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下)-大黨板塊如何移動,小黨有多少空間?  原載於新公民議會

台灣 2020 年的總統與立委大選,總統蔡英文高票連任,民進黨在立法院持續過半但是席次減少,政黨票下跌較多,還有表現不錯的小黨,該如何解讀這些結果?來看中研院政治學者凍蒜先生的分析。

64

via NOWNews

 

先列出一些基本數據, 投票率 74.9%,蔡英文總統得票 817 萬(57.13%);韓國瑜 576 萬(38.6%)。民進黨政黨票 481 萬(34.0%)、國民黨 472 萬(33.4%)、台灣民眾黨 159 萬(11.2%)、時代力量 110 萬(7.8%)。  區域立委方面,民進黨支持的候選人得票數是 689 萬(48.7%)、國民黨 599 萬(42.3%)、台灣民眾黨 33 萬 (2.3%)、時代力量 14 萬(1%)。  

Quick reactions(連結)  

Reflections on the legislative election: regions, urbanization, and split-ticket voting(連結)  

2020大選(上)-藍綠到底差異多大?

2020大選(下)-大黨板塊如何移動,小黨有多少空間?

 

凍蒜先生選前早已指出,不分區 34 席,政黨票即使差一大截也不會影響多少立委席次,掌握立法院的關鍵在於 73 席區域立委(和 6 席原住民立委),他是對的。  

 

民進黨陣營儘管不分區由 18 跌到 13 席,區域和原住民立委卻只由 54 下跌為 52 席;民進黨本身 61 席仍然單獨過半,加上支持當選的同盟共 65 席,在立法院 113 席立委中佔 57%,優勢仍然穩固。  

 

2016 年選舉中,民進黨支持的候選人拿下 52% 選票、國民黨只有 39.7%,差距 12.3%。這次選舉民進黨仍然以 48.7% 對 42.3% 勝過國民黨,差距卻縮小為 6.4%;然而民進黨只少掉 2 席,為什麼?凍蒜先生判斷主要原因是,民進黨在南部與鄉鎮下跌較多,但這些地方仍維持著相對優勢,因此席次沒有減少。  

 

凍蒜先生將結果分為不同地理區域,比較兩次大選的變化。蔡英文整體增加 1%,北北基(北部)增加 1.8%、桃竹苗(北中部)增加 3.3%、中彰投(中部)增加 1.2%、東部與外島增加 0.4%、雲嘉南(中南部)減少 0.5%、高屏(南部)減少 1.2%。  

 

立委選票是另一種風景。民進黨支持候選人勝過國民黨的幅度,和上次相比,民進黨整體下跌 5.9%,北北基下跌 3.6%、桃竹苗下跌 2.9%、中彰投提升 0.8%、東部與外島下跌 14.6%、雲嘉南下跌 15.5%、高屏下跌 10.1%、原住民下跌 1.6%。這邊的意思是,民進黨除了桃竹苗、原住民兩塊以外,其他區域的立委選票整體仍然勝過國民黨,只是贏的幅度比上次縮水。  

 

民進黨的立委得票,北部小跌,中部持平,南部則是大跌。然而由於南部原本的領先夠大,因此民進黨仍然拿下所有席次(有一席選區轉移給新竹,所以南部比上次少一);其他地方一共少掉 3 席,以及多取 1 席山地原住民立委,使得民進黨總共少掉 2 席。  

 

光看地理區域肯定有盲點,凍蒜先生又以都會(urban)、郊區(suburban)、鄉鎮(rural)劃分來分析。這邊的分類很粗糙,比方說直接把台中七、桃園一、當作郊區;把苗栗一、彰化四、宜蘭當作鄉鎮,結果只能提供大概的參考。  

 

都會、郊區、鄉鎮三種分類中,民進黨兩次選舉的 6 群都是贏家,但是和上次相比三群領先都有縮水,都會贏的幅度少掉 3.6%、郊區 3.9%,鄉鎮縮水高達 12.2%!鄉鎮選區民進黨優勢減少最多,對此凍蒜先生有三個猜測:經濟上城鄉落差的不滿、同婚法案等進步議題的不滿、不愛蔡英文的領導風格。  

 

這邊我認為,凍蒜先生的看法有問題。他的三個猜測假如正確,效果都是造成民進黨的選票減少。可是比較兩次選舉,民進黨的選票其實又有增加;都會由 260 增加為 284 萬,郊區 195 增加為 232 萬,只有鄉鎮 175 減低為 172 萬,算是持平。民進黨是領先的幅度縮水,得票數其實變多。  

 

民進黨的領先幅度之所以縮水,是因為國民黨得票大增,增加的比民進黨更多。國民黨在都會由 207 增為 244 萬,郊區 146 增為 191 萬,鄉鎮 128 增為 164 萬,都拉近與民進黨的差距。

 「得票率」如何誤導人:從催票率看藍綠政黨版圖重組趨勢

 

我覺得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民進黨上次立委得票已經很高,繼續成長比較困難;國民黨上次得票不多,這次更容易上漲。民進黨從上次的高基礎小幅成長(630 到 689 萬),國民黨由低基礎大幅成長(482 到 599 萬),才有這次的結果。  總之,民進黨在立委方面不如上次,但是整體上仍然保有席次優勢,選票上也贏過國民黨一截。  

 

至於靠著不分區取得 5 席的台灣民眾黨,以及 3 席的時代力量,凍蒜先生認為它們選得不錯。  台灣民眾黨在 19 個區域支持候選人,得票率介於 2.6 到 18.8%。凍蒜先生認為這意謂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政治影響力,確實能夠在台灣其他地方展現,不可忽視。  

 

時代力量只在 5 個區域推出候選人,4 位得票介於 7.3 到 8.3%,另一位高鈺婷在新竹市獨拿 7 萬多票,高達 28.6%,是全台灣唯一真的有勝算的第三勢力候選人(該區國民黨當選)。凍蒜先生認為時代力量在區域選得比柯文哲意志黨更好,不過這是集中資源只投入 5 個選區的結果。  

 

近兩次大選中 146 位區域立委,當選者背後都有民進黨或國民黨的實質支持,真正不藍不綠的候選人全部陣亡;在兩黨各有支持對象的選區內,小黨候選人絕大部分注定將成為炮灰。  

 

立委選戰中,真正的第三勢力有多大市場?這次總共有 15 位候選人得票率超過 10%,28 位介於 5 到 10%,比上次大選更多;另外政黨票約 33% 投給小黨。這些結果指出在此次高投票率之下,兩大黨之外仍有一些空間可以讓小黨發揮。  

 

另外性別也值得一提,這次立委中約有 40% 是女性,在世界各國的國會中比例算是非常高。不論民進黨、國民黨、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以及投票的全體選民,對此都有一份貢獻。  以上是凍蒜先生對大選分析的超譯,給各位參考。  

 

各黨得票之外,一點個人意見是,台灣的民主社會得來不易,也許還不是那麼成熟,卻值得大家珍惜與繼續呵護。台灣民主文化會愈來愈成熟,大家應該對台灣人更有信心。   

2020大選,年輕人有多踴躍投票?

台灣的年輕人投票嗎?

台灣人多數支持香港抗議,只有一黨例外

藍萎縮綠膨脹下,蔡英文黨內大勝利-解讀民進黨初選民調(上)

反串灌票影響結果嗎?沒有-解讀民進黨初選民調(下)

罷免93.9 > 當選89.2,高雄市墜毀的伊卡路斯

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陳其邁的未來

罷免太容易,門檻多高才合理?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