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起眼的生活用品在人類演化史上一度意義非凡,「縫衣針」便是如此。 最早的縫衣針大約是 5 萬年前,材料是動物骨頭。這個 2024 年的論文,報告在青藏高原尋獲由石頭製成的縫衣針,年代超過 8500 年,是全世界已知最早的。
遠早於智人的古人類,就會製作有尖頭的工具。縫衣針的結構特別在於,體積很小,一端很尖,另一端有中空的針眼,讓使用者可以穿針引線。
最古老 5 萬年前的骨針,出土於西伯利亞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使用者是不是智人有點可疑。不過年代更晚,數萬年前的骨針數目不少,肯定是智人手筆。
居住在非洲的人類,不清楚有沒有研發過縫衣針。不過即使有,重要性也不如非洲以外,住在更寒冷地區的人類。縫衣針能大幅升級禦寒能力,或許是非洲以外發揚光大的根本原因。
這個論文的樣本來自青藏高原西部,海拔 4237 公尺的夏達錯(Xiada Co,沙爾達湖)。遺址位於湖的北岸,可分為 4 個地層,出土一批石頭產品。
被認定為縫衣針的產品介於 8500 到 8900 年前,共有 6 件,有的只剩一部分,完整全長約為 2.8 公分,看起來就像是針的樣子。
它們的材質是不同的石頭,包括透閃石(tremolite)、陽起石(actinolite)、滑石(talc)。 遺址附近似乎沒有這些石材原料。如果真是如此,這些針應該是在其他地方製作,再被帶來此處;或是外地的原料,在這兒加工製成。
未滿 3 公分的針,尺寸相當短小,大概應付不了厚重的毛皮。論文推測它們更可能用於處理帳篷,是沒有農業的採集狩獵小群體,適應高原生活的一環。
比較特別的是,有一根針上頭殘留紅色赭石,而且遺址附近沒有赭石。赭石應該是作為紅色顏料,和縫衣針的功能沒有關係。論文推論,這根針當年或許不只是一根針,還承載某些象徵意義。
然而,這個領域的知名學者 Francesco d’Errico 認為這些石製品不是針。他認為尖端不夠尖,滑石也太軟,加上赭石的痕跡,更像是裝飾品。許多古早吊飾,和縫衣針一樣有鑽孔,孔內也會有摩擦的痕跡。
不過論文作者表示,這些物品的比例更接近針。帳篷以外,也可能用於製作漁網。如果真的是縫衣針,這就是全世界已知最早,超過 8500 年的石針。
即使滑石超級軟,透閃石、陽起石製成的針應該夠硬,比動物骨頭的針更耐用,這也是值得對堅硬的礦物,大費周章打磨 、鑽孔的理由。
短篇 青藏高原4237公尺,8500年前世界最早石製縫衣針?
超過3.5萬年的象牙鑽孔骨器,不是儀式或純吊飾,可以製作繩索
新聞稿:
World’s oldest stone needles unearthed on Tibetan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