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看過知名歷史學家卜正民以前的作品,《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讓我有些訝異,比起一般通俗的歷史書籍,觀感更接近論文。然而,這本 200 多頁的書,無疑算是普通人也有機會品味的論文。它討論的議題,選擇的視角,對歷史有興趣的人都不會陌生。
via 這裡
帳本中的晚明歷史
簡單說,卜正民仔細地利用各種「帳本」,摸索明朝崩潰的大歷史。判斷在長期的物價起伏趨勢之外,崇禎時代可謂離群的例外,動盪遠超過人類能調節的程度。而直接能連結的影響因素,就是只有幾年,卻相當殘酷的氣候逆境。
人類社會的很多事情,會留下會計紀錄及各種數字,假如能掌握一個社會夠多的帳本,我們就能推敲這個社會的狀態。這也是一種歷史學研究的手法。
《價崩》聚焦於明朝後期,現存的資料不能說稀缺,但是和當時龐大的社會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是否能窺一管而見全豹呢?也許行,也許不行,那就是卜正民的腦補功力。
不論有多精確,如陳國棟導讀所言,這是開發較少的嘗試方向。許多專家不能,少數不敢,而年逾古稀的卜正民仍勇於突破,讓讀者有機會得到啟示。
不用多精密的計算都能想到,明代後期的社會中有普通農民、富農、富商等階級,奢靡與赤貧並存,偏赤貧的人佔大多數。但是其中程度如何,數字是什麼意義,卜正民算給你看。
維生、體面要多少錢?
人的生活,要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也希望有面子,出門在社會上被看得起。根據歷史資料,卜正民算出明朝家庭的維生線、體面線等容易體會的數字。一家人維持溫飽要多少錢?讓人覺得有文化要多少錢?這些都可以化為數字。
以現在的台灣來想,這些數字有點恐怖。倘若直接比較,如今台灣的「貧窮線」遠遠超過晚明的體面線。不適合直接類比是因為,現代社會被萬惡的科技與資本主義魔改後,一般人可支配的資源多出太多。
過慣現代社會的台灣人,肯定無法在明朝過活。但是當時的人,當然習慣自己的社會。另一點重大差異在於,現代多數人與糧食生產的聯繫薄弱,有錢可能買不到吃的。 相比之下,絕大多數明朝人,都沒幾個存款,和土地的連結卻近得多,沒有錢也有機會取得維生的糧食。
假如普遍缺錢的明朝人,由於極端的短期氣候逆境,真的連續好幾年都沒什麼糧食,最後連樹皮都沒得吃......這就是《價崩》對崇禎時代社會崩潰的解釋。
普遍貧窮的社會
最後,我想到有意思的幾點。
第一,明史名人海瑞,許多人印象是不切實際的道德先生;在卜正民筆下,卻是基層行政的精算師。 其實應該沒有人能否認,海瑞在明朝的官僚中,基層辦事的能力相當出眾。我想海瑞的實務能力,優於多數批評他的人。
第二,明清的官員薪水,普遍被認為低到不切實際,需要很多帳面以外的收入。可是依照卜正民的算帳,明朝整個社會普遍貧窮的背景中,官員的薪水定價或許不能說低。 否則在那個沒有資本主義的時代,如果連最基層,第一線接觸民眾的縣長,收入也是普通人的幾千倍,看起來也太驚悚惹。
(卜正民估計的維生線是 14 兩,體面線是 23 兩。公元 1567 年,正七品知縣俸祿為 27.49 兩,正一品大學士頂薪為 265.1 兩)
第三,明朝基層民眾,真的很很很窮。耶穌會傳教士拉斯科爾特斯(Adriano de Las Cortes)1625 年在廣州生活一年,他的描述是,社會有財富,但是多數是窮人,只靠「一點碎米和幾片芥菜葉」就能維生。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