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濱文化最初在公元 1968 年被發現,主要位於台灣東部的八仙洞遺址,出土大量器物,這裡人類活動過的跡象非常明確,居民過的是還沒有農業以前,舊石器時代的採集狩獵式生活。
長濱文化居民的生活想像圖,非常有國語日報風格。
不過長濱文化中沒有發現任何人類遺骸,因此這些台灣相當早期的居民究竟長得怎樣,不得而知。
長濱文化的年代為何?長濱文化是由海邊的一系列洞穴遺址所組成,地層隨時間上升,因此愈高的洞,年代應該也愈老。長濱文化中最年輕的遺址是離海邊 150 公尺遠,海拔 20 公尺高的觀音洞,它距今 2000 年左右,已經是新石器時代,跟更早的居民間應該沒有直接關係。
長濱文化遺址。
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中最接近現代的,是距離海邊 200 公尺遠,海拔 30 公尺高的潮音洞,定年結果距今約 5000 年前。但是整個長濱文化最早的年代很難確定,所有同位素定年的樣本中,最古老的超過 15000 年,因此至少能確定長濱文化比 15000 年更早。長濱文化中距海最遠,地勢最高的崑崙洞,也許已有 5 萬年之久。
不過同樣是舊石器時代,不同年代間的遺物也明顯有差,隔了上萬年的居民,仍是同一群人嗎?
不管長濱文化距今幾萬年,基本上,從智人離開非洲,到大約一萬年前這段期間,台灣跟亞洲大陸有許多時候都相連在一起。最早建立長濱文化的人,勢必也是從這條路線抵達台灣,再前往東部,所以他們與附近地區(例如東南亞)的早期移民間看似有關,想來十分合理。
台灣大概在 6000 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更早之前只能確定已經有人居住,但有關這些人的資訊,非常有限。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