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器時代,黑曜石是重要的資源,它材質鋒利,可以加工做成好用的工具,遍及世界各地,從山上、海邊,到島上的遺址都能見到。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報告,北極區 8000 年前遺址中出土的黑曜石,原產地竟然距離有 1500 公里之遙!
還有神秘魔法,可以對抗《冰與火之歌》的異鬼。via 這裡
黑曜石是火山活動的產品,不是隨地都有。世界各地許多遺址中,黑曜石不是本地生產,而是從原產地進口而來,有些距離還相當遙遠,證實古代人類長距離的交流。東非 30 萬年前的遺址,出土距離產地超過 25 公里的黑曜石。南美洲在 13000 年前,有源自安地斯高山的黑曜石,被帶到 160 公里外的海邊。太平洋的島嶼之間,數千年前的南島族群,也會跨海長途運送這種珍貴資源。
東非肯亞 30 萬年前,人類行為變得更加複雜,轉型進入 Middle Stone Age
黑曜石在世界各地,曾由海拔幾千公尺的高山,被帶到海邊;也曾從這個島,航向那個島;在亞洲北部,寒冷的北極區一帶,更是冰原歷險記的一員。 黑曜石跨越多元的地形,下山渡海越冰原,用各種方式旅行。
假如古時候北極有聖誕老公公,他的禮物應該會有黑曜石;收到聖誕禮物以後,南島人能用來刺青,馬雅人可以犧牲獻祭,北亞人有惹黑曜石武器,能獵捕北極熊或維尼熊。
地質學也可以講得像英雄勵志電影──讀《改寫地球史的25種石頭故事》
我們平時聽到西伯利亞,會覺得是很北邊的地方,但是若霍夫島(Zhokhov)的遺址卻要比西伯利亞更北,處於北極圈內,北緯 76 度 08 分,東經 152 度 43 分。 遠的要命的遺址,被歸類於 Sumnagin 文化叢,距今 7900 到 8000 年前人類記錄活動最多。
儘管冷得要命(不過當時比現在溫暖),出土仍十分豐富,有超過 54000 件動物遺骸,以及 19160 件石器。
石器中有 79 件黑曜石製品,占石器比例 0.54%。用 X射線螢光光譜儀(X-ray fluorescence,簡稱 XRF),分析遺址中黑曜石的化學組成。
對照 40 個黑曜石產地後,論文判斷樣本源自楚科奇自治區(Chukotka)的克拉斯諾耶湖(Krasnoe)附近-地理距離足足有 1500 公里之遙!
論文認為兩地距離實在太遠惹,不太可能是從克拉斯諾耶湖出發,直接把貨帶到若霍夫;推論是一站一站的間接傳播,輾轉把黑曜石送到若霍夫,旅途中或許有狗拉雪橇的幫忙。
這個論文直接的發現是,黑曜石經歷過 1500 公里的漫長旅程。但是那個時期黑曜石不是唯一的物慾交流,流動路線也不只一條。距今 7800 到 8250 年前,北極區各地的居民,形成互通有無的交流網路,範圍廣達 4000 平方公里。
也許人口很少,卻仍有過不少物慾、技術、文化、情慾,曾經在北方寒冷的冰原上流動過。
「我們破舊的手提箱又一次堆在人行道上;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可是沒有關係,道路就是生活」
—傑克.凱魯亞克
「Our battered suitcases were piled on the sidewalk again; we had longer ways to go. But no matter, the road is life」
- Jack Kerouac
新聞稿:
The ancient people in the high-latitude Arctic had well-developed trade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