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是非洲東部外海的大島,自從有人類開始,馬達加斯加就被大海阻隔,一定要渡海才能抵達。之前知道,距今約 1300 年前島上出現最早的村落,不過超過 4000 年前就有人抵達惹。這個 2018 年的論文,報告更早人類活動的跡象。
Early Holocene human presence in Madagascar evidenced by exploitation of avian megafauna
via 這裏
馬達加斯加長期與世隔絕之下,演化出一些神奇的大型動物,像是超大隻的狐猴,還有可以長到 500 公斤的象鳥(Aepyornithidae),可惜牠們都在一千年前左右滅團惹,一般認為與人類活動有關。馬達加斯加南部的 Christmas River 遺址,曾出土過許多動物骨頭,距今 9000 到一萬多年前。
這個論文,在此處發現 2 件象鳥(Aepyornis maximus)的腿骨,直接對膠原蛋白定年的結果是,距今 10511 到 10721 年前。重要的是,腿骨上有被人為切割的痕跡!
接觸過人類的是一位成年女鳥,她的跗蹠骨(tarsometatarsus)和脛跗骨(tibiotarsus)都有多道切痕。她見證至今已知馬達加斯加最早人類活動的記錄,不過遺址沒有發現任何人造物或石器。
另外也分析多件博物館收藏的樣本。其中一件取自 Lamboharana 遺址,象鳥的脛跗骨(另一種象鳥 Mullerornis)上頭也有人類切痕,距今 6282 到 6415 年之間,也比之前認為人類抵達馬達加斯加的年代更早。
已知訊息儘管有限,卻指出人類渡海抵達馬達加斯加,已經超過一萬年,只是似乎很沒有存在感,沒有造成明顯的生態改變,也沒有讓象鳥、巨大狐猴滅絕。
目前我們對馬達加斯加的早期居民,幾近一無所知。沒有找到過任何他們的遺骸、居住遺址、人造物與石器,也不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最近的遺傳學分析看來,他們可能也沒有把 DNA 傳承下來,就這麼無聲無息地消失惹。
論文提到,紐西蘭的孔鳥(moa,Dinornithiformes),生態狀況與象鳥類似,卻在人類移民紐西蘭的 150 年內滅團。相比之下,人類抵達馬達加斯加後,仍與象鳥共存惹幾千年,因此,人類移民對島嶼生態的影響,似乎不太單純。
新聞稿:
Ancient bird bones redate human activity in Madagascar by 6,000 years
Science 新聞:
New find clears Madagascar’s first settlers of wiping out world’s largest bird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