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物當中,只有人類與人的祖先們會製造石器,跟我們最親近的黑猩猩,即使已經算是相當聰明的動物,別說造飛機,連很簡單的奧都萬石器都造不出來。目前已知最早,跟石頭沒差太多的「拉米關」石器,出現在330萬年前;知名度很高,以砍砸器為主的「奧都萬」技術,在260萬年前誕生;而170萬年前出現了更加精巧,以手斧為代表的「阿舍利」石器。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co-evolution of hominin tool-making teaching and language

stone tool  via 這裡

肯亞330萬年前的史上最早石器

短篇 誕生於176萬年前的阿舍利石器

 

hominin當初是如何學會製造奧都萬石器,獲得巨大的演化優勢,卻又等了將近100萬年,才進步到阿舍利?由人類以外所有生物,都不會製造石器的事實看來,製造石器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它需要手與身體的構造能配合,大腦還要有足夠的認知能力,以及......個體間的溝通,如此一來,史前愛迪生發明最早的石器以後,才能順利擴散出去,讓大家都受惠。

 

2015年的這個論文,找來一堆大學生,真人測試製造奧都萬石器。學生被依允許溝通的程度,分成5組,每組第一個人做完以後,有5分鐘時間向下一位教學,再換下一位上場,依此類推。

 

5組:

1. 只給樣本,just do it

2. 能看著前一個人做,但不能用任何方式溝通

3. 可以向下一個人示意,但不能比劃與講話

4. 可以比手勢

5. 直接用講的

 

實驗結果是,這5組溝通愈順暢的,製造出來的石器品質愈好,只能看不能講的第2組,卻跟第1組的技術傳遞效果,沒差多少。作者認為,這意謂只用看的效果不佳,但即使不能比手勢,也不能講話,光是最簡單的眉目傳情,對於製造工具技能的傳播,也大有幫助。

 

作者的推論是,假如只能看,完全不能溝通,連聰明如智人,都很難把製造石器的技術傳遞下去,更何況是200多萬年前的hominin?因此當初的hominin既然造得出奧都萬石器,想必也已經具備某些基本的認知能力來交流,即使只是最簡單的點頭皺眉,嗯嗯哈哈去洗澡,也樂勝完全無法溝通,但比起後來,這個時期的溝通能力可能仍然很悲劇。

 

畢竟,配備石器,對人類演化應該大大有利,那麼為什麼不趁勝追擊,持續進步,要再等將近一百萬年,讓奧都萬出現,在非洲慢慢傳播了最少70萬年之後,直到170萬年前,hominin才開發出進階的阿舍利技術?(同時期奧都萬仍普遍存在,在東亞甚至一直被使用到很接近現代)

 

作者的假說是,石器的製造牽涉許多因素,可能只是單純沒誘因,或是在學會奧都萬以後很長一段時間,hominin的認知能力都沒有長進,還是只能跟本來一樣嗯嗯哈哈去洗澡。這個情況下,即使有什麼更精巧的技術,被石器時代的亨利福特研發出來,他周圍一堆未覺醒的吱吱,也很難把好東西傳播出去,傳一傳又恢復原狀,就這樣過了超過70萬年。

 

要一直等到hominin的族群,認知與溝通能力又進步後,才終於能普遍造出更加複雜精巧的阿舍利工具(照片就是一個,可以用美麗形容了)。也就是說,石器技術與溝通能力,必需共同演化,一起變得更複雜。本來沒有溝通,沒有石器(這裡先不考慮拉米關);260萬年前只有簡單的溝通,就只能製造簡陋的奧都萬砍砸器;等到170萬年前有了更複雜的溝通,才有更精巧的阿舍利手斧。

短篇 製造石器時的腦袋狀態,跟彈鋼琴類似!

 

十分有趣的假說。

 

《Science》新聞:

Human language may have evolved to help our ancestors make tools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