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在做什麼?科普知識也能產地直營   本書推薦文

001

 

聽到「中研院」,各位讀者會想到什麼呢?直屬中央做研究,但是不知道做什麼的研究院,或是博士很多的地方?構思本文之際,平時新聞不多的中央研究院正被各媒體大量放送,因為 P3 實驗室有研究人員工作時染疫,讓台灣在一個月沒有 COVID-19 本土確診後,又一陣草木皆兵。有推理能力的讀者大概已經發現,中研院進行的某些研究,有風險。

 

不過大家不用緊張!中研院絕大部份研究都沒什麼危險,至少不至於意外創造 SARS-CoV-3。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每次走在中研院都覺得很安全。當然風險還是有的,例如不要不信邪不帶雨傘。中研院所在之處的南港,儘管離捷運有段距離,卻不如某些人想像的那麼偏避,旁邊有個小市場,晚上也不算黑壓壓,可是預測走在路上突然下雨的機率,恐怕需要用上最高端的統計運算。

 

這就是《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介紹的 21 位科學家,日復一日做出一流研究的背景環境。他們在國際上皆為一號人物,還有幾位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肯定,包括現任院長廖俊智、公衛大師陳建仁,以及默默耕耘的植物學家蔡宜芳。

 

然而,提及獎項或是頭銜,只是協助讀者進入狀況的引子而已,每一位科學家都有其獨到之處,沒接觸過不知道厲害。中研院有滿坑滿谷的精銳研究者,一些老牌大師國際聞名,某些年輕學生,預備未來成為一方之霸。

 

中研院有太多生產的知識值得大眾認識,而這本書先從其中 21 位開始,帶領有興趣的好奇者入門。讀者學習新知以外,也可以向領域各異的學者取經,更加認識「科學」本身——你不見得要從事科學研究,但是可以參考科學家的思維方式。

 

本書所有文章皆來自「研之有物」採訪,經過重重把關,專業嚴謹度無庸置疑。研之有物是中研院 2017 年成立的科普推廣單位,科學從研究到普及,可謂產地直營、自產自銷。每篇研之有物的文章,都以數千字的篇幅介紹新知,彷彿知識的高濃度補充包。倘若諸君讀到某些篇章時有印象,不用感到意外,因為這些言之有物的凝練結晶,往往一旦問世便廣受歡迎,被多家媒體轉載。

 

002

 

繼 2018 年的《研之有物:穿越古今!中研院的25堂人文公開課》以後,本書是研之有物文章集結的第二本書,也是第一本自然科學的合集。「21堂生命科學課」其實不只原本的 21 篇文章,還加上 9 篇人物訪問收錄在「科學會客室」。所以總共是 30 篇文章的篇幅,不只帶領讀者認識眾多領域的有趣新知,也深入幾位科學家的內心世界,讀來相當豐富。

 

該怎麼閱讀本書呢?每個章節都是獨立的,其實不用按照編排的順序,怎麼讀都可以。每一個單元幾千字,大略讀完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可以每當零碎時間翻閱一兩篇,或是預留一段較長的時間,翻開就停不下來,一次讀完半本、一本也行。

 

不論當成通勤讀物,每天一到兩篇;或是作為休閒讀物,空閒時隨心所欲地讀;還是抱持學生上課研讀課本的心態,戰戰兢兢地學習,只要你喜歡,沒什麼不可以。這本書的閱讀方式,就和探索科學一樣自由。好的科學研究,都是艱苦紀律和自由創意的結合,艱苦紀律留給研究者,讀者們就盡情享受創意結晶吧!

 

敏銳的讀者讀著也許會注意到,這篇文章和那篇文章的筆風好像有點差別?這很正常,因為每篇都由不同作者獨立寫作。本書不像一般科普書只有一位作者,全書一貫到底。一篇一篇接連讀下來,或許有人會不太習慣,不過如果能接受,便能品嚐本書慢燉 5 年的醍醐味。中研院日常都在做什麼,台灣科學的頂點在哪兒?這就是了。

 

每篇文章不管由誰執筆,一致標準是都很好讀。然而要提醒各位讀者,易讀不等於好懂。本書介紹的科學家沒有泛泛之輩,文字表達再簡單,背後承載的概念也絕不簡單。

 

如此品質保證的內容,匆匆看過未免可惜,建議諸君可以挑選自己較有興趣的幾個篇章,透過本書淺顯的介紹入門,查詢有關資料,深入思考相關議題,刺激腦袋轉動。石油、核能、煤礦等各種資源都是愈開採愈殆盡,只有開採知識在腦袋裡運轉,愈燒愈帶勁。

 

1156819

 

2021 年開始,我也有幸加入研之有物作者的行列(本書沒有包含我的文章),接觸多位中研院優秀的研究者。可惜本書主角們多數只聞其名,無緣得見,好在對其中幾位稍微熟悉一點。

 

「Lesson 2 人類的斷肢有可能再生嗎?——探索斑馬魚的超強再生力」的主角陳振輝,本書收錄的文章原作於 2017 年,那時離他在中研院展開事業,為時不久。後來我在 2019 年底代表科普網站「科技大觀園」訪問他,也成為我第一篇訪問類的文章。

想研究再生又沒有金剛狼,幸好我們還有斑馬魚!

 

陳振輝當天提到,做研究能成為第一個知道某件事情的人,是多大的樂趣?旁觀者看來,他探索未知的動機,就是如此單純而深刻。這是一位很有熱情,很有想法,很適合研究的人才,你會衷心期盼這種人做出很好的科學,成果如斑馬魚細胞再生般源源不絕。

 

「Lesson 4 人蟻大戰出奇招——破解紅火蟻超級基因,研發更有效的防治餌藥」的主角王忠信,因為太熱門所以我沒機會訪問,好在有同桌吃過飯。他從小到大都在外國生活,一直到整個學術訓練階段結束後,才前來中研院自立門戶。同樣是生物跨越疆界的移動,火蟻入侵令人憂心,王忠信移居台灣則令人慶幸。

蘋中人:暗殺紅火蟻計劃 王忠信

 

他的好奇心與奉獻熱忱,不只獻給科學,也獻給台灣。身為實質上的洋將,王忠信在台灣的年頭已經追上小學畢業生,仍自認不太了解台灣。聽他這麼說不禁感慨,從小在台灣長大的我,對台灣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台灣有一群人的日常工作,是向未知的知識疆域探索。有時候會遇見危險,有時候碰上驚喜,但是大多數時候可謂樸實無華且枯燥,這群人就這麼默默前進著。

 

台灣是個非常多元的社會,了解台灣其實並不簡單。若想認識台灣的科學,可以從《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入門。

 

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