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民生必需品,所有人類都必需吃鹽,馬雅人也不例外。這個 2018 年的論文調查貝里斯的 Paynes Creek Salt Works,這個遺址是馬雅世界,古典期的產鹽要地。
Salt and marine products in the Classic Maya economy from use-wear study of stone tools
via 這裡
Paynes Creek Salt Works 位於貝里斯東部的海邊,北邊是猶加敦半島,南邊是瓜地馬拉,距離內陸大城市提卡爾、卡拉穆有很長一段距離。以前的考古研究指出,這一帶是馬雅世界的產鹽地之一,這個論文則是深入分析此處出土的人造物;不過與其說出土,不如說「出水」,因為此處房舍廢棄以後,被上升的海水淹沒,所以這批人造物本來都泡在水裡,周圍是有紅樹林的潟湖。
在 5 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至少存在 110 個產鹽作坊。燧石製成的石器,是馬雅人的重要工具。這回分析的石器,來自數個不同作坊,由石器上的切割痕跡判斷,它們曾用於處理各種材料,像是切割或削木材、切魚、切肉、剝皮。
每處作坊的木頭,被分別用於定年,論文描述木頭的年代介於公元 600 到 900 年,屬於古典期的中晚期到古典終結期。不過這樣解讀有問題,因為實際上每一個定年,獲得的年代估計範圍都是「兩個標準差」,比方說 46 號遺址樣本的年代「Cal AD 610-690」,意思其實是「樣本實際年代,落在西元 610 到 690 年以外的機率小於 5%」,但是作者的寫法,好像誤當成是介於 610 到 690 年整段期間。儘管實際上看起來,這批木頭整體的年代還是屬於古典期後半段,但是論文對定年結果的解釋不對。
有意思的是,遺址至今沒有出水過動物或魚的骨頭(可能都被海水消滅惹),不過石器顯示此處曾經處理過大量的魚與動物。由種種跡象推敲,當時住海邊的馬雅人製作大量鹽糕(salt cake)與醃魚,當然不可能都是自己吃,而是送往內陸貿易。
短篇 秘魯海岸15000年前已有人居,他們技術簡單,菜單多元
離海邊有一段距離的 Lubaantun 遺址,動物遺骸卻有 39% 是海味,可見他們與海邊的聯繫。海邊生產的鹽製品,將順著河流運往內陸,在內陸大城市經營的市集販售。而海邊居民將獲得陶器等貨物,作為賣鹽的回報。
最後來算數學,Paynes Creek Salt Works 生產的鹽有多少?論文用現代馬雅人的產鹽量作估計,瓜地馬拉的薩卡普拉斯(Sacapulas),在 6 × 8 公尺的產鹽廚房,2 人一週工作 6 天,平均一天可以生產 56.7 公斤的鹽;每年三到七月共 4 個月乾季,總共能產出 6 公噸鹽。
假如古代產量一樣,4 個月乾季 Paynes Creek Salt Works 那些作坊將能生產 600 公噸的鹽;若是有一半的鹽,用於醃魚、醃肉,那麼就是 300 公噸。
論文估計只要 25 個產鹽廚房, 一年工作 4 個月,產出 125 公噸應該就足以滿足遺址附近的需求。一個人一天如果攝取 8 公克鹽,25 個產鹽廚房,生產的鹽將能供應 88594 人一日所需。(不過由於作者對年代的神解讀,遺址附近人口,可能跟他們認為的不一致,這點需要注意)
新聞稿:
Salt: Mover and shaker in ancient Maya society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