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苗超速開發,仍需一年以上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至今仍然沒有肯定有效的藥物與疫苗,能夠對抗由 SARS-CoV-2 病毒(本文之後稱為「SARS二世」) 引起的全新傳染病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科學家正在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研發疫苗,從開始設計到第一次人體試驗僅花 63 天,打破紀錄。但是離成功仍然漫長,等到能讓大眾普遍使用,很可能要一年以後。
2016 年時,面對同樣之前未知的新疾病茲卡病毒,從開始設計到人體試驗花了 190 天,已經是當時不可想像的高速,科技斷進步下,這次的 63 天更加驚人。不過領導美國防疫的 Anthony Fauci 表示,最少要再過一年或一年半,新疫苗才有機會給大眾使用。這是因為全新設計的疫苗,會面臨如何使用,該施打多少劑量,有沒有副作用等等問題,使得研發速度無法快到哪去。
With record-setting speed, vaccinemakers take their first shots at the new coronavirus
在 3 月 16 日首度開始臨床試驗的有 2 款疫苗,分別由美國和中國的團隊所研發。美國由 Moderna 公司開發的疫苗,採取一套全新的思維設計:mRNA疫苗。
Meet the company that has just begun testing a coronavirus vac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病毒的基因會轉錄出 mRNA,mRNA 再轉譯為蛋白質。疫苗的目標是教育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產生對付病毒蛋白質的抗體。Moderna 疫苗的原理是直接把病毒單一基因的 mRNA 給予人體細胞,由於只有病毒的 S蛋白質(spike),因此進入人體後毫無致病能力,卻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針對 S蛋白質的抗體,下次再見到真正的病毒時,便可辨識並摧毀目標,達到對病毒免疫的目的。
mRNA疫苗有許多好處。理論上,使用 mRNA 刺激免疫反應,比傳統的減毒病毒或基因改造病毒更安全。而且完全不需要真正的病毒,只要知道基因序列就能設計。另一優點是非常容易大量生產,估計只要 1 公克,便能讓一百萬人接種。
不過 mRNA疫苗最大的問題在於這是全新技術,仍然沒有成功的記錄,至今最多進行到臨床第二期,還沒有進入第三期的案例。
有些專家建議,若是初步證明疫苗有效,即使尚未完全通過四期臨床試驗,也可以先讓醫療人員使用,因為他們被感染的風險最大。至於風險沒那麼高的其他人,不需要趕時間。
中國由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 Biologics)開發的疫苗原理不同,它同樣教育免疫系統攻打病毒的 S蛋白質,卻是使用基因改造過不會致病的 adenovirus-5 病毒(Ad5)為載體。中國專家表示他們在 2017 年靠著這套技術,順利開發出伊波拉的疫苗,這次也深具信心。
然而也有專家質疑安全性,有些人曾經感染過 Ad5 病毒,或許會影響疫苗的效果,或是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老牌大廠默克(Merck)一度採用這種方法研發 HIV 疫苗,卻在 2007 年終止計劃。
除此之外,目前至少還有 40 多種原理各異的疫苗正在研發,等待進入臨床試驗,包括台灣也參與了好幾種。同時展開許多計劃是必要的,因為疫苗研發絕大部分都會失敗。 甚至即使已經有一種疫苗成功,到時候也不該終止其他仍在進行的計劃,以免可能的閃失。面對 SARS二世這種對手,不該只有一種疫苗。
也有少數專家主張,可以徵求志願者,接種疫苗後直接以病毒測試感染,便可大幅縮短臨床試驗的時間,在此疫情導致全球動盪的特殊狀況下,應該利大於弊。這是一種有科學基礎的可能選項,但是爭議極大。
Should scientists infect healthy people with the coronavirus to test vaccines?
儘管進入臨床試驗的速度破紀錄,等到疫苗完成仍然需要不短的時間,大家千萬不能錯誤期待。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