺乳類、爬蟲類的比例,在不同年代都很接近。

 

植物也相當豐富,保存下來最多的是棕梠類,至少可以辨識出 10 個物種;棕梠也是當地現在普遍生長的樹木,果實能提供能量和營養,葉子等部位還有各種用途。也有不少碳化種子出土,包括茄科(Humiri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天南星科(Ar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植物。 

短篇  亞馬遜豐富植物利用史,木薯、南瓜,超過一萬年

短篇 亞馬遜雨林看似原始,早已深受人為活動影響

美洲舊石器時代,女生不只採集,也常狩獵?

 

總之,對於沒有農業,不長期定居的採集狩獵者來說,SLL 一帶可謂有肉有菜有水源,各式資源充沛的好地方(原本還能欣賞史前巨獸秀,可惜後來沒有惹 QQ)。

 

相關研究仍在進行,已經問世的論文之外,這片區域應該還有不少有趣的線索值得探索。反正,這批壁畫就算沒有到冰河時期那麼早,應該也是真正的古代創作,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個早已失落的世界。

怎麼知道亞馬遜雨林中的壁畫,真的是冰河時期創作?

短篇  阿根廷8200年前開始,每代子孫都要穿越乾旱大地,去洞穴裡留下印記?

莫維斯線與竹子假說:東方真的比較落後嗎?

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東亞史上最關鍵的產業轉型

東南亞史前藝術史:能寫實也懂抽象,和歐洲一樣

 

1. Morcote-Ríos, G., Aceituno, F. J., Iriarte, J., Robinson, M., & Chaparro-Cárdenas, J. L. (2020). Colonisation and early peopling of the Colombian Amazon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the Early Holocene: New evidence from La Serranía La Lindos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 Newly discovered Amazon rock art show the rainforest’s earliest inhabitants living with giant Ice Age animals

3. The Serrania La Lindosa: New archaeological sites for the colonisation and settlements of the Colombian Amazon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