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體重控制類的書在台灣似乎很有市場,很嚴謹到蝦七八亂掰的一應俱全。《大自然就是要你胖!:揪出肥胖關鍵機制,逆轉代謝困境》算是很嚴謹的,單純當作科普書來讀也沒問題。

吃得對比不吃更重要──《大自然就是要你胖!》

via 這裡

 

體重變化的實驗科學家

 

《大自然就是要你胖!:揪出肥胖關鍵機制,逆轉代謝困境(Nature Wants Us to Be Fat: The Surprising Science Behind Why We Gain Weight and How We Can Prevent--and Reverse--It)》的作者理查.強森 (Richard J. Johnson)出生於公元 1953 年,現年 71 歲。他是醫師兼科學家,長期待在這個領域,與時俱進,本身也是新知識的創造者。

 

不同目的的人,這本書會讀出不同的味道。追求控制體重指引的讀者,對這本書大概不會失望。即使中間大量論證過程看不懂,也有作者清晰的建議可以參考。

 

不過只看結論很可惜,作者非常認真解釋自己做的胖胖瘦瘦研究,而且是真的遵循科學方法,對於每一個議題,假說、提問、實驗、分析一整套解說的非常詳細。對於人類體重,有道理上自成一格的一套觀點。

 

即使完全沒有體重問題的人,讀這本 300 頁的書也能學到不少科學知識,體驗正規的科學方法,以及營養學的歷史。

 

羚羊的肥胖問題,獅子可以解決,人類只能靠自己

 

「大自然就是要你胖」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最基本的解釋是,動物無法確保未來能維持穩定的營養來源,所以日常攝取食物不能剛好吃需要的量,而是要過量再吃一些,把多餘能量儲存起來以免未來危機。

 

實際上有些狀況非常極端,例如熊要冬眠,會一次吃很多再慢慢燃燒;而體型迷你的蜂鳥,每天都要吃進大量的熱量,同時以驚人的運動量消耗掉。

 

然而,大部分動物的多吃還是有其限度。例如一位羚羊今天吃很多,未來幾天肯定不會餓死,可是一旦吃太胖跑不快,也會變成獅子的大餐。動物也會有肥胖問題,但是羚羊的肥胖問題,獅子可以解決。人類的肥胖問題,如今只能自己解決。

 

吃得對比不吃更重要──《大自然就是要你胖!》

 

身體預判要再多吃一點,但是時代已經變了

 

現代化社會,普遍存在體重問題。長期營養不虞匱乏之下,預先儲存多餘能量的生物機制,很容易導致肥胖的後果。如果想合乎人類生物性的控制體重,最好能順應其中的道理。

 

生物會「預判」未來的處境,現在先做因應。出於再多吃一點的目的,某些成分會促進食慾,或是後續的消化吸收。「果糖」可謂關鍵角色,人體吃進果糖後,後續啟動的化學反應,最終會讓人儲存更多熱量。而現代社會中的人類,熱量攝取穩定之下,便容易導致過重的結果。

 

影響體重,不能只看熱量!同樣重量的鐵塊和棉花,意義會一樣嗎?熱量相同的食物,例如葡萄糖和果糖,對身體產生的效果很可能不一樣,而尿酸、維生素C 等因素也有其不那麼直觀的角色。本書相關討論很多,是一大價值。

 

如果要劇烈改變,需要比較激烈的手段

 

本書強調體重控制的另一個要點在於,身體會「適應」當下處境,不會劇烈改變。

 

同一個人,能量的吸收、釋放,身體整體的代謝會切換模式。只是單向改變幾款輸入項目,往往無法讓身體切換模式,達到減重效果。就像老闆花大錢買新的裝備,不習慣的員工缺乏誘因,也沒有動力改變行為模式。

 

如果目標結果是劇烈的變化,那麼也需要比較激烈的介入,例如透過長期大量斷食(間歇性斷食),重新設置身體的狀態。不過不同狀況差異很大,沒有共通的萬用手法,每個人都要根據具體情形判斷。

 

總之,不論增加或減少體重,都不是多吃或少吃那麼單純。吃東西只是第一步,長期效果還涉及很多因素。要長期維持體重,吃得對比不吃更重要。

吃得對比不吃更重要──《大自然就是要你胖!》

人的生物性,也時時刻刻影響歷史發展──《人類文明:生物機制如何塑造世界史》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