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陌生文化接觸時,如果見到熟悉的元素,往往令人感到欣喜,有時候卻其實是誤會。這個 2023 年的論文報告英國人在南非尋找「獨角獸」,就是個有趣又引人省思的案例。

Revisiting the South African Unicorn: Rock Art, Natural History and Colonial Misunderstandings of Indigenous Realities

跨文化交流誤會:英國人在南非尋找獨角獸?

 

對現代人而言,獨角獸是幻想出的動物,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儘管是虛構生物,獨角獸至今仍大為流行,在哈利波特等現代文創作品中生機蓬勃。

 

獨角獸是歐洲文化的產物,而且形象崇高,例如蘇格蘭皇家徽章中就用到其形象。某些歐洲古代人的心目中,獨角獸不是幻想,而是尚未尋獲的真實動物,總有一天能夠在某處找到。

 

歐洲人在殖民世界各地的過程中,紀錄一種又一種新奇生物。當英國人來到非洲南部(現今的南非),驚訝地發現岩石壁畫中描繪有獨角獸,而且當地人也知道這種動物,使得希望燃起。

 

然而,長久以來的搜尋一無所獲。如今我們能確認,獨角獸不是滅絕生物,古時候也從不存在過。那麼非洲古代繪畫中的「獨角獸」究竟是何方神聖?

 

南非的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的威特爾森(David M. Witelson)提出,南非獨角獸其實是當地文化的想像生物,英國人卻在交流過程中產生誤會。

 

至少在 18 世紀後半時,已經有歐洲人留下南非獨角獸的紀錄,搜尋與相關爭論也延續兩百多年。

 

有一種解釋是,南非找到的畫面,是熟悉獨角獸的歐洲人所偽造,並非當地作品。 但是獨角獸的畫面在南非許多地點被發現,數量不少,而且故事版本不只一個。由此判斷,獨角獸確實是非洲人的手筆,也就是當地原住民:桑族人(San)。

 

如果是真實的非洲作品,會不會是誤認呢?非洲南部至少有 3 種動物有機會被誤認為獨角獸:羚羊、斑馬、犀牛。羚羊和斑馬的身體都類似獨角獸,角的數量卻不同;至於犀牛就是獨角,只是體形更胖。

 

想來有不少誤解的可能性。例如犀牛畫得太瘦,或是誤判斑馬有角。兩支角的羚羊,畫家或許呈現側面形象,因此只畫出一支角;或是原本畫面有兩支角,卻被時光消磨剩下一支角。

 

比對眾多壁畫畫面、歐洲觀點的歷史紀錄、民族誌等資料後,威特爾森認為各種類似動物的形象,和所謂的獨角獸可以分辨,因此南非獨角獸,並非當地任何真實動物的變形,而是純屬想像的動物。

 

回顧雙方接觸初期,外來的英國人驚訝地發現,初次見到他們的本地人竟然「知道」獨角獸。現在想起來這似乎表示,獨角獸是本來就存在非洲當地文化的東西,只是外型和歐洲人認知的獨角獸接近。雙方就這麼雞同鴨講,造成誤會。

 

對照民族誌與歷史紀錄,威特爾森認為南非的獨角獸(畫面接近有向上或向後獨角的羚羊),應該是桑族人世界觀中一種和「雨」有關的想像生物。 一些版本中,桑族獨角獸是毀滅家園的兇手,還有些時候是強烈雷暴的化身,共通點是都和雨水有關。

 

由角的方向猜測,桑族獨角獸或許是以羚羊為原型。 古代桑族人的認知中,獨角獸是有關雨水的幻想動物,大概還是普遍的信仰與知識。英國人在某些情境從桑族人口中聽過這些事,但是文化差異導致溝通不良,使得英國人胡亂腦補,造成誤解。

 

我想這個案例的啟示是,如果在異文化發現我們熟悉的元素,別急著腦補什麼一家親,先搞清楚人家在說什麼。

 

好像可以製作桑族版的獨角獸查理(拖走~

跨文化交流誤會:英國人在南非尋找獨角獸?

南非桑族人精神世界,靈感源自古生物二齒獸?

 

新聞:

Chance cross-cultural unicorn concepts lost in translation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安德塔人 的頭像
    尼安德塔人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