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跟遠古人類有關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要判斷遺址中存在「石器」,可以依靠找到石器本身來判斷。目前已知最古早的石器,在肯亞找到,距今 330 萬年左右(不過有些學者,對於那些石器是不是真的是石器存疑)。也有許多案例,遺址中沒有發現具體的石器,而是以遺骸上,是否有被石器處理的跡象判斷。假如骨頭上切割的痕跡是 U 形,那麼應該是動物咬出來的;若是 V 形,就可能是石器所致。

Hominid butchers and biting crocodiles in the African Plio–Pleistocene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意識製作石器是 hominin 獨一無二的技能。大概 260 萬年前,東非以砍砸器為代表的「奧都萬」技術現身,又要等到 170 萬年前,以手斧聞名的「阿舍利」才出現。這個 2016 年的論文找來 31 位智人,用腦部造影的方式,偵測他們在製造兩種石器時,腦部的運作狀態。 
The functional brain networks that underlie Early Stone Age tool manufacture  

短篇 製造石器時的腦袋狀態,跟彈鋼琴類似!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牙齒,可以提供生活狀態的許多線索,對認識古動物很有幫助。納萊迪人有許多牙齒保存,當然也有人研究。這個2017年的論文,研究納萊迪人牙齒的損傷,記錄上頭的損傷型態與頻率,跟猿類與hominin比較,以增進對納萊迪人的了解。很明顯的結果是,他們牙齒的損傷頻率,是所有研究對象中最高的!

Behavioral inferences from the high levels of dental chipping in Homo naledi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島嶼東南亞的佛洛勒斯島上,曾經住著佛洛勒斯人,他們體型只有一公尺高,因此被稱作「哈比人」。這種 hominin 約在 5 萬年前消失,許多型態特徵卻相當原始,在人類演化史上的位置仍未有定論。這個 2017 年的論文,蒐集大批各hominin 的型態特徵,希望釐清佛洛勒斯人與其他親戚間的關係。

The affinities of Homo floresiensis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cranial, dental, and postcranial characters

短篇 佛洛勒斯人並非源自直立人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介於 20 到 70 萬年前的歐洲,有許多型態各異的 hominin 族群存在,這當中有些人演化為後來的尼安德塔人。然而這段期間定年結果明確的化石並不多,因此不容易釐清他們間的關係。這個 2017 年的論文,報告在葡萄牙 Aroeira 遺址出土,距今介於 39 到 43.6 萬年的頭骨化石「Aroeira 3」,替這方面增添一筆資訊。

New Middle Pleistocene hominin cranium from Gruta da Aroeira (Portugal)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與近親和祖先,有兩個明顯的差異:腦容量變大與牙齒變小。傳統觀點認為,腦容量變大與牙齒變小相關,可能原因是hominin的腦袋變大、人變聰明以後,開始懂得製造石器,或是採取更先進的策略,使得hominin不再需要原本那麼大的牙齒。假如以上說法是對的,那麼腦容量增加,以及牙齒變小的速率,應該會大致上差不多。

Brain enlargement and dental reduction were not linked in hominin evolution

KMTroller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瑪麗.李奇一生投入考古研究,成就相當耀眼。她自認這輩子最大的成就之一,是 1978 年時在東非的坦尚尼亞北部,Laetoli 找到 366 萬年前 3 位 hominin 留下的一排腳印。將近 40 年過後,這個 2016 年的論文報告 Laetoli 又新發現腳印。

New footprints from Laetoli (Tanzania) provide evidence for marked body size variation in early hominins

短篇 瑪麗.李奇的足跡-全新篇章:秋巴卡現身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南非發現的納萊迪人,是去年人類演化領域的重大新聞。由於化石眾多,目前學者們對納萊迪人本身的型態知之甚詳,但出於升星洞穴的狀態,至今仍無法成功定年,得知納萊迪人究竟生長在什麼年代。另外型態獨一無二的納萊迪人,在演化上該擺在什麼位置,與其他hominin 間的關係,至今也眾說紛紜。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nd age of Homo naledi: An assessment using dated Bayesian phylogenetic methods

g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種類眾多的南猿,以年代介於300到370萬年前,住在東非的阿法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最為知名,包括閃亮的明星露西。阿法南猿適應的環境很廣泛,包括開放草地到林地都有。

Kantis: A new Australopithecus site on the shoulders of the Rift Valley near Nairobi, Kenya

KMT suck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的哈比人,不是《魔戒》裡那種奇幻生物,而是佛洛勒斯島上發現的古代hominin-佛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 )。最初報告佛洛勒斯人的論文,發表於 2004 年,一發表就讓全世界都驚呆惹。之前研究指出,佛洛勒斯人最後生存的年代大約是一萬多年前。而考古記錄顯示,至少 5 萬年前,智人就已經抵達那一帶附近海域,因此以前的認知是,佛洛勒斯人與智人曾經在臨近區域,共存至少數萬年。

Revised stratigraphy and chronology for Homo floresiensis at Liang Bua in Indonesia

短篇 哈比人在5萬年前消失,比本來的認知更早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或說Homo,像是直立人一干人等,跟大猿相比,咬合能力明顯弱很多,這個特徵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咬合力跟食性密切相關,這個大家都同意,但究竟是因為開始吃更多肉、使用石器處理食物、或是用火煮食,學者間就有不同的見解惹。這個2016年的論文,真的找了一堆人來咬咬看肉與根莖類植物,實測咬合的狀況。

Impact of meat and Lower Palaeolithic food processing techniques on chewing in humans

 FF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演化史上,與人屬(Homo)最接近的是南猿屬,幾乎可以確定,人是由某些南猿演化而來,但兩者間的關係仍然曖昧不明。眾多南猿中,最晚出現的是南非的泉源南猿(Australopithecus sediba),距今約197萬年,這個年代與東非的巧人重疊。然而有趣的是,身為Homo一員的巧人,有些學者卻覺得他不是人,應該分類為南猿;身為南猿,但具備一些Homo解剖特徵的泉源南猿,也有人認為他其實不是南猿,是人,還可能是人類的直系祖先。

Mechanical evidence that Australopithecus sediba was limited in its ability to eat hard foods

KMT228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與一些動物的牙齒,是先長乳齒,一段時間後乳齒脫落,再長恆齒。之前學者研究動物,提出「inhibitory cascade model」來解釋牙齒發育,也就是先長的牙齒,會影響後長的大小。以形態鑑定動物物種時,牙齒是十分常見的分辨方法。2016年這個論文比較了一堆hominin與大猿的齒列,研究人類與其已經滅亡的親戚們,是否也遵循這個模式。

A simple rule govern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ominin tooth size

F1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hominin都先起源於非洲,再離開非洲,隨後擴散到各地。現在不搭船用走路的,離開非洲的第一站是中東,不過冰河時期海平面較低的時期,也許不只這條路。2016年這個論文研究西班牙的Cueva Victoria遺址,發現此地大概在85到90萬年前時,出現Theropithecus oswaldi這種靈長目動物(應該接近狒狒)。

Chronology for the Cueva Victoria fossil site (SE Spain): Evidence for Early Pleistocene Afro-Iberian dispersalsff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生物當中,只有人類與人的祖先們會製造石器,跟我們最親近的黑猩猩,即使已經算是相當聰明的動物,別說造飛機,連很簡單的奧都萬石器都造不出來。目前已知最早,跟石頭沒差太多的「拉米關」石器出現在 330 萬年前;知名度很高,以砍砸器為主的「奧都萬」技術在 260 萬年前誕生;而 170 萬年前出現了更加精巧,以手斧為代表的「阿舍利」石器。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co-evolution of hominin tool-making teaching and language

短篇 會溝通才能成為高級工具人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早的南猿(Australopithecus)大概出420年前,旗下陸續演化出非常多,其中一支(可能是阿法南猿)在280年前,於非演化出我Homo這個屬。之後,某些的南猿Homo共存,直到200年前,南非的泉源南猿之後,就再也見過南猿化石的蹤跡惹。

New cosmogenic burial ages for Sterkfontein Member 5 Oldowan

A. afar  via 這裡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