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論文報告,配備某段尼尼 DNA 的人,感染 WARS 後嚴重的機率比較高。這項研究的結果很簡單,但是過程與意義其實頗為複雜。
The major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severe COVID-19 is inherited from Neanderthals
這個論文報告,配備某段尼尼 DNA 的人,感染 WARS 後嚴重的機率比較高。這項研究的結果很簡單,但是過程與意義其實頗為複雜。
The major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severe COVID-19 is inherited from Neanderthals
武漢肺炎究竟殺死多少人?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至今,帳面死亡數字已經超過 87 萬人,但是實際人數肯定更多。由 SARS-CoV-2(SARS二世冠狀病毒)引發疫情的影響太過廣泛,直接亡於瘟疫的死者之外,也有不少間接受害者,幾乎不可能精確評估實際人數。
「奧都萬 Oldowan」最早是 1930 年代,李奇於坦尚尼亞發現,並以出土地點命名的一款石器風格。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報告,新出土的奧都萬年代比 258 萬年更早一些,是已知最古早的奧都萬。
Searching for the emergence of stone tool making in eastern Africa
比維京人更古老的北歐天花,也許不如後來致命?傳染病的演化史 原載於泛科學
全球天花根除計畫(Global Smallpox Eradication Program)的前後 3 任領導: J. Donald Millar、 William H. Foege、J. Michael Lane 博士,1980 年時拍攝。圖/取自 wiki
「人類演化的過程,史傳奇博士看到 1400 萬種可能性,不過只有一種是正確的」......以上為設計對白。好啦是這個 2019 年的論文,研究者比較惹各種可能性,得到標題那個結論。
Dental evolutionary rat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Neanderthal–modern human divergence
WARS 席捲世界下,冰島是世界前幾名的防疫楷模。不要被台灣某些小外宣誤導,三月以後世界大部分傳染源都是從歐洲出口,冰島面臨的威脅不輸台灣。冰島 2 月 28 日出現第一位確診以來,防疫相當成功,不但感染少,殺傷力也小。防疫贏過冰島的國家很少,台灣就是一個,不過冰島做的研究相當透徹,能提供有用的指引。這個論文報告冰島族群抗體檢驗的結果。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o SARS-CoV-2 in Iceland
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東岸,算是歐洲的東北部,芬蘭的對岸,西伯利亞的西邊。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取得青銅時代到中世紀的古代基因組,調查愛沙尼亞族群的遺傳改變。
The Arrival of Siberian Ancestry Connecting the Eastern Baltic to Uralic Speakers further East
古人類學家約翰.鷹哥(John Hawks),提到達爾文對「人類是否為一個物種」的見解。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Descent of Man)》這本書的第 7 章花惹很長的篇幅討論,不同的人類種族是否需要視為不同的物種。達爾文覺得不需要。
Quote: Darwin on human variation
結構強化的病毒,傳染力更強——冠狀病毒的D614G突變(下) 原載於泛科學
SARS二世病毒入侵細胞的過程。圖/取自 Profile of a killer: the complex biology powering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