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知道最早的 Homo 出現於 280 萬年前;等到 150 到 210 萬年前這段期間至少有 3 種 Homo 共存;時至今日,只剩我們智人這一種。如今人類各種形態特徵,像是直立行走、大腦容量、手的形態等等,並不是一次演化而來,而是長年分成多次獲得。其中「手」的重要性不言可喻,2015 年這個論文,報告了史上最早與現代人手形態類似的化石。
Earliest modern human-like hand bone from a new >1.84-million-year-old site at Olduvai in Tanzania
OH 86 的位置示意圖,大小跟我們類似。
這個化石是小指骨,距今 184 萬年以上,發現地點位於坦尚尼亞的奧杜維峽谷,編號「OH 86(Olduvai Hominin 86)」。那個年代奧杜維峽谷還住著知名的巧人(Homo habilis),以及另一種 hominin 鮑氏傍人(Paranthropus boisei,傍人是從南猿演化出 Homo 之外的另一枝,傍人與 Homo 這兩枝各自獨立演化,共存一段時間)。
巧人、鮑氏傍人的手,型態都不像後來的智人,卻比較類似南猿。因此 180 多萬年前,至少有 3 種 hominin 在奧杜維峽谷共存。
OH 86的發現地點位於東非坦尚尼亞
人類的祖先過著樹棲生活,手最重要的功能是抓握樹枝;後來在地上過活時,使用工具的能力則更重要。手的形態跟現代人類似,可能意謂 184 萬年前 OH 86 所屬的人種已經完全適應地上的生活方式。
最早的奧都萬石器出現在 260 萬年前,粗糙的拉米關石器更是早在 330 萬年前就已經問世,也就是說,hominin 學會製造工具的時間點,應該遠早於現代手的形態出現的年代。樹棲與否、手的形態、製造工具的技能,彼此間的關係相當有趣。
用UPGMA做出來的親緣關係,OH 86跟後來的所有Homo分在一起,與所有南猿分開。
OH 86 跟現代人同部位的小指骨頭差不多大,假如它全身的比例跟現代人接近,那麼也許代表它也跟現代人一樣高,遠比不到 140 公分的巧人高大,若真是如此,奧杜維峽谷一些看來像是大個子造成的考古遺跡,就要重新考量是誰幹出來的。
總之,這個研究證實,現代人手的形態,至少在 184 萬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至少,跟他們握手應該不成問題?
Live Science 新聞:
Big Human Relative Sported Modern Hands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