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很很少數的癌症會傳染。研究比較多的,一種在狗狗間流傳;2 種的宿主是袋獾,而且嚴重到有滅團危機。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分析袋獾癌症的傳染狀況,發現似乎已經趨緩?

A transmissible cancer shifts from emergence to endemism in Tasmanian devils

133079358_3719872771438486_8684148890381358685_n

 

袋獾也叫作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住在澳洲東南方的島-塔斯馬尼亞,和袋鼠、無尾熊是親戚,屬於袋家成員。袋獾面部腫瘤病(devil facial tumor disease)簡稱 DFTD,在 1996 年首度被發現。袋獾在生育季節會咬來咬去,癌症也隨之傳染。

 

累積至今,超過 80% 袋獾得疫而亡,一般認為,假如沒有人類強勢介入,袋獾遲早滅團。新論文卻表示袋獾與癌症,搞不好已經達到某種平衡,人類不宜冒然干擾。

 

1

 

這個論文搜集 2003 到 2018 年,總共 51 個癌症樣本。樣本們不是定序整個基因組,而是定序 11359 個基因作為分析對象。 論文判斷其中 28 個基因,個體間的差異夠大,而且位於基因組各處,足以代表整個基因組,可以用於後續分析。

 

由此估計所有樣本的共同祖先,年代介於 1977 到 1987 年之間,大概在 1984 年左右。倘若估計正確,表示癌症誕生後在袋獾界流傳惹一段時間,才在 1996 年被人類注意到。

 

2

 

帳面紀錄上,癌症首先在塔斯馬尼亞的東北部出現,接著往西往南流傳。之前有人認為,傳播狀況是先征服一地,再傳到下一地。 不過遺傳上,51 個樣本分為差異明顯的 2 群,而且分家的很早,在每個地區 2 種癌症皆同時存在。這表示癌症並非只以單一方向往前傳,也有回傳跟這樣那樣傳的。

 

袋獾的癌症有多會傳呢?WARS 等傳染病可以用「傳染數(R)」估計,平均一位宿主傳染給幾個。 袋獾的癌症是傳染性疾病,也能這樣估計。結果是,1980 年代只有 1 左右,1990 年代初期到中期大增,最高達到 3.5,現在則降到 1 以下。

 

3

 

論文推論,癌症的平均傳染數之所以大不如前,一大原因是袋獾數量大減以後,見面機會減少,傳染的機率也減低惹。

 

理論上,傳染數小於 1 的話,疫情將漸漸趨緩,最終結束。論文表示,這是袋獾癌症可能的發展狀況;至少目前看來,疫情也沒有擴大的跡象,癌症不再廣傳,袋獾與癌症至少可以共存。

 

4

5

 

論文指出,既然袋獾與傳染病已經達到平衡,而且沒有滅團危險,那麼目前人為不該過度介入,像是野放新袋獾之類的,以免打破平衡,反而又促進癌症廣傳。對於這點,我深表懷疑。

 

即使分析正確,癌症傳染數量確實大幅下跌;一方面,袋獾的數量已經十分稀少,他們面臨的危機不只傳染性癌症,提高族群數量,效果也許 Z>B。 另一方面,除惹上述提到的 DFTD 以外,2014 年時袋獾又發現另一款新的傳染性癌症 DFT2,而且與前輩沒有關係,是又獨立誕生的新型傳染病。

 

也就是說,就算解決舊的 DFTD 威脅,若是新的 DFT2 再來一次類似過程,剩下 20% 的袋獾,大概也沒剩多少條命。總之,族群個體太少,是很危險的。

 

不知道,希望袋獾能克服危機,就像智人能克服 WARS 一般(握拳)~  

用模型推疫情,如何避免誤用、正確解讀?

嚴格的防疫管制,什麼時候才能放鬆?

消滅80%袋獾的傳染性癌症,已經自然趨緩?

罕見的傳染性癌症(上):塔斯馬尼亞惡魔的致命殺手

罕見的傳染性癌症(下):與狗和平共存數千年

滅團袋狼的古代基因組,長相變狼的另一種方式

短篇  袋狼長相狼模狼樣,腦子裡依然有袋本色

美洲原本的狗自成一格,後來幾乎死光光

延續血脈一萬年 —— 北極區雪橇犬

 

新聞稿:

Tasmanian devils may survive their own pandemic

新聞:

Tasmanian devils claw their way back from extinction

另一個論文:

Evolution and lineage dynamics of a transmissible cancer in Tasmanian devils

另一個論文的新聞稿:

How an infectious tumor in Tasmanian devils evolved as it spread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