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50 年代發展出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認為,智人在生命的早期會形成 4 種依附類型。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報告,貓貓與智人建立的關係,也有類似人對人的依附類型。

Attachment bonds between domestic cats and humans

4  

 

4 種依附類型,一種稱作安全型依附(secure);這種狀況是,被依附者假如位於依附者附近,會使得依附者感到蘇胡。

 

三種是不安全性依附(insecure),分別稱為矛盾(ambivalent)、迴避(avoidant)、無組織(disorganized)。矛盾型會顯得固執與過度依賴;迴避型表現的不感興趣;無組織型則是反應混亂,尋求關心又會接著反抗。

 

測驗人貓關係的設計,類似父母與寶寶的測試。方法是,在擺著幾件玩具的陌生房間內,畫一個圈圈,主人坐在圈圈中間,2 分鐘內不主動理貓,除非貓貓進入圈圈,否則不與貓互動。接著,主人離開房間,留下貓獨自 2 分鐘,再進入房間並坐在圈圈內。

 

安全型的貓貓,在探索陌生房間或玩玩具以前,會先熱情地與主人互動。不安全矛盾型的貓,會坐在主人腿上,不斷要求關注。而不安全迴避型的貓,會躲起來或遠離身體接觸。

 

有些人覺得,貓貓常常不理人類,但是在實驗情境下,貓貓卻也會表現出 4 種依附類型。一共測試 79 組,年紀 3 到 8 個月大的貓與人,有 70 組可以判斷出依附型態。64% 被認定是安全型,30% 是矛盾型,其餘大部分是迴避型。超過一歲大的成年貓,也有 38 組測試,25 個貓是安全型(65.8%)。

 

這個比例,與智人幼兒、其他靈長類、狗狗的實驗結果類似。(安全型比例,人類是 65%,狗是 58%)

 

這類實驗的意義,到底該如何解釋,仍然常常起爭議。大部分這類實驗的對象都是人類,目前仍不清楚,不同的依附型態會如何影響之後的生涯發展。

 

有些人類的研究發現,不同的養育方式與生活經驗,會影響依附型態。為惹調查這方面是否有影響,70 個貓貓中,39 個參加惹 6 週的社交課程,與其他貓和不熟悉智人的互動,另外 31 個沒有。然而,課程結束後,再度實驗的結果是,只有很少貓貓改變依附型態。意謂貓的依附型態,也許是與主人接觸後,就穩定建立惹。

 

這個實驗證實,貓和狗一樣,確實會在意主人,不過也有個體差異。這類行為或許會帶來生存上的優勢。

 

新聞:

Cats may have ‘attachment styles’ that mirror people’s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