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4世紀的黑死病,是鼠疫桿菌造成,極為恐怖的疫情,導致當時歐洲超過3分之1的人口喪生。隨後到18世紀這段期間,還陸續發生過數次大暴走,不過目前對於鼠疫桿菌在這段疾病期間的歷史,還不是非常清楚。歐洲這波鼠疫桿菌的疫情,比較大規模的爆發,最後一次發生在18世紀的馬賽,這個2016年的論文從1722年的5個遺骸,取得當時鼠疫桿菌的樣本,研究當年馬賽大瘟疫的菌株,究竟是何來歷。
去年研究發現,鼠疫桿菌在歐亞大陸,至少已經感染人類5000年惹:
不過這個論文完全沒提到以上那個論文,有趣。
把這些細菌跟其他古代與現代的樣本,擺在一起畫演化樹發現,造成馬賽大瘟疫的鼠疫桿菌,跟1348年導致倫敦黑死病的細菌,親緣關係最接近,卻與年代介於1350到1400年間,也位於倫敦的菌株是不同分枝。論文由此推論,黑死病時期,鼠疫桿菌演化出不只一個型號,最初造成黑死病的那款鼠疫桿菌,在暴走後默默於某處存在數百年,最終造成惹馬賽大瘟疫。這款細菌現在也許已經滅絕,或是仍在某處低調過日子,沒人知道。
雖然疫情是在馬賽大爆發,卻不代表細菌也一直住在附近。有看過《終極殺陣》就知道,馬賽長期是法國的海港城市、國際貿易中心,船來人往,以目前的資訊,沒人能確認這款細菌的來源。論文認為,更多針對歐亞大陸各地,古早人類與嚙齒類遺骸的古代DNA研究,將有助於回答這些問題。
鼠疫桿菌的古代DNA 研究超多的:
短篇 英格蘭鄉村Thornton Abbey,黑死病留下的大墓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新聞稿:
The hideout of the Black Death
麥克馬斯特大學新聞稿:
Descendants of Black Death confirmed as source of repeated European plague outbreaks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