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柯原產於南美洲,歐洲人前往殖民後才知道這類植物。 歷史記載歐洲的人,19 世紀開始利用古柯相關產品。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卻報告,17 世紀的義大利已經存在古柯,似乎是葉子。

Forensic toxicology backdates the use of coca plant (Erythroxylum spp.) in Europe to the early 1600s

短篇 義大利17世紀市井小民,咀嚼古柯葉?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討論古人類學的時候,英文常常能見到一個名詞「hominin」。它的中文叫作什麼?我想「古人類」比較適合,但是絕對不能寫成「人族」。

hominin的中文是什麼?不是人族!古人類?

via “Lucy”, superstar of evolution, at fifty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今 4.5 萬年前已經有智人一路向北,抵達現今的德國中部。源自非洲的智人似乎比較喜歡溫暖,可是那時歐洲北部的時代力量相當寒冷。2024 年總共有三個論文,這兒來看環境、飲食等方向。

時代力量嚴寒,智人4.5萬年前勇闖北方凍原

via 這裡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南部最後的尼安德塔人與智人共存一段時間,至少有幾千年,像是巴爾幹、義大利一帶。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其實有些智人的出沒範圍更北,4.5 萬年前就來到現今的德國中部。

Homo sapiens reached the higher latitudes of Europe by 45,000 years ago

智人4.5萬年前德國出沒,尼安德塔人新鄰居?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歐洲北部的波羅的海,離岸不遠的海底發現一道將近一公里長的石牆。推測是海水上升以前,人類刻意建築的結構,目的是狩獵大型動物,最可能是馴鹿。

A submerged Stone Age hunting architecture from the Western Baltic Sea

短篇 北歐海底石牆,一萬年前的馴鹿捕捉器?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珠珠是非常古早的裝飾品,bead 常常不是彈珠那種圓形,而是扁的、方的、橢圓、管狀等形狀,中間有穿孔可以串起來。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美洲最早的珠珠,材料是兔兔的骨頭。有趣的是,兔兔珠珠來自克洛維斯文化的遺址,旁邊還出土大象、大牛的遺骸,顯然這群人不只狩獵大型動物,也與小動物發生關係。

Use of hare bon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lovis bead

短篇 美洲最早珠珠,克洛維斯文化,來自兔兔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長河中許多生物已經滅團。依然留存的生物,和古時候的同類相比,遺傳多樣性常常降低。這個 2024 年的論文,獲得伊比利亞猞猁的古代DNA,比對發現古時候的猞猁(lynx),DNA 變化竟然更少。

Recent increase in species-wide diversity after interspecies introgression in the highly endangered Iberian lynx

古時候的猞猁,DNA多樣性竟然比現在更低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有很多種鹿,黇鹿(fallow deer)在台灣的知名度不高(有時候被叫作「歐洲梅花鹿」)。如果說這就是希臘(羅馬)神話中,和月神阿特米絲(黛安娜)一起現身的那款鹿......好吧應該還是沒多少人知道 QQ。這個 2024 年的論文,由古代DNA 探討黇鹿的發展。

The 10,000-year biocultural history of fallow de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policy

人類把黇鹿帶到各地,後來常常無以為繼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瘧疾是常見的傳染病,所幸歐洲、台灣等地隨著公衛成功,目前沒有本土瘧疾。這個 2024 年的論文由世界各地取樣,尋找古代瘧疾的蹤影,有許多有意思的發現。一個樣本和台灣關係密切,來自西班牙人在基隆的和平島建立的殖民地, 17 世紀中期的「諸聖教堂」遺址。

Ancient Plasmodium genomes shed light on the history of human malaria

上山跨海瘧疾流動,喜馬拉雅,安地斯山,西班牙的基隆殖民地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千多年前,亞洲東部同時有兩個大帝國崛起:匈奴、漢朝。這個 2025 年的論文報告,現今蒙古國南部一座當年的堡壘,有十幾位男紙被丟在坑中,似乎是客死他鄉的漢朝戰鬥人猿。

Bio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ancient Han-Xiongnu war: Insights from the Iron Age site of Bayanbulag

對抗匈奴的漢朝前線堡壘,「漢朝人」古代DNA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棕熊(Ursus arctos)存活到現在,出沒範圍比古時候小很多。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分析古代DNA,認為不同地區棕熊滅團的時候,也一起損失 DNA 多樣性。

The origin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Holarctic brown bear populations inferred from genomes of past and present populations

日本古代和現代棕熊是同一群,歐洲是不同熊?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青藏高原東北部又發現一位數萬年前的丹丹。對動物遺骸的分析則指出,長期在此生活的丹丹,吃最多的肉肉似乎是羊肉。

Middle and Late Pleistocene Denisovan subsistence at Baishiya Karst Cave   

青藏高原吃羊肉,丹尼索瓦人曾經遇見智人?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麥的位置是歐洲北部,波羅的海南方。和歐洲其他地區相比,邁入新石器時代更晚一千年左右,而且和採集狩獵文化共存相當一段時間。這個 2024 年的論文新定序,加上已經發表過大概 100 個古代基因組,探討丹麥的遺傳歷史,得知新石器時代的開始與結束,兩段時期都有大批外來人口進入丹麥。

100 ancient genomes show repeated population turnovers in Neolithic Denmark

丹麥遺傳史,新石器時代開始和結束,大批外來人口加入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