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連結東方與西方,貫穿歐亞大陸,大家都知道。不過對於絲路上的居民,了解相對有限。不少人也許認為,絲路沿線住的都是遊牧民族,飲食習慣就是喝奶吃肉,但是這個 2018 年的論文指出,事情沒這麼單純。

Urban and nomadic isotopic niches reveal dietary connectivities along Central Asia’s Silk Roads

取樣地點。

 

這個論文取樣 2 到 13 世紀,絲路沿線 74 位古人遺骸,分析死人骨頭中,膠原蛋白的穩定同位素。骨頭中的碳、氮穩定同位素比例,受到生前幾十年的飲食影響,能用於推估此人的飲食狀況。

商王殺很大!被當成牲畜屠宰的人牲,從何而來?

祖先的身體會說話:男女差別待遇,至少始於東周

 

樣本都位於中亞,來自現在的烏茲別克、哈薩克、土庫曼 3 個國家;遺址按環境區分,大致上有綠洲、沙漠、草原、高地數種。樣本則分為兩大類,一群是城市居民(urban),或是說住在城鎮中心的定居者;另一群是不長期在一地定居,季節性移動的遊牧族群(nomadic)。

短篇  烏茲別克山上城市,絲路上瓜果的食慾交流

短篇 新疆3世紀的灌溉技術,源自西方

 

樣本資訊。

 

由碳、氮穩定同位素判斷,城市或遊牧兩群人間,飲食的差異相當明顯。絲路上的城市居民,若是住在同一地點,彼此間的飲食相似、同質性高。相對的,遊牧族群的飲食,個體間的同質性低,即使屬於同一群體,彼此間差異卻遠大於城市居民,看起來是什麼都吃,不限於特定飲食種類。

短篇5000年前仰韶文化,東方最早的啤酒與大麥

 

絲路上的遊牧族群,菜單包括野生與馴化的 C3 植物、C4 植物、馴化動物、野生動物;絲路上可能出現的 C3 植物種類不少,像是大麥、小麥、稻米、果果等等,光靠穩定同位素,不容易判斷特定種類,不過 C4 植物大概就是小米。而城市居民,則相對侷限得多,同一個城市的人,吃的東西差不多,少有變化。

 

每一群樣本之內與之間的差異程度。

 

遊牧族群若要再細分年代的話,哈薩克的訛答剌綠洲(Otrar oasis),較早的 2 到 4 世紀,相對於較晚的 5 到 7 世紀,飲食顯得相對侷限。另一遊牧族群遺址,七河地區(Zhetysu)也一樣,2 到 6 世紀的飲食多樣性,比 10 到 12 世紀更窄。

 

絲路飲食的研究,目前成果仍然不多,取樣也很有限。這個論文只是開始,未來此一領域的研究,將能讓我們更加認識古早時代,一帶一路中的「一帶」風貌。

短篇 東非的雞與黑鼠,因中世紀的印度洋貿易網抵達

 

新聞稿:

Compared to nomadic communities, Silk Road cities were urban food deserts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