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馬遜地區有著世界最大的雨林。遠比近代更早以前,此地的人類就已經經營土地,發展出十分獨特的農業,改變惹原本的地貌。這個 2018 年的論文,深入鑽研亞馬遜東部 Carana 湖的沉積層,8500 年來的記錄。

The legacy of 4,500 years of polyculture agroforestry in the eastern Amazon

短篇  亞馬遜東部,數千年來不太砍樹的農業經營

 

 Carana 湖周圍,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比距今 4500 年更早以前,沉積層中很少花粉,沒什麼火燒過的痕跡,也沒有人為活動跡象。因此,距今 4500 年之前人類應該尚未在這一帶活動。

世界最早吃可可,亞馬遜5300年前

短篇 歐洲人到來前,亞馬遜流域曾有發達農業

短篇 亞馬遜雨林看似原始,早已深受人為活動影響

短篇 亞馬遜東部,數千年來不太砍樹的農業經營

 

距今 2500 到 4500 年前,沉積層中的有機物質、花粉、木炭都大幅增加,4300年前起出現的玉米,也是亞馬遜東部最早的記錄,3200 年前甘藷也現身惹。整體看來,這段期間人類入住,發展農業,不過對原本環境的影響並不算太大。

 

砍伐樹木,加上火燒清除原本的草木,開拓種植農作物的空間,這類常見的手法,在當地應該用得不多。當地人採取的是混農林業(agroforestry),種植穀物與根莖類,搭配採集、狩獵維生。

短篇 亞馬遜4000年前,也馴化過自己的稻

 

短篇  亞馬遜東部,數千年來不太砍樹的農業經營

 

距今 2500 年以後,沉積層中食用植物的比例大增,2250 年前出現木薯,600 年前出現南瓜。有意思的是,500 到 1250 年前之間,木炭數目變多很多,顯示火燒數量增加許多。論文認為,土地經營的改變,多半與一千多年前,來到附近 Santarém 文化影響有關。 

短篇 沒有人類,南瓜也許已經絕種

 

亞馬遜地區,史前人為對環境最明顯的改變之一,是許多地方出現人為經營,肥沃的「亞馬遜黑土(Amazonian dark earths)」。Carana 湖附近的 Serra do Maguari 1(SDM1)遺址,就在這段期間出現黑土的蹤影;這應該也是原本不算富饒的此地,能夠種植玉米的關鍵。 

 

短篇  亞馬遜東部,數千年來不太砍樹的農業經營

 

4500 年來,居住在 Carana 湖附近的居民, 沒有大尺度砍伐林木、清理林地,反而是採取小規模混農林業的策略,在維持生計的同時,也相當程度地能夠維護生態,而且看似不太受到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影響。 

 

亞馬遜這款「農業」與土地經營,和歐亞大陸的模式截然不同,這些考古研究,除惹增進對古早人類的認識之外,在強調環境保育,尋找永續發展之道的這個年代,或許也有些應用價值。

太平洋小島為何崩潰,成為人吃人的世界,又如何克服?

復活節島與賈德戴蒙:與時俱進的歷史研究 

 

新聞稿:

Ancient farmers transformed Amazon and left an enduring legacy on the rainforest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