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的居民,應該剛入住時就懂得利用野生植物,馴化植物相對晚得多。現今美國東部一帶,要等到 5000 年前左右才開始馴化植物-太陽花(向日葵,學名 Helianthus annuus)。這個 2018 年的論文,研究惹太陽花馴化後的基因表現改變。

Genetics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evolution during sunflower domestication

via 這裡   本文說好不提

 

約五千年前的太陽花和西葫蘆(Cucurbita pepo ssp. ovifera),是美國東方的「Eastern Agricultural Complex,東部農業叢」,最早期的 2 種馴化作物。不過東部農業叢要等到一千多年後,3600 年前才算成熟,最終一共只研發出 4 種作物,而且 2 種比較晚的產品,後來也不再是農作物惹 XDDD(種玉米比較實際),太陽花也算是此處最成功的產品。

人口增長帶動古印第安人開始務農

短篇 北美洲最早被吃掉的野生馬鈴薯,在一萬多年前的猶他

 

把野生植物培育成馴化作物,要經過一系列的育種,太陽花應該也不例外。馴化的太陽花和野生同類相比,有哪些遺傳上的改變呢?這個論文研究野生與馴化的太陽花,之間的遺傳差異,不過目標不是 DNA 序列本身,而是比較兩者基因表現出 mRNA 不同的組合,也就是 alternative splicing(選擇性剪接),算是一種基因表現的差異。

賽鴿翱翔天際、方向感超群的遺傳奧秘是?

 

少數病毒之外,大部分生物的基因,都是由 DNA 序列組成。大家大概都知道,DNA 會轉錄為 mRNA,mRNA 再轉譯為蛋白質。不過一個基因,同樣的 DNA 序列,卻可能經過不同的 splicing,製造不同的 mRNA 產物,也就能製作超過一種的蛋白質。這就是 alternative splicing,能創造基因表現的多樣性。

 

這個論文首先取得野生太陽花「Ann1238」和馴化品系「HA89」,種子的轉錄體(transcriptomes);轉錄體是樣本中所有 RNA 的總和,比較轉錄體,就能得知兩者有哪些基因,製作的 mRNA 不一樣。結果一共偵測到 226 個基因製成的 mRNA 不同。然而,兩種太陽花表現不同的基因產物,可能只是選用的 Ann1238 和 HA89 兩者本身的差異,而與馴化無關。再加入 5 款馴化,和 5 款野生品系一同比較,結果是馴化品系都有,野生品系都沒有的基因表現,確實沒那麼多。

 

alternative splicing 有好幾種,馴化與野生太陽花之間的表現差異,多半是圖中 Model 2 「intron retension」這種。

 

為獲得進一步線索,再用 Ann1238 和 HA89 進行情慾交流,用 QTL 尋找哪些基因表現的差異,與表現型有關,結果找到 144 個,兩者間 splicing 不同的目標基因。這 144 個基因改變表現的 mRNA,在加入比較的 10 個馴化品系中,大部分至少有 1 款存在,表示它們在太陽花的馴化過程,初期階段時已經存在。

用ananassae果蠅,兩性肚子色素差異,研究趨同演化的遺傳機制

 

然而,這些改變,卻多半也能在某些野生品系中見到,意謂這些遺傳變異,並非馴化過程中產生的新突變,而是早已存在野生族群中,少數派的變異,再於育種過程中組合而成。另一方面,也有些基因的 RNA 組合方式,不見於野生太陽花,卻見於太陽花的親戚們:Helianthus argophyllus、 Helianthus debilis、Helianthus deserticola、Helianthus petiolaris、Helianthus praecox。論文推論,這是由於馴化品系,和野生親戚間有情慾流動所致。

從古至今一脈相傳的喜馬拉雅高山居民-圖博人

1900年前,在猶他高山上種玉米吃

 

這回偵測到,可能改變表現方式,與馴化有關的基因,究竟造成什麼具體效果仍不是很清楚,不過有些似乎與種子發育有關,這也符合預期-馴化太陽花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它的種子。(當然,論文取樣比較種子,結果找到一堆與種子發育有關的結果,超正常)

 

總之,這個研究讓我們對馴化,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馴化過程中,除惹基因的 DNA 序列,以及 mRNA 表現量改變之外,也可能與 mRNA 不同的剪接組合,製造不同蛋白質產物有關。

 

新聞稿:

RNA changes aided sunflower's rapid 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 domestication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