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空氣傳染要訣:避免群聚、室內通風、加上口罩輔助 原載於泛科學
過去一年半來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席捲世界,其病原體 SARS 二世冠狀病毒(SARS-CoV-2)的傳染力可以很強。這種全新的傳染病怎麼傳染,該如何預防,我們的認識不斷翻新。如今知道常見口號「戴口罩、勤洗手」對防疫有用,卻不是最重要的事;更關鍵的是減少接觸、避免群聚,尤其「長期不通風的室內」,可謂傳播病毒的溫床。
防止空氣傳染要訣:避免群聚、室內通風、加上口罩輔助 原載於泛科學
過去一年半來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席捲世界,其病原體 SARS 二世冠狀病毒(SARS-CoV-2)的傳染力可以很強。這種全新的傳染病怎麼傳染,該如何預防,我們的認識不斷翻新。如今知道常見口號「戴口罩、勤洗手」對防疫有用,卻不是最重要的事;更關鍵的是減少接觸、避免群聚,尤其「長期不通風的室內」,可謂傳播病毒的溫床。
喜馬拉雅山上海拔 5029 公尺處(好像是我寫過的地方中海拔最高的?),有一個直徑 40 公尺的小湖叫作 Roopkund 湖,湖邊有數百人的遺骸,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幾百人當初到底怎麼千里迢迢抵達,又是為什麼去世。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分析湖畔 77 位死者的遺骸,尋找這些人來歷的線索。結果相當出乎意料,他們在遺傳上可以大概分為 3 群人,至少源自兩個時間與空間都差異很大的時空。
Ancient DNA from the skeletons of Roopkund Lake reveals Mediterranean migrants in India
WHO(維尼快樂組織)的總仔譚德塞接受 Science 訪問,表現出極高的喜劇天份,樂勝標榜美式幽默的博恩。看完這篇訪問後,我對譚德塞的好感大增,我愛譚德塞 ❤️
‘I’m still feeling that we’re failing’: Exasperated WHO leader speaks out about vaccine inequity
反正都是確診,為什麼還要定序病毒基因組? 原載於泛科學
最近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成功入侵台灣,造成不少社區傳播,大家必需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妥善安排資源,不論生理、心理狀態都要注意,不該太過輕忽,也不可過度緊張,否則過早崩潰,豈不前功盡棄?
古代DNA 研究持續進展,之前年代最早的記錄於 2013 年發表,是距今將近 80 萬年的馬。2021 年新發表的 3 位爪爪樣本,2 位超過一百萬年,創下新記錄。
Million-year-old DNA sheds light on the genomic history of mammoths
台灣防疫須有長期準備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台灣本土爆發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阻止疫情擴大是當務之急。每天確診新增上百人,又不清楚病毒擴散狀況之下,該怎麼判斷防疫是否生效?現在的局面,最簡單的判斷方式是:假如今天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低,先假設未來 10 天都要保持強度。
歐洲最早的智人時尚 Runway 在哪裡?在4.6萬年前的保加利亞啦 原載於泛科學
考古學界的上古神獸,桃樂絲.加洛德(Dorothy Garrod)一生調查過許多地方的遺址,法國、英國是她事業的基礎,直布羅陀、中東是她成就的巔峰。1938 年在保加利亞的工作,相比之下不太起眼。 2020 年發表的研究卻指出,保加利亞埋藏著智人最初移民歐洲的奧秘;這篇論文受到許多關注,排名 Altmetric 資料庫 2020 年的第 51 名。還有另一篇論文同時發表,著重在定年。[1, 2, 3, 4, 5, 6]
武漢肺炎高風險群,也有孕婦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感染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之後,不同人症狀差異很大,風險有別。孕婦應該也算高風險群,但是之前缺乏直接比較的證據。2021 年 4 月發表的論文報告,孕婦如果感染武漢肺炎,自己的併發症、死亡率,以及胎兒早產的機率都會更高。孕婦也該列入優先使用疫苗的對象。
豬是最常見的馴化動物之一,可以肯定,歷史上豬被馴化不只一次。歐亞大陸西部的豬最初應該來自中東,然而如今歐洲的豬遺傳上卻和歐洲野豬很像,其中必有玄機。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取得過去一萬年來 63 個中東與歐洲古豬的基因組,探討豬的遺傳組成。
Ancient pigs reveal a near-complete genomic turnover following their introduction to Europe
這個 2019 年的古代 DNA 研究,對象是住在加勒比海的大鳥 Caracara creightoni,在人類進入巴哈馬一帶以後,他們不幸於一千年前左右滅團。研究者順利從 2500 年前的樣本取得粒線體DNA(可以拼裝回 98.7%)。藉此更加了解鳥鳥們的親戚關係,有興趣的請自行閱讀。我覺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古鳥樣本的來源。
冠狀病毒常有突變,多數卻無法傳染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全世界感染幾十億人口以後,它的病原體 SARS二世冠狀病毒(SARS-CoV-2)已經發展出不少變異。除了少數特例,病毒突變的速度似乎不快,不過這只是表面上看到的結果。一項研究發現,感染後病毒其實常常產生新突變,遺傳有別的病毒們,在同一位宿主體內共存是常態;但是在傳染給下一個人的時候,大部分變異無法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